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望云竹刻荷叶杯

高8.3厘米,口径9.5厘米

杯身用竹根雕刻成折枝荷叶状,近底处刻一朵莲花。 荷叶卷起,花瓣舒展,莲蓬饱满。 花叶轻雕,脉络隐现。 花瓣之间藏着一只螃蟹,握着爪子,伸着腿,好像要攀爬,颇为有趣。 底足以盘卷莲花、叶茎制成,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杯内壁刻有隶书五言诗:“砍青竹竿做青筒杯,霜钳肥硕,酿新醅”。 近底刻有阳文篆书“望云”篆书。

“莫林山人”是明代安徽著名收藏家向元汴的名字,此杯可能属于他。 《望云》娱乐考验。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竹雕松树形笔筒

高14.6厘米,直径15.5厘米,底直径14厘米

笔架截取根部附近竹肉厚实的老树干,雕刻成松树形状。 阳刻的云纹遍布全身,表现树皮的纹理。 一侧有枝节点缀,松针茂盛,层层叠叠,如云盖顶。 另一边,树皮裂开,剥落,露出虫瘿的缝隙。 树枝全都倾倒在一边,仿佛经过了风雨。

笔架两侧不同的构图,形成古朴、动静的对比,呈现出轻松的节奏。 一个非专业人士确实不可能通过巧妙的构思和雕刻,在一块普通的竹节上表现出如此复杂和意想不到的变化。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三松竹雕渔夫

高13.5厘米

渔夫是竹根做的,老人面带微笑,头戴竹帽,身穿蓑衣,手里提着小篮子,脚上穿着草鞋。 他一边向前走,一边抬起小臂,用长袖擦去脸颊上的雨水。

此幅作品厚重精致,古朴朴素,对渔人的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老人脚上的肌肉和骨头都裸露在外,脚趾紧紧地抓着地面,可见路泥泞难走。 老人向前看的态度和脸上的笑容,传达了老人“一生承受风雨”的乐观精神。 此竹渔人充分展现了朱之正细腻、巧妙、生动的雕刻风格,堪称明代竹刻的代表作。

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移交故宫博物院。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竹雕飞熊

高18.5cm 底径11-9cm

竹根制成的飞熊,转身转头,眼睛睁得大大的,鼻子形状像如意算盘,耳垂张开,肩上有翅膀,背上长着长毛,爪子微微向上举起,好像要向前扑去,肚子蛇腹宽如丝带状,脊椎突出,尾巴粗而有力。

该作品采用立体圆雕工艺制作而成。 雕刻厚重圆润,造型雄伟刚健。 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勇猛强者的崇拜,为研究明代圆竹刻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

1962年,这只飞熊被国家文物局移藏故宫博物院。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 朴仲谦 竹刻松木壶

高12.3厘米,直径8.4厘米

清宫珍藏

该盆呈天然树桩形状。 作者采用深浮雕手法,以一棵老松树干为壶身,一侧枝条沿树身盘绕成柄,茎折断形成流线。 壶盖巧妙地雕刻成枝叶形状,曲折如纽扣,与壶身的树枝相连。 壶柄底部刻楷书“中干”二字。

此壶制作于明代万历、天启时期(1573-1627),是濮仲谦众多代表作之一。 作者根据材质的自然形态,精心设计、精心雕刻。 树身古老而弯曲,布满鳞片,枝叶齐备,精致典雅。 乾隆皇帝曾多次为濮仲谦的竹刻题诗,盛赞其竹圆圆而不留锋利的艺术风格。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和合二仙竹刻 朱三松

高5.2厘米

两个僧侣用竹根雕刻成圆形,乘着莲花花瓣。 一个和尚坐在船头,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一个和尚坐在船尾,用扫帚当桨。 两个修士满面笑容,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 莲花船的外侧刻有“三颂”二字。 根据人物的衣着和神态,可以推断这两位和尚就是唐代贞观年间泰州的高僧寒山和释德。 据《宋高僧传》记载,两个和尚看上去就像疯了一样。 寒山经常“散布袄”、“戴桦皮为冠、拖大木屐”,频频“叫嚣”、“骂天”; 实德曾用棍击打伽蓝像,有“伤佛骂祖”之风。 传说中关于两人的奇迹也有很多轶事。 在民间造型艺术中,韩山常手执盒子,拿起莲花时,将“和”、“和”二字谐音,寓意团结和谐。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赐寒山“和圣”、实德“和圣”称号,以示政府对民间信仰的认可。

