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纯雕塑很少,这也是大多数人不关注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 西方雕塑起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人非常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崇拜神灵,崇拜像神灵一样完美的英雄、战士、运动员。 制作偶像和纪念像供他们崇拜和仰望。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在西方代代相传,成为纯粹的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哲学、宗教等都与古希腊不同。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尊重鬼神。 艺术的重点往往是工艺美术,艺术天才发挥在礼器和礼器上。 这也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传统。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和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具有装饰功能的实用雕塑作品,在中国历代都占据了主流地位。 它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纯工艺品,如象器、展示用的小工艺雕刻品。 一类是建筑装饰雕塑,如一般鉴赏教科书中所列的南朝王陵辟邪石雕、唐代顺陵石狮等。 雕塑作品的实用性不仅体现在装饰雕刻上,还体现在明器艺术和宗教造像两个方面。 明器是陪葬品,其中雕塑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人物和动物雕塑。 一般教科书中都以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 大多是人类祭祀的替代品,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埋葬。 它们非常实用,并不是纯粹的雕塑艺术品。 宗教雕像也是如此。 供信徒祭祀之用,其中以佛教造像最具代表性。 鉴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唐代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 宋元明清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
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 这是工艺美术萌芽期孕育所带来的胎记。 无论是人物动物、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体现了传统的装饰品味。 最显着的例子是北魏云冈出版的佛教鉴赏教科书、南朝的辟邪鉴赏教科书和唐代的石狮鉴赏教科书。 佛像对称的坐姿和袈裟的花纹处理,使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