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敦煌飞天——321窟西壁双飞天

敦煌飞天——321窟西壁双飞天

第321窟西壁双飞天

敦煌飞天——321窟西壁双飞天

第320窟南壁双飞天

敦煌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也是莫高窟艺术的标志之一。 莫高窟492个洞窟中,有4500多个大小、形状、色彩各异的飞天。 它们不仅蕴含着神圣、神秘、庄严的宗教美,而且充满着永恒、绚丽、深邃的艺术气息。 美丽。 从起源和作用来看,飞天并不是神。 她是干达婆和紧那罗的合成体。 神话传说中,一个善歌,一个善舞。 他们密不可分,和谐相处。 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 后来,干闼婆和紧那罗的作用合而为一; 干达婆还会演奏乐器、唱歌跳舞; 紧那罗也冲出天宫,冲天而起。 干闼婆和紧那罗是男女,合二为一,成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不断吸收印度飞天元素,融合西域和中原飞天艺术的成就。 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的形成是同时出现的。 它们是佛教艺术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奇迹。 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五朝,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敦煌飞天吸收融合中外、东西方的过程。南北,及其彻底的中国化。

到了唐代,敦煌飞天达到了顶峰,其艺术造诣也达到了顶峰。

莫高窟有唐代洞窟236个。 洞内所画的飞天,完全是中国的飞天。 此时壁画中飞天的基本形象是女性身形的菩萨服装。 尤其是盛唐时期,深受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 受他的影响,他的画法从浪漫夸张转向写实,从天仙到迷人的宫女、舞者。

飞天变幻的美感是飞天的生命和灵魂,也是评价飞天艺术水平的标准。 唐代敦煌飞天具有锐意进取、豪迈刚健、姿态奇特、变化无穷的飞翔之美。 这与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学艺术丰富、国策开放、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飞天的家乡虽然在印度,但却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 也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的天才创作,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唐代是莫高窟绘制大型佛经画数量最多的时代。 洞窟四壁几乎全部被大型经画所占据,而飞天则多为大型经画所绘。 一方面供奉大型经画中佛说法、撒花、奏乐、歌舞的场景,另一方面表现佛国世界的自由与喜悦。 ——大型经画中的极乐世界。 飞天飞过佛头或极乐世界的上空。 它们有的踏着七彩云彩,缓缓降落; 有的昂首阔步,挥舞双臂,腾空而起; 有的手捧鲜花,飞向天空; 有的捧着花盘,飞过天空。 漂浮的; 衣裙飘飘,飘舞飘带,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仙诗中诗情画意的描述:“空手捧芙蓉,空步匍匐,彩衣拖宽飘带,飘向天空” ”。

唐代敦煌飞天的另一个新特点是双飞天较多。 最具代表性的是第321窟(初唐)和第320窟(盛唐)的双飞天。

第321窟西壁佛龛上层两侧有《双飞天》图。 南侧两道身影正在天空中飞翔,飞行姿态更加优美。 这两道飞行人影的身体虽然已经变成了赤黑色,但是眉毛的轮廓和身体姿态却是十分清晰。 她们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手散花,裙摆飘逸的条带在风中舒展,从上到下。 ,徐徐落下,犹如两只燕子在空中飞翔,展现出曼妙轻盈的动感之美。

第320窟南壁绘有《西方净土变》中的双飞天。 阿弥陀佛头顶上方的华盖两侧各有两具身躯。 这四位飞天对称地环绕华盖,互相追逐。 一个在前,举手撒花,反射性地回头,一个在后,举臂追赶,前呼后应,表现出一种进取、洒脱、轻松的精神风貌,飞行之美。 飞天周围飘浮的彩云、飘落的香花,不仅代表飞天供养佛陀,也代表佛教净土的自由与幸福。 飞天的身体虽然已经发黑,脸色看不清楚,但整体身材清晰,身体修长,姿态轻盈,身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有力,色彩浓郁艳丽。 是唐代飞天最精美的代表作之一。

飞翔是古代画家用来表达精神解放的比喻。 它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对宇宙的掌控以及对未来、自由、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昂扬进取的精神。 并利用“飞”来改变、翻转、扭曲、伸展、摆动人物的身体,以及背景图案的流动感,画面流动的意境体现了飞翔的韵律和韵律。 走近飞天,置身其中,总会给人升华的遐想和审美的震撼。 (周卫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