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最近,一位中国大叔在TikTok上走红了!

看,一团指甲盖大小的泥,经过制陶大师王文华的巧手——钻孔、绘制、成型、烧制、着色,在几秒钟内变成了一件极其精美的东西。 微型花瓶。 整个花瓶的尺寸不到1厘米,插一朵花绰绰有余。 这部5毫米的大作引起了4500万外国人的赞赏,获得了420万的点赞,甚至开启了合拍风潮!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王文华大师的微型陶艺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与王文华大师抖音合拍

事实上,陶艺大师王文华并不是中国掌握神技的第一人。 他所展示的微雕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精湛、最精细的,是雕塑技艺的一个分支。 它甚至可以雕刻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几毫米发丝大小的象牙片。 该作品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雕刻内容,因此过去被称为“绝技”。

例如,这种微雕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在甲骨文中。 战国时期的印章虽然尺寸极小,但印章的颜色是朱色和白色的,这是微雕的体现。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战国玺的边长只有1.5厘米左右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中国一些令人惊叹的“指尖绝技”。 请自备放大镜欣赏~

01

陶瓷微书

在一平方英寸的瓷面上书写世界

微书起源于殷商时期,是在微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丝织物、宣纸等载体的出现,以笔代刀,促进了微术的发展。 其中陶瓷微写是中国书法艺术与彩瓷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民间技艺。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王志文陶瓷微书袋《三国志》85×29cm

超过35万个繁体字,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陶瓷微书的创作与微雕不同,微雕需要使用放大设备。 而是用一种基于肉眼视觉的特殊毛笔书写,然后烧制。 字体很小,每平方厘米瓷面上可写50多个繁体字。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王志文紫檀瓷屏风微书《金刚经坛经》

全文超过5000字

作品集书画于一身,色彩鲜艳,浓淡分明。 它是集书法、绘画、诗歌、古文、陶瓷于一体的艺术。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它不仅继续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微书法技艺,而且填补了我国瓷器艺术的历史空白。

02

骨雕

有机骨料展现传统魅力

骨雕历史悠久。 古人很早就用骨头来制作针、刀,并在骨头上雕刻文字和图案。 骨雕是用牛骨、骆驼骨、象牙(现已禁止)等动物骨头雕刻而成。 选用的原料大多是有机物。 所用材料多为磷酸钙和生物体组成的动物骨骼,温度不稳定。 容易发生热胀冷缩,很容易造成变形、开裂、掉件。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方杰侃象牙小印章高9.5厘米

骨雕对湿度的变化也非常敏感。 骨雕不仅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且还具有吸水性能。 它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吸收或释放水分,体积也会相应膨胀或收缩,这会导致器物因过度膨胀和收缩而破裂或变形。 其中,广州象牙雕刻最早出现于清代,由民国初年艺术家冯功侠创作。 象牙微雕书画细腻如尘,题材广泛。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薛佛英牙雕高3.5厘米

03

核雕刻

极致创造力,化腐朽为神奇

小编相信很多读者在中学学习中文的时候一定都背过一篇课文——《核船的故事》! 文中说:“有一个聪明人,名叫王叔元,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造出宫殿、器物、人物,乃至鸟兽、木石,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造出。”有自己的心情。”

这时候,大家的脑海中应该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吧?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陈祖章橄榄石船作品1.6cm×3.4cm

民间常用桃石雕刻挂在身上,以“辟邪”。 有的制成挂件、扇坠、珠子等供文人把玩,有的刻有诗词或渔乐、花篮、罗汉等题材。 江苏苏州、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都有核雕塑,颇具特色。 上文提到的《核舟记》中的王书元,与邢宪治、夏白言并称为核雕三大杰出人物,但他的作品流传于世的却寥寥无几。

芯雕创意载体以果核为创意原料。 这一特点使其区别于玉雕、石雕、象牙雕刻、根雕等雕刻艺术。 其次,这项工艺的创作没有什么随意性。 创作者必须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构思和塑造果核的混乱纹理。 果核雕刻的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的纹理和形状的限制。 核心雕刻至少是浅浮雕的。 核心雕刻技术的创造需要掌握浮雕、圆雕、透雕、线雕、磨削等技法。 创作不仅需要一定的写实性,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核雕塑作品2.0×2.1cm

橄榄核、核桃核、杏核、桃核都是废品,而坑雕则可以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 屏幕另一边的你是否也被这精湛的核雕震撼到了呢?

04

微型画

芳村山岩石间的山水历史

微画雕塑的载体有石头、骨头牙齿、果核、宝石、玉石、头发等,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绘画来展示微画雕塑的创作。 微雕集微雕、微雕、微绘于一体,改变传统雕刻技法,以深邃的意境、瑰丽的画面展现新时代、新生活。 近期一些优秀的细密绘画和雕塑作品也试图将时间形象化,将一段时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浓缩在方寸细密的绘画和雕塑中。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竹山细密绘画雕塑流派代表作《神女雕塑》的一部分

7.5×15.0×3.5㎝

如果平时用放大镜仔细欣赏微缩雕塑,几乎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与普通的传统雕塑有很大不同。 微雕刻是凹进的、装饰性的、三维度较低的。 微雕是近十年才出现的一种精细立体的太阳雕刻艺术。 它是一种风格独特、创作手法特殊的微雕门类。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高山冰冻三狮球扣10.0×3.8×3.2cm

全文一千多字

艺术家陈忠森进一步发展了“微雕”艺术,从最微小的细节中精益求精。 就连王羲之的《兰亭序》全文,也能完整地刻在比黄豆还大的1立方厘米田黄石的平面上。

05

米雕

锅里的粗粮揭示宇宙

米雕是一项民间工艺,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 当时是古人科举时作诗作弊的工具。 米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精致的工艺之一。 只有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根据雕刻的内容看到雕刻的内容。 其中严教生、董庆都是我国民间著名的米雕大师。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稻米雕塑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稻米雕塑

米雕的面很小,有人专门为米雕写了一首诗:一粒米藏世界,半锅煮宇宙! 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凝聚着我国微雕艺术家的心血。 如今,人们在米粒上刻上祝福的文字,并用精美的饰物装饰,作为美好情感的象征。

06

头发上的微雕

每一根发丝都演绎着极致的艺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常世奇的头发微雕作品,向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展示了中国微雕艺术的无限魅力。 他能在一根细细的头发上雕刻308个人物,还能雕刻肖像,比如林肯、鲁迅、西游记人物,令人大开眼界。 云南发雕大师冉龙泉的作品还在光滑的头发上雕刻了多首古诗词,多达300字。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显微镜下冉龙泉的头发微雕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常士奇《西游记》显微镜下的微发雕塑

中国那些惊人的“指尖绝技”,请自备扩大镜欣赏!

常世奇作品《鲁迅》显微镜下的微发雕塑

微雕艺术不仅是“微观之艺术”,更是“本质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微雕艺术,也要求雕刻者有很高的书法和绘画功底。 微雕的选材不允许有任何砂格或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可以雕刻10多个汉字。 另外,工具也要尖、锋利。 当然,最不能忽视的还是我们中国工匠的手艺。

中华民族工匠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专注和用心,追求完美,渴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们从中华民族文化中寻找根源和灵魂,坚守民族情感。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只有中国工匠才能创造出这些精美的艺术品。

当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工艺大师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传播中国珍贵的“指尖技艺”,让世界看到中国工艺的“极限”!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