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红色娘子军雕像引发热议,海南雕塑名家名作惊艳亮相

红色娘子军雕像引发热议,海南雕塑名家名作惊艳亮相

东坡居士雕像。记者 苏晓杰 摄

红色娘子军雕像引发热议,海南雕塑名家名作惊艳亮相

红色娘子军雕像。记者 李星皇 摄

红色娘子军雕像引发热议,海南雕塑名家名作惊艳亮相

三亚鹿回头雕塑。记者 张杰 摄

撰稿 记者 徐涵熙

有时候,记住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城市雕塑开始的。 例如,当人们提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时,就会想到“撒尿男孩”; 说起美国纽约,就会想到自由女神像; 说起丹麦哥本哈根,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海洋的女儿”; 人们来到广州,就会想到“五羊石像”。

但与国内外城市公共雕塑相比,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公共城市雕塑数量还很少,尤其是海口,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标志性城市雕塑。

12月23日,“2016海南·第三届南北雕塑联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众多雕塑名家、代表作的到来,引发了海南雕塑发展的热议。

雕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建筑标志,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历史教科书,如三亚的“鹿回头”、儋州的“东坡李展”、琼海的“红色娘子军”等,都体现了深刻的城市雕塑内涵。海南文化史是海南历史进程和变迁的见证。

好的公共雕塑不仅体现一个城市的个性,更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和名片。 海南画家王家儒指出,欧美城市每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雕塑,如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历史神话故事、象征当代审美艺术的抽象现代雕塑等,不仅是文化的核心,也是艺术的载体。符号和视觉符号也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迄今为止,海南具有艺术性和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仅有建省前著名琼街雕塑家林玉浩创作的三亚《鹿回头》雕塑和著名雕塑家潘鹤为建国前创作的冯白驹雕塑。海口市人民公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将军肖像、琼籍雕塑家崔开红的《红色娘子军》、琼籍雕塑家程连忠的铜雕《茶爸爸》、儋州苏东坡、鉴真和尚的雕塑在三亚,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等

业内专家认为,海南城市雕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尽如人意,题材和艺术形式也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

“海南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大批有能力的吕琼雕塑家,如果这两股力量汇聚在一起,我们何愁没有好的雕塑呢?” 吕琼雕塑家程联忠认为,虽然海南雕塑艺术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如果利用好外部人才资源,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机会和平台,将极大促进海南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行业。

一群雕塑大师隐居海南

“中国最著名的画家都在三亚,人力资源是海南最大的优势。” 不久前,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尼玛次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作为疗养胜地,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 最优秀的人才将成为海南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海南的气候优势给海南带来了绝对的人才优势,但我们根本不知道著名雕塑家张德地已经在海南生活了九年。” 程连忠解释道。

12月23日,记者在“2016海南·第三届南北雕塑联展”上见到了80岁的张德体。 张德迪说,她患有哮喘,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海南休养。 “在海南,我的生活不仅得以延续,而且我的健康状况也比以前更好了。” 她和丈夫张润凯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我们可以请张老师指导海南雕塑家,或者请她在海南留下一些作品。” 程连忠提议道。

据海南雕塑家陈学波介绍,除了张德地夫妇之外,著名雕塑家田世信也在海南。 2012年1月20日,田世信在三亚举办“田世信、田和雕塑展”,30件精美雕塑悉数亮相。 不仅如此,田世信的代表作《万王之王》群雕系列实际上是在海南创作的。

“我在琼海也有房子,每年冬天我都会抽时间来这里度假,创作艺术。” 现任陕西省雕塑院院长张昆坦言,他非常喜欢海南,无论是椰风海韵的海岛风情,还是黎苗文化。 他对此很着迷,并计划将其融入到他的雕塑中。

海南发展雕塑艺术具有先天优势

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外,最让雕塑家着迷的是,海南还有一种独特的雕塑材料——火山岩。 程连忠认为,海南的火山岩和红木可以作为海南特有的雕塑材料,创作出表达海南精神的城市雕塑。

