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代寿山石雕猪
南朝(420-589)。
石雕
卧式:高 1.1 厘米,长 6.4 厘米
匍匐:高 2 厘米,长 6 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福建博物院藏品
1954年,在福州市仓山区桃花山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一座南代墓葬,出土了两只石猪,它们躺着长方形,由寿山老岭石的简洁线条雕刻而成,形体粗糙。同年,在福州仓山乐群路速流中学(现福州高级中学)工地上发现南代古墓,发现石猪两头,正面匍匐,双眼前方,四脚向前伸,翘嘴和耳朵,雕刻粗糙。不过,与之前在桃花山出土的石猪相比,造型更加逼真,石材品质也是寿山的老岭石。这四只寿山石雕
猪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古老的寿山石雕文物,对推广和确认寿山石雕的产地具有重要意义。老岭石
又称“六岭石”,产于寿山乡北端的柳岭深山。按雕刻材料的要求来衡量,老岭石是一种粗石,材质巨大,质地脆,沙子和不透明。有绿松石色、淡黄色、黄色、灰色、灰黑色等。其质地较好的可分为老岭绿、老岭黄、虎嘴老岭石等。
寿山石雕是
一种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福州北峰山脉出产的寿山石为材料,由雕刻师的特殊技艺制作而成。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寿山石雕从古墓出土的文化中极为简洁的技法,发展到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镂空雕刻、镂空雕刻和圆形雕刻。寿山石刻的起源也随着考古发现和验证而逐渐向前推进。
北宋寿山石雕虎
北宋(960-1127)。
石雕
长度 11 厘米,宽 4.7 厘米,高 7.5 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福建博物院藏品
这只寿山石雕老虎,
寿山老岭石材,青黄相间,老虎横卧,大口闭合,头部右侧圆开,两只前爪叠叠,虎身上饰有几条双线的虎毛,尾巴向右弯曲,贴在右后爪上。雕刻手法简洁,形象生动逼真。1974年,福州北郊胭脂山宋墓出土。
这只寿山石雕老虎,
造型和细节刻画到位,表现力强,是宋代寿山石雕动物的典型代表。
寿山石
宋代的石刻,与之前出土的南朝墓葬出土的寿山石俑相比,不仅具有数量多、种类丰富的特点,而且造型各异,生动多彩。同时,雕刻更精细,形象更富有表现力,风格更突出。可以看出,在宋代,寿山石刻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北宋寿山石雕舞俑
北宋(960-1127)。
石雕
A: 宽 6.2 厘米 高 23 厘米
B: 宽 7 厘米 高 21.2 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福建博物院藏品
1974年,福州市北郊胭脂山宋墓出土。这两个舞俑是墓中出土的三个舞俑中比较完整的两个,其造型简单,雕刻手法朴素生动。其中一身是用寿山老岭石雕刻而成,红黄相间,面部表情严肃,戴着方巾,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右臂向头部右侧抬起,左臂放在腰带上。他穿着尖头鞋,脚底有一个小洞。另一幅是黄色寿山老陵石雕,方脸高鼻梁,下垂双眼,嘴唇微微上翘,仿佛在微笑,面部表情温和,头戴皇冠,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右臂横翘在腰带上,左臂抬起,穿鞋,底部钻了两个小孔。
这两尊舞俑代表了宋代石雕的艺术风格和发展水平,为研究宋代当地丧葬习俗和社会背景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寿山石
雕起源于南朝,但寿山石刻的真正兴起始于唐宋时期。唐朝时期,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大兴寺,僧侣用寿山石雕刻佛像、香炉、念珠等佛教器皿,寿山石雕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宋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雕刻艺术的发展也蓬勃发展。据梁克甲在南宋卓羲年间编纂的《三山志》记载,福州在宋代开采了大量寿山石进行雕刻。石像作为陪葬品的仪式在这一时期也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