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公共雕塑? 公共雕塑的创作如何与公众融为一体? 如何认识公共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9月23日,“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开始”研讨会在北京国葵园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收藏杂志社、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孙伟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邀请了众多嘉宾齐聚一堂。 针对公共雕塑和艺术收藏等问题,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研讨会多位嘉宾探讨“公共雕塑艺术收藏”

公共雕塑值得收藏和研究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在研讨会上发言

孙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公众在城市公共空间看到的大部分雕塑都是公共雕塑,但这些公共雕塑很少进入收藏者的视野。 但我觉得公共雕塑也是可以收藏的。 公共雕塑的当代性、历史性、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和价值,值得收藏和研究。

面对公共雕塑时,观众通常会被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震撼,并沉浸在作品所传达的澎湃激情中。 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每一件成功作品的背后,都有雕塑家从最初的选题到表达理念,从草图到定型样件的无数次思考和尝试。 但作品完成后,公众就能看到作品背后的文明印记。 尤其是革命题材雕塑的价值在于,这类雕塑本身看似距离大众很远,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时代印记却很贴近大众。 此次即将在北京宝瑞英十周年拍卖会上拍卖的《军旗升起》雕塑小品,不仅是公共雕塑和艺术收藏方面的有益尝试,也是一系列创作实践的缩影。

《军旗升起》是2017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建军雕塑广场完成的最终主题雕塑。 主体雕塑高9米,仅人物就有5米多高。 讲述了一群英雄在革命信念和立场下聚集在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高举反对武装的旗帜,吹响革命号角的故事。 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公共雕塑反映城市面貌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央视《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在研讨会上发言

朱波(央视《感动中国》制片人):18年来,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感动中国”品牌栏目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构思巧妙、简洁大方的奖杯也成为了“感动中国”标志。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奖杯是孙伟创造的。 他创作时借鉴了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将舞动红丝划过长空的瞬间浓缩成心形。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过去二十年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时代。 如今,城市的公共雕塑很多,但真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符合城市、历史、文化定位的作品却很少。 像《军队升旗》这样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风貌,成为一个地区的典型标志,也是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相互考量下产生的优秀作品。

至于公共艺术收藏,在我看来,现在的人们似乎并不特别关注版权。 你可以在购物网站甚至纪念品商店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同款”。 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极其重要。 不公平。

公共艺术与私人收藏并不矛盾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于金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余金生(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公共艺术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但它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公共艺术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公共艺术创作具有宣传性、大众性。 比如孙伟的很多公共雕塑都是对历史的记忆,是对历史文明的弘扬; 第二,公共艺术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它也是属于人民的; 另外,公共艺术的展示环境是在公共空间,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艺术。

此外,公共艺术和私人收藏并不矛盾。 从拍卖行业的发展来看,虽然近年来拍卖市场处于调整期,但当代艺术却在稳步发展。 通过对雕塑特别是公共雕塑的深入学术研究,用系统的学术收藏推动公共雕塑的发展,并通过拍卖发现其价值,对促进创作和公众审美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作小草稿将是未来收藏的方向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当代山水画家徐龙森在研讨会上发言

徐龙森(当代山水画家):中国的城市化日新月异,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市发展中公共艺术建设的缺失,这就需要更多优秀的公共雕塑纳入城市规划建设。 中国的公共雕塑才刚刚兴起。 虽然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一个社会的起步过程总是有不同层次的。 对于重大题材艺术创作来说,创作者必须是时代的引领者,重大题材艺术创作也将是未来几年的重要主题,将会产生更多重要的艺术作品。

对于公共艺术品收藏,我认为拍卖的意义在于完美呈现原作。 对于公共雕塑等大型艺术品来说,小稿的笔迹反映了艺术家创作时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很重要。 突破和未来的收集方向。 雕塑素描完全是灵魂的表达,注重整体的外观,手法非常流畅。 一旦放大成定稿,放大后很容易失去小稿的生动感,因为它要呈现一定的建筑价值。 因此,在公共雕塑收藏中,可以将创作笔记、素描、小稿作为一个整体收藏,这样更能体现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公共艺术有助于铭记历史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董树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董树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的话题由来已久,但很少有人专门提及。 因为在大家看来,公共艺术一般建成后是不可移动的,所以公共艺术和艺术收藏之间似乎很难建立联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共艺术的原稿和实施方案可以进入公共收藏系列,相对新鲜,具有收藏价值。

