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形象之一,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的命名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流传最广的“马踏飞燕”的命名也曾有不少学术界的争议。 ”。 质疑,其实这个文物多以“青铜奔马”命名,虽然当年公布旅游形象标识时的新闻稿称“马超龙鸟”。
近日,有关学者通过研究对比内蒙古出土的匈奴鹰金冠,认为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青铜奔马脚上的鸟,俗称“马”。踏飞燕”,不是叉尾燕,而是叉尾燕。 鹰,“马蹄下的鸟,其实是匈奴王冠上的鹰。这尊铜雕的主题与陕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相同。它们都是墓主人战胜匈奴的纪念雕塑,当时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意义,象征着汉族人民意气风发、驱逐外族俘虏的精神力量。”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武威出土 东汉青铜奔马
作为中国旅游的象征原型,这件国宝级文物“铜奔马”仅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 自铜像出土以来,关于如何命名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这件文物于1969年10月在甘肃武威雷台一处多次被盗的东汉墓中出土。
据相关文献记载,1971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惊叹于这件文物无可挑剔的造型和完美的平衡。 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当时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毅问道:“ 郭,被童本马蹄踩过的鸟,从形象特征和创作者的匠心来看,我们认为它是一只燕子。 这种鸟的翅膀比身体稍小。 其锋利而细,飞行时膀胱尖端与身体平行,呈三叉形,正是飞燕形象的体现。 创作者是想用最快的鸟来衬托马的速度,而鸟类中最快的鸟正是飞燕,这样的造型能不能称为‘马踩飞燕’?”郭先生想了想也同意了。
从此,“马踩飞燕”的名号就广为流传。
但官方相关文献仍以《铜奔马》为主。 1973年,《铜奔马》被收录在《文革时期出土文物》邮票中。 1992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 以马为主图,197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也以一匹青铜奔马为主图,并让它翱翔在长城之上,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 1996年,联合国发行了铜奔马等一套6枚邮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
1974年,甘肃省博物馆出版的《武威雷台汉墓》中,又称“铜奔马”,插图部分也简称“铜马”。 但描述中认为马蹄下的鸟更像是一只鹰——“右后足踩飞鸟,飞鸟的眼睛像鹰”。
甘肃省博物馆文献称其为“铜奔马”
长期以来,关于青铜奔马和蹄下飞鸟的命名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铜奔马”说。 铜奔马造型奇特,有“铜奔马”之称。 因其材质为青铜,故又称“铜奔马”,这也是这种铜马俑最早的名称; 二是“马踏飞燕”。 三是“马踏龙鸟”说。 对于“马踩飞燕”的说法,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铜马兵马俑上的飞鸟从形状上看并不像燕子,而是麻雀。 四是“飞燕柳”说。 相信以前的名字看似合理,但不难发现,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征。 而“飞燕柳”这个名字无论从构词方式的严谨,还是意义的准确,都符合汉代的特点。
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马超龙雀”被指定为我国旅游图形标志》的文章,称这一文物为“马超龙雀”。 从此,马超龙雀的名字也被认可了。 被广泛传播并收入权威的《中国美术辞典》。 解释称:“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而是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也是奇马,而是神马,即‘飞来飞去’。”吞下“。飞马座”。
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后来,有学者根据该物种的形状认为,马蹄下的应该是一只“鹰”。 例如,著名畜牧学家崔玉玺就曾引用“马踩鹰论”的主要原因:“燕子很小,不可能把燕子身体的这么多部位暴露出来。” ;燕尾短而分叉,鹰尾长且尾整齐;速度快;甘肃河西地区,四季都有鹰,但燕子很少见;马和鹰经常出现古今被视为狩猎工具。猎鹰和猎马经常在一起,朝同一个方向驰骋,捕猎同一个猎物,燕子很少有这种行为;古今养鹰的人喜欢系上铃铛。鹰尾上端,钟声响起,助兴。“青铜奔马”模型,鸟尾上端确实有一个挂铃的孔。
研究员、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褚世斌先生后来也撰文,讲述了这件文物从发现到命名的来龙去脉。 他认为,铜奔马是文物解释学的名称,在无法得知其名称的情况下,暂按文物规范命名。 文物的真实名称,除记载原名外,都是后人研究、推测或命名的,可以作为学术问题来讨论。 但做出错误的决定是不好的,所以你应该谨慎行事。
后来他对“马踏飞燕”的名字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猎鹰的一种。 “‘马踏飞燕’虽然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但并不准确、科学。后蹄明显属于隼类(民间俗称鹰),尾巴不是分叉的,折扇可以聚而散,眼睛大,头颈灵活,可向后转180°,翅膀收起耸肩(这是鹰击打物体时的典型形态),有剑状的长羽毛翅膀末端有一个孔,特别是尾端没有穿孔,象征着鹰的脚和尾巴上系着铜铃的地方。隼尾部的铃铛在《艾子杂说》中有记载。宋代,今王士祥先生结合。还有更深入、更清晰的个人经历研究,是《巨鹰》中所描述的。马的脚应该是猎鹰。类似猎鹰的狩猎场景汉代墓葬(如汉中山王墓、沂南汉墓)、魏晋墓葬(如嘉峪关壁画砖)中都发现有猎鹰或猎鹰。 至于马匹,出土时身上还留有马鞍、辔头的痕迹。 “侧步”,即同一侧的两脚同时交替快速向前迈出,具有轻盈、稳定、持久的特点,青藏、蒙古、阿尔泰草原统称为“侧步”。 “行走的马。”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宁强教授带着研究生参观了位于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 通过考古文物比对,他再次认为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青铜奔马的脚,俗称“马踩飞燕”,所踩的鸟并不是一只鸟。尾巴分叉的燕子,但也可能是鹰。
这是谁的鹰? 鹰和马是什么关系? 马踏飞鹰造型铜雕代表什么主题?
