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博物馆
近期在福州调研期间,采访了擅长人物题材的寿山石雕工艺大师郑友林。 作为寿山石雕青年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直求知进步,尤其痴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工艺创作怀有敬畏之心。 看到他的作品风格与品质浑然一体,收放自如,形成了自己的工艺风格特点。
寿山石已走过千余年,以其独特的寓意,构成了内涵丰富的“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文化与中国传统诗书画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把情感寄托在寿山石的意境上。 唐代,寿山石被当地僧侣用来雕刻佛像和念珠,并流传到世界各地。 至今,寿山石文化中仍处处可见佛教的踪迹。 如四平石、和尚洞、尼姑屋、无头佛坑等寿山石品种都与佛教僧人有关,佛教人物和故事也被雕刻家流传至今。 传统主题。 郑友林有意识地继承石雕的传统题材和技法,并将其他雕刻技法、造型方法和审美追求融入到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法。
郑友林1969年出生于福州,高中毕业后开始拜师学习寿山石雕工艺。 最初,他以男孩为题材进行雕刻。 为此,他刻苦学习,学习各种手工艺品中男孩的造型特点和工艺。 1996年,郑又林拜王祖光为师,开始雕刻寿山石宗教人物。 以弥勒佛为主要材料进行研究创作,其工艺日趋精进。 2003年,他离开鼓山镇家庭式作坊,来到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造。 通过这个系统学习的平台,他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弥补了工艺创作上的不足。 2014年获得中国人民协会山花奖后,获得参加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的机会。 郑友林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索,让他在提高技艺的同时,对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价值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工艺创作中,他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对工艺创作的重要性,这使他主动向文化内涵靠拢。 如何通过工艺创作传承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传达和践行“精妙和谐、美善统一”的人文价值,成为他的工艺追求。 他把学习艺术的经历比作一种修行,他说:“修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了很多的人生经历作为资本,他有一定的修养,只有禅心才能促进思想和精神境界的升华。随着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断成熟,现在我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虽然平日里忙于雕塑和创作,但我还是尽量挤出一些时间看一些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参观期间,南怀瑾大师、星云大师的禅宗作品,以及各种传统文学专着,在郑友林的创作空间里随处可见。 正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的思想也积累了更多,这些都是为作品内涵的提升而积累的。
感受和把握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中,那么,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朋友,欣赏作品都能直接触动心灵。 郑又林将早期的作品与现在的作品进行比较时,他认为早期雕塑中所塑造的弥勒佛,笑容非常大方、从容,正如他豁达的性格一样,但现在,他仍然不满意。 如今,无论创作什么样的题材,都更加追求境界,追求生活,能忍能放,轻松自然,在传统的造型布局上更敢于追求幽默、夸张的生活氛围。 郑友林以作品《无忧》为例。 弥勒佛和几个男孩一起玩耍,弥勒佛的姿态和神态在意境上显得更加奔放,更加友善,更加充满生活情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变化,传统题材的寿山石创作需要提高审美境界。 郑友林雕刻的男孩不仅神形兼备,天真活泼,天真可爱。 在雕刻技法上,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创新,呈现现代审美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作为自己工艺创作的基石,并从中汲取灵感和艺术表现方式,这使得他的寿山石雕不仅有刀功,而且充满精神感染力。 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盘芦生民间艺术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民间艺术
▼
微信公众号
编号:art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