近日,三星堆明星文物独角兽“猪鼻子龙”破土动工。 “雉龙”体型庞大,身长近1.3米; 中间的桶体直径约15厘米,空心猪鼻龙形器皿厚度仅约3毫米。 尾部有一个开口,开口两端有人造缝隙。 钉孔。 头部有右耳一只,额部正中独角,头颈有鳞纹,身上有羽翅纹、祈雨纹,均为浅浮雕。 独角兽“猪鼻子龙”等文物的出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古代雕塑的认识。
独角兽“猪鼻子龙”(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中国古代雕塑作为世界三大雕塑传统之一,在世界雕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面貌。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中国古代雕塑史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一旦走进去,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有趣、令人着迷的艺术世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中国古代雕塑史》这本书,一起走进这座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神奇花园吧!
第 01 章
先秦雕塑
先秦雕塑是指秦代以前的雕塑,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 原始雕塑的典型形式是陶塑,夏商周雕塑的典型形式是青铜雕塑。
陶猪陶 高4.5cm 新石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
陶象 高7厘米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藏
玉龙玉 高26厘米 内蒙古牛特旗博物馆新石器藏品
铜面具 青铜 高65厘米 四川省文管委收藏
铜立像 高262厘米 四川省文化管理委员会藏
战国鲁迅美术学院藏 青铜麻雀 青铜 高10.2厘米
第 02 章
秦汉雕塑
秦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雕塑的成熟。 秦始皇陵明器雕塑的出土,从秦代起就给世人带来了惊喜。 它改写了秦代雕塑乃至中国雕塑的历史。 汉代雕塑品种齐全、遗存丰富、成就突出,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秦汉雕塑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雕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力量将中国雕塑推向了第一高峰。
陶跪射武士俑 高120厘米 陕西临潼县藏 秦代
西汉初期 陶坐俑 高34厘米 陕西省博物馆藏
汉故宫博物院藏朱雀瓦陶直径18.4厘米
第 03 章
魏晋南北朝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雕塑史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雕塑的繁荣。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的佛教造像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 魏晋南北朝以来,服务于宗教功能的佛教雕塑和服务于丧葬功能的明、陵墓雕塑成为支撑中国雕塑发展的两大板块。 围绕这两部分展开。
陕西三原出土 铜镀金菩萨像 高39.5厘米 《十六国传》
北魏文臣陶俑 高18.2厘米 鲁迅美术学院藏
西晋湖南省博物馆藏书法俑一对,总高17.3厘米
第 04 章
隋唐雕塑
中国雕塑的发展,经过隋朝的过渡,达到了唐代最完整、最丰富的时期。 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又一高峰。 隋唐雕塑仍以佛教雕塑为主,其次是陵墓雕塑和明器雕塑。 由于隋代年代较短,纪念雕塑已无存世,但唐代的纪念雕塑十分繁盛,文献记载也较多,但现存遗物却很少。
陶女像 高18.7厘米 隋鲁迅美术学院藏
唐代菩萨头石刻 四川省博物馆
隋代 陶女侍女俑 高25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三彩调鸟女俑 全高38.7厘米 上海唐博物馆藏
第05章
五朝宋辽金雕塑
宋、辽、金五朝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转折点。 在佛教雕塑方面,北方佛像活动开始出现停滞迹象,佛像中心南移; 许多。 这些都与中国佛教本身的发展历程有关。 我国北方现存的辽金寺庙中,保存着这一时期的珍贵佛教造像。 这一时期还可以看到一些道教雕塑的遗迹。
瓷坐罗汉 高104.7cm 廖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纽约
北宋山西长子县重庆寺彩塑普贤菩萨高237厘米
北宋石刻武士俑 高31.2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鼓舞童人砖 高36厘米 河南省金河博物馆藏
南宋泥童陶 镇江博物馆藏
第06章
元、明、清雕塑
元、明、清时期的时间跨度很长,但其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总体成就却呈下降趋势。 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国古代雕塑,自元代以来就呈现出停滞不前的趋势,没有太多新的发展和进步。
陕西户县文化博物馆藏女侍执盒俑 高30.4厘米
仕女头泥胎 高32.3cm 明鲁迅美术学院藏
大阿福泥塑 高24厘米,清代无锡泥人研究所收藏
当今的艺术理论中,对雕塑艺术特征和雕塑造型规律的认识,主要是以西方雕塑为对象来概括的。 研究和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史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能够在认识和总结古代雕塑遗产的基础上推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尤其是在今天,西方的雕塑体系及其观念在雕塑的创作和批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加强对中国传统古代雕塑史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其兴衰发展规律,发挥民族雕塑的继承和发扬作用。 传统,将中国古代传统雕塑转化为现代雕塑,使其成为当代雕塑艺术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