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主题雕塑《逃亡》(部分)——逃亡过程中,一位老人怀里抱着死去的孙子。
11月26日,主题雕塑《逃亡》(部分)——逃亡过程中,一位老人怀里抱着死去的孙子。
11月26日,主题雕塑《逃亡》(部分)——逃亡过程中,一名和尚闭上了一名死在路边的年轻人的眼睛。
11月26日,主题雕塑《逃亡》(部分)——逃亡过程中,一位知识分子痛苦地扶起被侮辱的妻子。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震撼揭幕
11月26日,一组“家破人亡”和一组“逃亡”主题雕塑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前全面安装。 2005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新增的《南京大屠杀》雕塑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吴为山教授负责创作。 雕塑有四组。 第一组的主题是“家破人亡”,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仰望天空,泪水干涸的形象,代表国难; 第二组的主题是“逃亡”,共10组,每组30多人。 被害人的形象构成被害人的代表; 第三组主题是“受伤灵魂的呐喊”; 第四组主题是“胜利之声”。
雕塑《南京大屠杀》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全长140米,用铜近200吨。 提前安装的大型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情景,震撼了市民和游客的心。 不久的将来,这组雕塑将正式亮相新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