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木雕第五代传承人蔡元和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木雕技艺,使每件构思新颖的木雕作品都充满活力,充满艺术魅力。 蔡氏木雕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不断的实践和传承的基础上,蔡元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雕艺术风格,无论在题材名称、创作理念、文化内涵、外观审美、刀法等方面,都力求做到极致。 。 此外,他还开班授徒,培养了数百名学生,让更多的人喜欢木雕,投身于木雕事业,从而更好地传承蔡氏的木雕技艺。
在蔡元和的雕刀下,木雕已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
作品《沂蒙故里印象》。
作品《梁吉日》。
作品《荷韵》。
木雕的起源和流派
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木雕作为我国的“民间工艺”,可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 木雕一般采用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花梨木、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等。利用自然形态进行树根雕刻的艺术称为“树根雕刻” 。 木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或几种技法的结合。 有的还涂有颜色,以保护木材、美化木材。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周围山林众多,盛产适合雕刻的木材。 这为淄博木雕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交流空间。 清朝光绪年间,木工工匠吴镇龙潜心研究木雕技艺。 由于他精于雕刻,风格独特,形成了淄博木雕的雏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时间、环境、材质、民俗、传统、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各地风格在选材、技法、工具、表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形成了许多木雕艺术流派,如东阳木雕、黄杨木雕、莆田木雕、潮州木雕等。
蔡氏木雕在业内独树一帜
近年来,木雕艺术在工艺品市场上愈发火爆,受到众多爱好者的追捧。 在木雕艺术的众多门类中,明末清初以来鲁中山区发展起来的模板雕刻和平边木雕一直传承并延续至今。 尤其是蔡氏木雕在历经数百年的长期发展中从未停止过,并不断地继承和发展。
说到蔡木雕,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他就是蔡元和,蔡氏木雕第五代传承人。 几乎艺园人,特别是淄博工艺美术界的人,都熟悉它。 蔡元和木雕技艺能成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蔡元和勤奋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真挚质朴的艺术道德是分不开的。
8月17日,记者来到沂源县蔡元和的木雕工作室。 各种各样的木雕作品呈现在记者眼前,造型栩栩如生,意境想象力丰富,无不吸引着每一位观众。 蔡元和13岁时开始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木雕。 他从事这个行业已有30多年。 其作品主题鲜明,构思独特,古朴厚重又清新淡雅,在业内独树一帜。
谈及具体的制作方法,蔡元和表示,通常是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或者创作者自己独立设计,然后在纸板或薄木板上画出图案,去掉图案以外的部分,然后将其放在要雕刻的表面上。 在木板上,沿着图案的边缘在木板上画线。 按照图案雕刻后,沿着边缘修整边缘,就会雕刻出美丽的花鸟图案。 经过打磨、抛光后,就会成为一件雕塑品。 “如果其他用户喜欢同样的图案,模板可以重复使用。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造型完美、充满活力。想象空间可以无限延伸和放大,更能体现艺术魅力。”工作。” 蔡元和说道。
免费课程和继承学徒
近年来,蔡元和的作品在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并入围参加第三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全国前25名。 作品《万事如意》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田艺园百花杯”优秀奖。 目前蔡氏木雕开发的新型木雕作品有旅游工艺品、摆件、挂件等。 创作作品大多是纯艺术设计、雕刻而成,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
蔡元和告诉记者,他从2005年开始就注重技艺传承,多次免费授课。 他始终认为艺术无国界,不同层次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但对整体木雕技艺的提升是一种促进。
蔡元和说,2017年,他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他将更好地做好蔡木雕的推广和保护工作。 他将带领徒弟们继续发扬这一古老工艺,让更多精美的木雕走进千家万户,让淄博的木雕更加风靡世界。 祖国、世界都熠熠生辉。
个人简介:
蔡元和,1965年出生,蔡氏木雕模板雕刻、平面修边第五代传承人。 现任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协会。 现任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从事木雕艺术三十多年,蔡元和在木雕艺术创作中吸收了全国各地不同的刀法。 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雕刻技术和创作理念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其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 从2005年开始,蔡元和就注重技艺传承,现已开班授徒。 比较突出的徒弟有尚旭明、马文清、王智、刘振刚等,学员人数达数百人。文/摄 记者康松一伟 通讯员 翟兆静 齐元林
为深入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紧密结合淄博市实际情况为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发展,宣传淄博市文化名城建设,淄博市文化广电局联合鲁中晨报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报道活动淄博市“老手艺代代相传”。 关注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 如果您身边有代代相传的传统工匠,可以联系本报0533-2212345。 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