在这幅竹刻作品中,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几刀,但两仙之间的差别却在观者眼前一目了然,这确实是大师所无法做到的。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竹根佛手 明代 朱晓松制作

高11厘米

此物呈黑褐色,为双佛手,折枝,皆直立,枝叶相连。 下承云纹木座。 枝上刻有楷书“晓松”二字。 虽然只有两只佛手,却有高有低,转动侧面不同,手指的开合微妙。

佛手柑造型独特,颇令人赏心悦目,其名亦为“佛手”,寓意吉祥,因此成为明清时期常见的工艺题材。 由小松制作,充分利用竹根的纹理,再以巧妙的构思进行雕刻。

据《南齐书》卷五十四记载,齐高帝曾用竹根作为赏赐。 竹根的制作工艺应该早于这个时代,可见其历史悠久。

购买红木产品,找我们就对了!

微信号pinhongmu

洋红色 & 当您需要时请致电我们。

由竹根制成,深深符合我国师法自然、善用自然的工艺传统。 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制作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艺,还要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足够的经验。 所以,非熟练工匠不敢做。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朱三松竹刻仕女图笔筒

高14.6厘米,口径7.8厘米

笔筒是竹子做的,棕红色,下面有三个短腿。 筒壁刻有松、石、兰草、仕女图案。 女子头戴兜帽,手持兰花,靠石墙而立。 古松从岩石中伸出,松枝伸展,蜿蜒曲折,如一条巨龙。 松下有一个石台,上面放置杯子、砚台等器皿。 夫人身旁的岩壁上,刻有隶书阴文的乾隆御诗一首:

预计良期苍古、普印能长久存续。

生脸微微靠在竹子上,香根草在手上沉默不语。

创作邻鹤是有原因的,善于绘画,但如今所剩无几。

雕竹尚传羽,思业亦贵。

乾隆鼎有新墨月御题。

背面刻有“”和“长”字。 丁酉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笔筒另一侧壁上刻有“万历甲寅秋月三松座”铭文。 贾寅则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朱之正雕刻的各类作品中,以仕女居多。 在雕刻技法上,他以浮雕为主,有时也结合粗雕、浅雕、深雕、青雕、透雕等技法。 此笔筒运用多种技法,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山石、松树、花卉、仕女的服饰图案和神态。 刀法中可见笔墨,树石劈啪作响的手法颇为如画。 这款由著名艺术家制作的笔筒被禁入宫中,并受到皇帝的赏识。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 竹雕松木杯

高9cm,口径10.7-10cm,脚径8-6.5cm

该杯由竹根雕刻而成,撇口,平底。 外壁浮雕老松树干,树枝盘绕。 纹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

酒器中,以竹为器的明清时期较为常见。 明代中后期,盛产竹子的江南地区涌现了一批竹艺名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竹刻艺术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竹艺制品造型丰富,其中最常见的有酒杯、笔筒、扶手等。此杯雕刻精美,具有典型的明代中后期工艺风格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 竹雕老人采耳笔筒

高15厘米,直径10厘米,清宫藏

笔筒呈圆形,有三短腿。 雕花岩石倒挂,松竹掩映,坡上坐着一位老人,头戴兜帽,身穿朝服,一手执笏,一手提着一根树枝。 但见他眉眼抽动,目光眯起,嘴角微动,注意力集中,很是陶醉。 仔细审视人物的外貌,拱眉突出颧骨,长须达胸,耳毛倒转,神态奔放,仿佛就是传说中的钟馗。

本作的雕刻技术非常出色,人物刻画也特别出色,已经不是普通的学习玩具可以比拟的了。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竹雕笔筒

高14.6厘米,管径6.9厘米

笔筒呈圆形,修长飘逸,口微向内倾斜,过渡圆滑,唇缘微凸。 器身浅浮雕一束折断竹枝,其余部分留白。 竹叶常侧翻、重叠,但透视关系处理得清晰明晰,难度极大,而树叶细节处的虫蚀痕迹则更为生动。 描绘气势磅礴,整体效果如墨线双钩,有宋代竹画名家李衡的见证。 竹枝旁刻有隶书“中干书志”。