带着这些疑问回到北京后,宁强教授开始比对相关考古资料,查阅历史记载,寻找准确的答案。 宁强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马蹄下的鸟实际上是匈奴王冠上权力的象征鹰,而奔马则是产自河西地区的训练有素的军马。汉。 “飞鹰”造型铜雕的主题与陕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相同。 都是墓主战胜匈奴的纪念雕塑。 因此,这件著名的汉代“马踏飞燕”青铜奔马应更名为“马踏匈奴鹰”。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是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强大敌人。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匈奴南侵。 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西大同以东的马铺山)。 差点就被俘虏了,所以汉朝的将领都以击败匈奴为荣。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率军占领河西走廊,北进大漠击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死后葬于汉武帝茂陵东侧。 大型石像“马踏匈奴”是为了纪念他战胜匈奴的功绩。
西汉陕西兴平霍去病墓骑马
东汉时期,匈奴仍然是汉朝的主要敌人,双方多次发生战争。 武威雷台汉墓埋葬于东汉末年。 敦煌人张焕(公元104—181年)于永寿元年(公元155年)被任命为安定(今甘肃镇远)都城。 他曾率军击败匈奴,“郡界太平”。 武威雷台汉墓的主人也是一位张姓将军。 张寰是否是族人很难确认,但很可能他曾参与抗击匈奴入侵并立下战功。 青铜雕塑“匈奴鹰”和巨大的青铜军仪仗队,庆祝胜利的主题十分鲜明。
武威雷台汉墓原件,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匈奴人很早就有崇尚鹰的习俗。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一处战国时期匈奴墓中,出土了一顶匈奴金冠。 鹰的造型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鹰极为相似。 它展开的翅膀和平尾一模一样,只是头部姿势不同。 王冠上的雄鹰昂首昂首,威严地凝视着前方; 而武威军马蹄下的鹰却温顺地转过头来,鹰的嘴被踩在了马蹄下,再也不能啄人、啄马了。 显然是被打败了,被制服了。 看。
内蒙古战国墓出土的匈奴金冠上的鹰,是王权的象征,也是匈奴人的骄傲。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蹄下鹰,是战败后回头投降的象征。 两只鹰都是匈奴的代表,前者代表胜利和权威,后者代表失败和屈服。
匈奴鹰金冠 战国时期 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藏
马踏匈奴鹰(部分)东汉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件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青铜器,自1969年10月出土以来,经过50多年的研究,最初被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命名为“马踏飞天”。燕子”,后来有“马超龙雀”、“天马朱吾”、“马神天丝”等各种称谓。1983年,这匹青铜奔马被评选为“中国旅游偶像”,其形象已风靡全国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因此其命名必须谨慎。相关学者认为,通过利用新发现的考古材料还原作品原有的历史脉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除了“命名”之外,青铜奔马”,这一重要文物也可更名为“马踏匈奴鹰”,值得关注。
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褚世斌先生多年前就否认这匹马是燕子。 对于青铜奔马的命名,他此前认为,“文物命名一旦确定,除非有明显错误,一般不会更改。铜奔马的命名已使用了超过40年了,已经被世界认可和接受,是世界知名的明星文物,它的名字不应该轻易更改。同时,我个人认为,文物命名也是一门学术。各行各业对文物的研究,社会各方都可以参与研究并发表意见,这不仅可以为藏品单位的准确命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有助于深入挖掘,揭示文物的内涵。至于民间如何称呼某件文物,还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比较好。
宁强经研究认为,东汉青铜奔马采用“马踏匈奴鹰”的造型,而西域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则采用“马踏匈奴鹰”的造型。汉代在当时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驱赶俘虏的精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