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兰州,风吹入夏。
踏花寻竹坞,醉阳漫荷塘。
奇泉怪石众多,园林古色古香。
傍晚来,走在水车下,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出去看看呢?
兰州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兰州街头的雕塑是兰州历史文化的积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温情
一位黄河母亲
1984年,兰州市黄河南岸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
“黄河九曲绿波连,两山巍峨苍翠嶙峋,龙源大展雄心,赢得众多亲人的爱戴和微笑。” 兰州市黄河两岸的风情、黄河儿女的精神面貌以及最具标志性的城市雕塑——《黄河母亲》。 黄河母亲雕塑由著名雕塑家何娥女士创作,位于兰州市滨河中路黄河南岸,小西湖公园北侧。 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 它由花岗岩雕刻而成,总重达40多吨。 雕塑由一个“母亲”和一个“男婴”组成,分别象征着养育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幸福美满、蒸蒸日上的中华子孙。 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全国最美雕塑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两个绿色的希望
1987年7月,兰州市黄河南岸黄河母亲雕塑东约180米处
主像由三棵高11米、8米、3米的汉白玉圆锥形树组成。 它们矗立在花园绿地中,高低不一、疏密不一,寓意三棵树形成“森林”,体现了甘肃人的养草之道。 这棵树是绿化龙源的一大壮举,也象征着龙源青春的蓬勃成长。 侧像为两幅汉白玉浮雕,每幅高8米,长11米,呈弧形对称分布在主像两侧。 该大型雕塑荣获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展优秀奖。 同时,雕塑周围还种植了植物和花卉,使其成为喧嚣中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三福克波朗
1986年10月,兰州市滨河路东段“白塔眺望”小游乐园
雕塑的钢筋混凝土底座镶嵌着黄河卵石,呈黄河滚滚波浪的形状。 木筏斜飞过浪尖,冲破浪涛; 一名年轻的青铜筏骑手跪在地上,昂首挥舞着桨,身后跪着一名少女,右手梳着太阳穴,表情平静。 该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木筏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丝绸之路
1987年3月,兰州市城关区滨河路南段黄河大桥南端
雕塑高6米,长7米,重100多吨。 以一只拦截古丝绸之路的骆驼为核心,体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 公骆驼驮着丝缎,上面坐着一位身披斗篷的老人,右手撑着遮阳篷向外张望。 骆驼的右前额有一只深邃的眼睛; 右后方,一名青年用右手像喇叭一样,为后面的骆驼队呐喊。 雕塑构图集中简洁,风格写实,整体庄严雄伟,让人感受到沙漠的苍凉。
西游记
位于兰州市南滨河路白马郎附近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因其独特的魔幻色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魔幻小说。 西游雕塑落户兰州,也证明了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 这组雕塑表现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尘封的唐僧骑着矫健的白龙马,孙悟空踏着祥云,单手搭建凉棚凝视远方,手持金箍带路,猪八戒袒胸露乳。 腹中他正欢喜地捧钯牵马,沙僧步履快如飞,肩上背着行囊,师徒们在取经路上跋涉。
六平沙罗岩
1987年10月,兰州市滨河路东段,雁滩尖子南侧
雕塑被放置在一个不规则的浅水池中。 三只大小不一的不锈钢大雁展翅飞出水面。 池塘西岸点缀着五个“鹅蛋”,排列有序。 整体采用抽象手法,稍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 此雕塑取材于兰州新十景之一的“方舟思雁”景观和雁的传说。 它体现了兰州人民恢复生态平衡、让雁归雁的愿望。 也让人想起大雁从受孕到熊飞的生命传承过程。
七种生命之源
2004年6月,兰州市黄河北岸安宁区滨江绿色走廊
主体分为两部分。 底座呈圆拱形,高约三层楼,周围有环形支撑,仿佛一双手高举,象征着人类对伟大生活的热切追求。 底座上方是一个构思独特、造型别致的圆形彩陶瓶。 彩陶外部美丽的图案和流畅的线条,标志着中国古代制陶技术的高度发达。 水柱从彩陶口中涌出,逐级落下,再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 大大小小的水滴喷射而下,产生流水节奏的共鸣。 声音给人以无尽的诗意遐想。 “生命之源”水景雕塑是彩陶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有机结合。 它完美体现了黄河文化深厚的文化联系,表达了孕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母亲河。
巴龙园
2006年3月,兰州市黄河北岸龙源文化公园
这个雕塑源自王国文的书法“龙”,王国文把这个二维的“龙”变成了三维的“龙”。 从各个角度看,这条“龙”都有着不同的形状。 “绕它一圈,360度就有360条龙。” 何锷还表示,用一个字来雕刻一尊雕塑,以前从未有过。 但现在大众认可了,说明艺术是相通的,各有魅力。
九人文祠园
兰州市黄河风情银滩湿地公园
伏羲和女娲的雕塑是基于八卦的创作思想。 她呈半蹲姿势,身躯雄伟端庄,目光明亮,俯视大地,解读八卦。 女娲雕塑取材于“补天”传说。 她以站姿,姿态飘逸,形象端庄雍容。 仰望宇宙,举手补天。 伏羲与女娲形成“S”形。 整体雕塑体现了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阴阳的协调,天人合一,象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 是甘肃省最大的文化雕塑。
霍去病雕塑十件
位于兰州市烟潭高速路口
该城市雕塑体现了兰州的历史、人文和时代地域特色,具有启发性、纪念性、沟通性、象征性。 为黄河风情线路增添了新的风景。 五泉山正门还有霍去病将军雕像。 每年年初,都有人触摸雕像,祈求来年身体健康。
十一马踏飞燕
兰州火车站、中川机场
该雕塑是甘肃省博物馆著名文物《马踏飞燕》的放大复制品。 该文物为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一件东汉青铜器。 是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武将张氏及其夫人墓中出土的。 马踏飞燕被选为中国旅游标志。
十二个寓言和故事的花园
生命之源广场东侧
是兰州唯一的寓言主题公园。 公园内的石雕全部以寓言为主题,并配有绿地、水体、娱乐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十三兰州水车博览园
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24号
13座雕塑分别表现了老兰州人的生活和情趣,如兰州打鼓打戏、街头剃头、遛鸟、卖水、卖枣水、卖灰豆、卖热冬果、瓜农等。卖籽瓜、喝酒猜谜、雕刻葫芦、铲地、午睡等。结合兰州水车文化,13座雕塑的安装使兰州水车博览园更具兰州地域文化特色,丰富兰州民俗丰富了水车博览园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游客的观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