程连忠于20世纪80年代出国,在德国生活了20多年。 后来他受邀为海口骑楼老街创作雕塑,使他的事业重新焕发活力。 为了更好地留在海南发展雕塑艺术,他毅然放弃了德国的居留权。 在他看来,海南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宝贵的雕塑素材。

海南有自己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创作题材,也有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宋氏文化、华侨文化、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等丰富的主题文化。特征。” 程连忠表示,尤其是海南女性历史人物题材即使放眼全国也不常见。

在他看来,海南文化可分为“纵”和“横”两部分:纵的是海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如马远、冼夫人、吴公、苏东坡、黄道婆、丘浚、海南等。芮成钢、宋庆龄、冯白驹等; 主要是黎族、苗族文化。 “建筑和雕塑都是城市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城市历史、文化和文明的象征。” 因此,当他受邀为海口骑楼老街制作雕塑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海口“爸爸茶”独特的都市生活。

“要找到适合海口的城市雕塑,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海口的整个历史文化。” 作家林森说,海口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它位于南渡江入海口,但同时又背靠正在喷发的火山口,因此,它既是一个水口和一张火嘴。 “这里是水与火交融,流入大海的地方,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此为基础创作城市雕塑,不是很有趣吗?”

不久前,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来到海南采集素材、创作灵感,为海口创作了一组城市主题雕塑和海南历史人物群像。 他认为,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凝固的城市精神,要求它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渊源,能够引起当下的共鸣和对未来的展望。

“改变海南公共城市雕塑的艺术形象刻不容缓,有关政府部门、艺术机构、艺术家应积极响应和参与。” 王嘉茹打来电话。 他表示,要树立具有文化意义、人文景观、审美魅力的艺术形象。 良好的城市形象应该是每个公民的期盼和理想。

海南雕塑名家

卢宏基(1910-1985)

这位从琼海博鳌镇排源村涌现出来的艺术大师,是一位雕塑家、画家、教育家、艺术理论家、诗人。 20岁时,卢宏基考入杭州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学习油画、雕塑。 师从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担任雕塑系主任、教授。 代表作品有《战时文化人》、《苏联烈士纪念碑》。

林宇豪(1940-1997)

海南乐东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改革开放让林敏浩的创作灵感和创造力得以释放。 代表作品有《南京雨花台碑》、《鹿回头》、《上岸》、《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省港罢工》、《新花》、《孙中山》等。 20世纪90年代初,以妹妹为原型创作的《秋姐姐》,充分表现了其神圣的造型和雕塑技法。

崔凯红

海南琼海人。 擅长研究雕塑及雕塑史。 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后加入北京军区连队训练,1972年调入中国美术馆,历任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馆员。 雕塑作品《红色娘子军纪念像》、《诗人杜甫肖像》参加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展。 作品有《周士第将军像》、《陶行知像》、《高君宇铜像》等。

王广生

海南澄迈人。 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王广生深受中国传统艺术影响,善于运用多种雕刻材料创作作品,如《网捕鱼》(象牙雕刻)、《鹿鸣》(大理石)、《东坡学士》(花岗岩) )、《海》(木雕)《重生》(陶瓷)等,其创作作品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陈鹤瀚

祖籍海南省海口市。 20世纪70年代,师从广东著名雕塑家李秉荣教授学习雕塑,后又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师从高永健教授。 他早年创作的角雕、木雕构思巧妙,雕刻精美。 近年来,陈鹤瀚致力于大型户外雕塑的创作。 代表作品有《鹰蛇搏斗》(牛角雕刻)、《鹦鹉挂瓶》(牛角雕刻)、《珍珠-海口》(不锈钢)、《忠勇关公》(铸铜)等。

(徐吉)

相关链接:

海南南北雕塑碰撞

南北精品雕塑齐聚海口

上海的一座雕塑是伦敦地标的复制品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