孙伟作品的价值在于,这些数量非常多、非常典型的大型公共雕塑艺术创作,能够反映国家建党历程的艰辛,帮助大家铭记、纪念、铭记重要的历史。 无论是《8月1日南昌起义》、《国旗升起》这样的宏大场面制作,还是《草原党团》这样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当这一划时代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手稿向社会发布时,不仅有利于我们探索主题艺术创作与公众融合的新途径,也是传播红色主题、红色的一个很好的方式。红色文化,也能让公众了解红色文化,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值得收藏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杨武在研讨会上发言

杨武(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 这句话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创作必须与时俱进,既要失去传统,又要具有当今时代的艺术特征。 孙伟的雕塑不仅兼顾艺术性,而且具有历史和政治意义。

另外,在我看来,艺术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本身,二是艺术品当下的艺术价值。 艺术品的品质虽然不能用金钱衡量,但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也应该更直观地呈现,而艺术价值最公平、最合理的体现是通过拍卖市场完成的。 作品价值之所以需要通过拍卖来转化,也是由拍卖的特性决定的。 一是公开展示,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给公众欣赏和评论; 第二种是公开竞争,买家决定是否购买作品以及以什么价格购买。

总而言之,艺术收藏收集的是这个时代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而公共题材作品则是这个时代的典型艺术作品。 希望通过孙伟系列作品的拍卖,拓宽雕塑拍卖版块,让公共雕塑真正能够“携手”收藏。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坚定的信念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中国收藏》杂志社主编方晓在研讨会上发言

方晓(中国收藏杂志主编):每件雕塑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想要收藏雕塑,首先要了解雕塑。

孙伟的《草原党团》稿是一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作为长征题材的创作,描绘了五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面对艰难险阻的环境,依靠坚定的信念穿越草原的无畏精神。 人们似乎能隐约听到雕像里的红军战士在喊着:“我是共产党员,我们要有信念才能出去!” 最终,他们真的带着信念胜利地走了出来。

这件作品的核心是信仰。 而这种信仰一直延续至今,已融入当代中国人的骨子里,与血液融为一体,形成了新时代的文化。 因此,即使在今天,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也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通过《草党群》,我们还可以想到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无数倒退者所传达的坚定信念,而这种信念与公共艺术中重大历史题材的雕塑息息相关。 信仰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公共艺术作品只有立足时代、传达真情,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收藏》杂志创刊20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共艺术的推广和宣传。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更多相关主题的活动,传播公共艺术的内涵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促进公共艺术收藏。

公共雕塑进入收藏领域已是大势所趋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苏志鹏主持

苏志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从我多年的创作经验来看,正式创作之前画的草图和小稿其实是最复杂的。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需要关注人物形象、构图、空间等,还要仔细考虑人体结构。 可以说,草图、小草稿等艺术家的笔迹就和成品一样,都是艺术家倾注全部心血进行创作的。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希望寄托在财税改革上,这可能会为未来整个艺术市场、收藏市场、公共雕塑提供很大的金融空间,这对于艺术的繁荣也大有裨益。市场。

以孙伟为代表的一代雕塑家不仅是中国公共雕塑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公共雕塑的中坚力量。 在近几年的话题中,公共雕塑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仍然是一个很少触及的话题,但展望未来,公共雕塑进入收藏领域一定是大势所趋。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军旗升起》建军雕塑广场起义雕塑草案之一,孙伟,2016年,高87.5厘米,青铜

建军雕塑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南昌大桥与赣江大桥之间。 占地面积5982.9平方米。 整体呈椭圆形,南北轴线长92米,东西轴线长82.8米。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草原党团》孙伟2006年,身高103厘米玻纤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草原党团选秀》孙伟,2005年,身高45cm,铜牌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八一南昌起义短稿——召唤》孙伟,2006年,高110厘米,铜质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