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江燕 马俊杰 文/图
鲍鱼壳、蚌壳、牡蛎壳……这些餐桌上常见的贝壳,在平潭工匠的手中,可以幻化成花鸟、山水、人物。 这就是平潭贝雕。 平潭贝雕以造型立体、结构紧凑、栩栩如生而著称。 它们往往融入平潭当地的建筑、花木等,因此也具有浓郁的平潭风味。
78岁的平潭人姜新忠从1955年开始接触贝雕艺术已有半个多世纪,是目前平潭综合性贝雕艺术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验区。 近日,记者来到福建贝雕(平潭)美术馆,找到蒋新忠及其关门弟子周明,讲述平潭贝雕的传统技艺。
12岁时,他向大师学习技艺,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作为平潭人,蒋新忠与北雕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55年。当时,12岁的蒋新忠是平潭实验小学美术班的学生。 其老师林国钦是平潭贝雕技术的先驱。 在林国钦的带领下,蒋新忠每天到平潭海滩捡贝壳,然后回到教室打磨、雕刻,学习制作贝雕。
“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与平潭贝雕结下终生的缘分。” 姜新忠说,学习贝雕技艺的过程虽然又累又难,但了解得越深入,就越有趣。 只是一直这样做。
据《平潭县志》记载,1959年8月,平潭建立了地方国营贝雕工艺厂,开始生产贝雕、贝雕画,后逐渐发展为贝雕。 蒋新忠是贝壳工艺厂的第一批工人之一。
回忆起那段时光,蒋新忠感慨万千。 他说,由于自己的兴趣和名师的指导,他很快在学徒中脱颖而出,从技术员一路晋升到平潭工艺美术厂的负责人。
1999年,平潭工艺美术厂因难以适应市场化竞争环境而黯然宣告破产。 蒋新忠找到了以前的合伙人,共同创办了平潭工艺礼品厂贝雕艺术部,将贝雕工艺品推向市场。 虽然利润不多,但姜新忠从未放弃,最终获得了平潭文艺界的关注。
深耕细作,精心培养接班人
如今,蒋新忠最怀念的就是贝雕技艺传承人的培养。 蒋新忠说,跟随他学习的徒弟后来要么从事其他手艺,要么直接转行。
“80后”周明是蒋新忠的关门弟子,也是评弹贝雕技艺区级非物质传承人。 今年,蒋新忠与其关门弟子周明共同创办了福建贝雕(平潭)艺术馆,弘扬贝雕传统技艺。
蒋新忠正在指导弟子周明
在学习平潭贝雕技艺的过程中,周明也在尝试一条新的推广路线,那就是通过新媒体推广平潭贝雕。 例如,周明经常将自己的贝雕制作过程拍摄下来,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上。 这吸引了很多外地网友专门来平潭参观,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姜新忠、周明师徒还经常到平潭中小学、文化馆等地传授贝雕历史和技艺。 “从学校来,去学校。” 蒋新忠说,他上小学时就开始接触贝雕。 现在他想把这项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对平潭贝雕的兴趣,也希望为平潭贝雕技艺的传承埋下一些种子,让这项技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被传承下来。
特写:餐桌用料精心打造
工作室里,蒋新忠正在用砂轮打磨、雕刻贝壳。 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砂轮轻轻地刮擦外壳表面。 不一会儿,普通的日月蛤就变成了茂盛的“灌木丛”。 这些“小树林”只是救援工作的一部分。 蒋新忠介绍:“本次作品除了日月贝壳外,还使用了扇贝壳、扇贝等材质,都是常见的贝类。”
“平潭贝雕取材于丰富的海洋资源。” 周明介绍,制作贝雕的贝料大多来自平潭海滩和亲友的餐桌。 生产过程中,贝壳经过手工清洗、抛光、雕刻和雕刻。 经过涂胶、粘胶等数十道繁琐工序,最终制作出各种造型各异的贝雕。
“一件完整的贝雕从构思到最终成型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周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