“仲谦”指的是明末竹刻艺术家朴仲谦。 濮氏的雕塑品相独特,有评:“自得其乐者,必用竹根盘根错节,不用刀斧,乃奇。用手稍刮擦后,” ,他会得到高价。” 雕琢形体、刀法简洁是他的一贯做法,与“嘉定三竹”注重精雕细琢、层次深浅的风格截然不同。 因此,清代金元佑的《竹人志》将蒲氏列为“金陵学派”的创始人,又称“嘉定学派”。 但此器造型精美,玩刀谨慎。 虽与普本色有所不同,但仍不失为精品。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松竹根雕罗汉像

高12.7厘米,底径16.1厘米

清宫珍藏

此像为圆雕,分底座和罗汉两部分。 作者将一根大竹筒从中间截去一部分,留下底部部分和中间部分,雕刻成一棵松树和一个岩石座。 座下奇石错落,孤松倚座上石,古老而坚固,如伞盖。 在树下的座位上,作者将一根竹根圆雕成一尊罗汉。 罗汉大目深眉,耳垂肩,左手搁地,右手抵膝,手执一串珠子,露肩露腹,盘膝而坐。将双臂弯曲在地上。 右膝上有一头小狮子,昂首张口,毛卷翘尾,左脚抬起,压在罗汉胸前。 罗汉垂下眼帘,一脸慈祥的看着小狮子。

这尊圆雕松树罗汉,雕刻着十六罗汉中的第八位罗汉,第八位金刚罗汉。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明代 竹雕莲花香筒

整体高度23cm,底径5.1cm

器呈圆筒形,上下缘镶有牛角,上有紫檀木支撑。 支架下端有榫头,插入器身,支架上端用蜡粘合。 香筒内满是雕刻的莲花,排列成方寸,煞费苦心。 花叶的层次、位置、穿插、背影复杂而不混乱,显示出精湛的工艺。 栖息在荷叶上的小河蟹成为构图的点睛之笔,生动细腻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趣味。 缸体上的雕刻多达六层,与凹刻相呼应。 刀工圆润,打磨精密,刀痕不外露,具有明末竹刻的典型风格。 此香缸制作精良,但不琐碎、招摇,实在难能可贵。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吴志凡竹雕游戏图片笔筒

高15.2厘米,口径10.5厘米

笔筒为桶式,下方有三个短腿。 外墙的一侧覆盖着雕刻的松树。 石墙之间、溪边,两个人正在下棋。 另一边的松林后面的山洞里,有一个小男孩在炉子前用扇子煮茶。 内室的几张桌子上摆着饭盒、盘子、盆子之类的东西。 山涧一侧的岩石上,刻有行书“吴之夏作吴之范”的碑文。

此器采用“薄底阳文”技法雕刻而成。 所谓薄底阳纹,又称米努斯地浮雕,是一种浅浮雕技法,能在一根头发丝的缝隙中看到微妙的起伏。 竹雕师吴志帆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竹雕代表人物。 史称“他所制的波弟阳文最为精美”。

2014-03-23摩旅安徽墨林山人艺术作品欣赏

清初竹根雕三羊镇纸

整体高度7cm,大羊高4.7cm,长6cm,宽3.8cm

此竹根雕镇纸由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成,寓意“三阳开泰”。 母羊蜷缩在一侧,一只小羊靠在母羊的背上,向下看,后腿试图支撑它的身体; 爬上去和之前的小羊玩。

此件作品雕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 母羊的眼睛镶嵌着犀牛角,生动地表现了母羊低头看着心爱的孩子的深情眼神,小羊的玩耍姿势颇具动感。 雕刻手法逼真。 山羊的两角横纹,直耳,簇须,有力的蹄子,非常生动,栩栩如生。

当您购买金申产品时,找到我们就对了!

微信号pinhongmu

洋红色 & 当您需要时请致电我们。

你看到的可能正是别人需要的,拿给别人看,他们会感谢你的。 别私藏了,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