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恐怖的“蓝鲸游戏”之后,又一款以引导自杀为目的的游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MOMO挑战(MOMO挑战)”。
图中那个恐怖的形象就是传说中的MOMO。 据说,如果你拨打WhatsApp中的固定号码,MOMO就会与你通话。 同时,黑客会侵入手机,通过摄像头获取你的私人信息,并以此作为威胁,让打电话的人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现在在视频网站上,你可以看到大量视频博主竭尽全力联系MOMO制作的视频。 有人说MOMO只是纯粹的恶搞都市传说,也有人说MOMO是黑心黑客报复社会的一种方式,曾导致阿根廷一名12岁女孩死亡。
但我们关注的是MOMO,那些隐藏在儿童游戏中的黑暗MOD。
中国孩子是如何认识MOMO的? 答案竟然是《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沙盒游戏。 简单自由的游戏模式结合轻松活泼的像素艺术风格,让《我的世界》深受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
但这样的游戏其实和MOMO有关。
被发现有人以MOMO的形象制作了《我的世界》MOD(玩家制作的资料片)。 虽然《我的世界》的像素艺术风格无法完全复制MOMO的恐怖形象,但上传MOD的用户明确表示,这就是杀人的MOMO。 并且很多人制作了以MOMO MOD为主角的视频,也会将MOMO的形象放在视频的封面上。
甚至有人说,MOMO之所以在国内引起大量关注和模仿者,就是因为《我的世界》中MOD的无形传播。 现在微软已经封杀了相关MOD,各平台也纷纷删除有MOMO出现的游戏视频。
但我们通过MOMO发现,《我的世界》中也充斥着大量类似的黑暗恐怖MOD。 比如恐怖电影《它》中的小丑、都市传说中的怪物苗条、恐怖游戏中的“恐怖奶奶”……都是经常与MOMO“战斗”的典型角色。
也有一些玩家会制作整体场景的恐怖MOD,复制《寂静岭》或者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等经典恐怖电影中的场景。
(国外玩家制作的MOD,充满了突然的震撼)
不仅是《我的世界》,在《乐高世界》、《Roblox》等看似儿童友好的沙盒游戏中,也存在大量暴力恐怖的MOD。
R18 MOD可以出现在所有年龄段的游戏中吗?
虽然《我的世界》从风格上看起来像是一款孩子们会喜欢的游戏,但严格来说,《我的世界》从年龄分级来看适合10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同时也有大量的成年玩家,所以有些玩家推出这样的MOD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不得不承认《我的世界》中有大量的儿童玩家,微软也在努力在儿童中推广这款游戏。 例如,微软联手智能厂商Gameband+推出官方授权的儿童智能手环,将《我的世界》带入瑞典,并使其成为13岁儿童的必修课,其中包括推出《我的世界》编程教育版,都展现了微软利用这款游戏来打破“数字小子”的决心。
对于家长来说,《我的世界》往往是孩子们说同学们在玩的游戏,看似粗犷原始的画风让人很难想到恐怖和暴力的代价。 事实上,像素风格的画面背后,很有可能是恐怖电影的两个主角要打架。
而这种内容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游戏MOD模式本身的监管空白
游戏厂商在开发游戏时,通常会考虑大多数受众的接受度。 然而游戏MOD是玩家自己创作的产物,在创作时享有相当程度的自由度。 只要不涉及违法内容,游戏厂商就无权干涉(事实上,大量的私服MOD确实已经跨越了红线,但大多都是在小范围内传播,游戏厂商也无权干涉)有时间照顾)。 这就是像《我的世界》这样的10+游戏出现的地方,以及R16游戏MOD出现的地方。
2.孩子对恐怖暴力内容有天生的好奇心
在恐怖MOD已经存在的前提下,像《我的世界》这样的游戏的主要群体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 这些群体很少能通过合法渠道接触到恐怖暴力内容,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本能的好奇心,门槛也很低——在我们看来,像素怪物之间的战斗非常无聊,但对于只能观看的小学生来说” 《熊出没》,确实令人兴奋。 所以这种类型的MOD将会非常受欢迎。
3、游戏媒体利益链长
我们发现国内存在大量以MOMO等恐怖角色为主角的《我的世界》短视频。 引人注目的封面标题、粗俗的内容和儿童题材,很容易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的孩子们。 邪教视频 ElsaGate。 无论是出于阴谋还是纯粹为了流量收入,游戏短视频媒体、游戏主播等都乐于传播这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MOD内容。 这也使得MOD的恐怖程度愈演愈烈。
养育数字孩子,从关心MOD开始
现在已经是暑假结束了,看着家里正在玩《我的世界》的小鬼,你是不是有冲过去看看的冲动呢?
要解决孩子对游戏中MOD的恐惧问题,恐怕需要游戏行业和家长共同解决。
首先,像《我的世界》、《乐高世界》这样拥有大量儿童受众的游戏,有责任在MOD中引入严格的分级制度。 比如开发《上古卷轴》和《辐射》的Bethesda就将MOD做成官方并收费,并在游戏中设立了专门的版块供玩家下载。 这样就实现了对MOD内容的掌控,通过实名制等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玩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