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0-06-10 作者简介:刘书红(1965-),女,山东青岛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文学硕士,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创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2010年金属雕塑材料及造型特点刘书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5) 摘要:金属材料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雕塑创作中,随着表现形式的转换,即使同一种材料也会有多种性格,它会给我们提供这样或那样的可能性,甚至让我们省心。 从造型角度来看,金属材料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但其特性保持不变。 只是它们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甚至审美趣味因作品不同、作者不同而不同。 现代艺术之后,艺术家们对材料的可读性和材料本身的可塑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和尝试,力求使表现形式更加广泛和深入,形式更加丰富和新颖。 关键词:金属材料; 特征; 古代金属雕塑; 现代金属雕塑 CLC 号:J 31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2010)04-0100-02 中国自殷商时期开始进入商代“青铜时代”,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青铜器品种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精美。 每个时期都表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
例如秦汉时期的群雕——车马仪仗队,场面宏大,形象生动,以其复杂精湛的铸造工艺展现了青铜雕塑艺术的传承与演变。 在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家利用青铜真实地塑造了人体的形状和皮肤的纹理,赋予了金属永恒的生命力。 这一传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到继承和发扬,使后世艺术家生动地表现了人体和服装的精致复杂的细节。 与石、玉、竹、木、陶相比,金属是一种高贵典雅、端庄稳重、通透灵动、坚固耐用的造型材料。 金属铸造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 雕塑家在泥土上随心所欲的揉捏质感和瞬间的创作灵性通过铸造而凝固,使大规模、悬浮式、复杂的造型成为永恒。 那些历经千年风雨的金属雕塑至今仍完好无损。 虽然锈迹斑斑,但却有沧桑感,更具可读性。 金属是一种非常坚硬的物质,但从雕塑的角度来看,金属却特别“随和”、“忠诚”甚至“听话”。 无论是严谨的形式还是休闲的形式,金属铸造都能确保准确性。 那些空间复杂、交织错综、地基狭小、重心不稳的造型,无论是传统的铸造,还是现代的板锻、折弯、焊接,都来得非常自如、轻松。 应该说,金属是一种成功率和精确度极高、稳定性和耐用性好、可读性深的造型材料。 例如,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龙凤铜图”,表壳表面的方形中间有四龙四凤穿插、交织,四龙四凤。龙首托桌,底环下卧着四只鹿足。 造型极为复杂,通体错金银饰。
商代的鼎、西周的牛尊、春秋战国的祭祀尊、秦代的青铜车马、汉代的飞燕马、以及古代西方的马术雕像等——落地基础较小,需要支撑较大的体量,除了金属以外,其他材料如木头、石头、陶器等都无法铸造。金属是其中之一。最耐用的雕塑材料。 从两三千年前的古埃及雕塑,到近年来出土的大量埋藏在地下的商代青铜器,再到地面上的古代大型金属制品,都说明了这一点。 如广州光孝寺有东西两座五朝大铁塔,湖北当阳玉泉寺有北宋当阳灵金铁塔(我国现存最高的铁塔)。国高17.9米),结构复杂,挺拔。 这些古老的铁塔千百年来依然完好无损,足见金属材料的耐用性。 金属材料的类别主要有青铜铸造、铸铁和铸钢、铸造不锈钢和锻造不锈钢板等。我国夏代青铜铸造业已初具规模。 特别是商周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的青铜冶炼和铸造作坊,生产各种青铜器,将青铜铸造业推向鼎盛。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失蜡铸造法和金银、镶嵌赤铜、玉石等新技术的应用,青铜铸造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河北平山三吉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龙凤铜图”、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彩车马”、西汉的《长兴宫灯》、东汉的《铜马车》等,堪称青铜铸造的杰作。 由于青铜材料非常珍贵,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古代统治者常常将以前的青铜雕塑毁掉,用这些材料为自己制作图像。 因此,在人类历史上,青铜雕塑的传世数量远远少于石雕。 我国历代铸铁雕塑基本属于宫殿、寺庙前的礼仪性或装饰性雕塑,即户外作品,在铸造工艺上与铸铜相似,如分段铸造等。在。 由于材料自然属性的差异,铸铁的形状比铸铜更粗糙。 例如,唐代以后的铸铁雕塑多为铁狮、铁牛或铁人。几千年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