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当旧技能遇到新平台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江西日报记者 胡光华/摄

今年9月,参加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后,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年根有了新收获。 坐在记者面前,62岁的李年根侃侃而谈:“有些专家和客户非常喜欢我的作品,也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不要用太多的颜色。我已经准备好了。”采纳他们的建议,设计制作纯色竹编作品,增加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这是李念根。 凭借精湛的竹编技艺,他在抖音、快手等新兴网络平台拥有超过800万粉丝。 回顾自己的走红经历,老李坦言,如果没有新媒体的包装和推广,他就不会有“竹编老李”这个网红。 “没想到,做了一辈子的老手艺,突然通过一个新的网络平台走红,还找到了一个好徒弟,想想都觉得像做梦一样。”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李年根在深圳文博会上介绍自己的作品

“非遗技艺+短视频”

让老手工艺流行起来

包装李年根的昭明文化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 胡文民总经理带领我们参观。 左边是办公区,一群年轻人正在忙着短视频的后期制作。 中间是产品展示区,竹编、木雕、剪纸、陶瓷、麻绣等作品排列有序,令人眼花缭乱。 右侧是生产直播区,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卖货。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木雕大师万秋生直播带货

胡文敏,35岁,有13年木雕经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希望传统老工艺能够传承下去。因此,我在2019年成立了一家公司,专业包装非遗手工艺人,拍摄非遗短视频,利用新的在线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古老的手工艺。”

经过一番寻找和召集,竹编大师李年根、木雕大师万喜胜、剪纸大师常新宝、蛋雕大师陈武等1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昭明文化“携手”。

面对镜头,木雕大师黄润东神情专注,描画、凿刻、打磨,一个精致的红木果盘脱颖而出。 这条抖音短视频获得了11万粉丝点赞和1200多条评论。 黄润东主演的《乡村守护艺术家》抖音账号自去年12月开通以来,粉丝已达70万。 黄润东没想到,借助这个平台,他的木雕技艺会受到全国这么多人的喜爱。

“以前老木雕工艺品的圈子很小,我的作品也在当地流传,现在我只展示自己的手艺,兆明文化负责账号运营。我们优势互补,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弘扬古老的木雕工艺。” 黄润东说:“现在是一个良性循环,视频越火,我创作的热情就越高,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门老手艺。”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这些老手艺走红,让老手艺人成为网红。 李年根凭借精湛的竹编技艺,成为昭明文化的“流量明星”。 在抖音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老李”账号拥有433万粉丝,各种竹编作品受到网友追捧。

李年根8岁学习竹编,13岁当独立教师,1954年掌握竹编技艺。从日常家用竹器到竹编工艺品,老李一直在探索、创新。 十二生肖竹塔、竹篮、竹袋、竹人像画等作品多次作为新余市、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出。 他告诉记者,几十年来,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好技艺被忽视、流失。 如今借助互联网的新平台,竹编这一古老工艺又开始流行起来。 “我的梦想也在一步步实现。” 老李笑着说道。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竹工艺品

“文化公司+工匠”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推广

试水的成功,让胡文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通过项目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采取“文化公司+工匠”的方式,以非遗项目为单位。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和技艺进行专业包装和推广的同时,他们的作品也得到了市场和推广。 为此,公司引进了60名专业人才,涵盖项目策划、主播、摄影、剪辑、市场运营等方面。

在竹编非遗项目推广方面,公司与李年根等竹编大师签署了合作协议。 公司借了工匠的双手,工匠借了公司的平台,取长补短。 李念根2020年与兆明文化签约时,期限为三年,月薪3000元有保障,通过直播卖货后有佣金。

公司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平台开设了10个竹编非遗账号,打造了一批网红竹编工匠。 “项目化推广最终要实现产业发展,只有这样,老工艺才能长久保存。” 胡文民表示,目前,公司正筹建网红竹编生产基地,以“竹编老李”为首的竹编加工厂,吸引更多竹编工匠加盟,实现竹编传承技能,带动农民增收。

红竹编生产基地以“竹编老李”为首,建设竹编加工厂,吸引更多竹编工匠加盟,实现竹编技艺传承,增加农民收入。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木雕、剪纸、麻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广,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推进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广必须多元化。 今年,新余学院与新余京东云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新余学院人才培训孵化基地项目,兆铭文化承接该项目。 除了为学校师生提供直播平台指导、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和运营服务外,还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驻基地,传授老工艺制作技艺。 李年根微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讲课两次,但没想到自己老了还能登上大学舞台。

胡文民告诉记者,借助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今年景德镇建设了两个项目。 一是新余非物质文化遗产酒店,二是大学生陶瓷孵化基地。 目前,新余的竹编、木雕、麻绣等产品已进驻文旅酒店,并定期组织签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

大学生陶瓷孵化基地,签约陶瓷制作大师现场教学。 大学生除了学习陶瓷创作技能外,还学习短视频制作、电商直播等。目前,基地已吸引不少大学生入驻。

如今,新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走进”短视频,也正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作为项目化推广的重要举措之一,兆明文化每年都会组织工匠走出去,不仅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才华,也弘扬了新余非遗文化。 国内文博会、森林博览会、工艺创作者大会、抖音工匠项目启动会……都留下了新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足迹。

“经济利益+传承人”

保护传统技艺

胡文民一直有一个理念:没有经济价值就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没有意义的。 老手工艺要发光发热,必须体现工匠的经济价值。

参加2020年12月在杭州良渚举办的中国工匠大会后,胡文民更加坚信这一理念。 本届大会将以文化滋养与发展、企业赋能与合作、案例互鉴与联动等为重点,全面打造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全球文化商品超级平台。 会上,专家们详细阐述了老工艺创新传承中的“堵点”,特别是对非遗项目市场化发展的思考,给胡文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非遗传承的难点就在于非遗产品的市场转化。 李念根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精美的竹工艺品费时费力,往往价格高却无市场。 多年前,他动员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国学习竹编技艺。 然而,儿子说:“等竹编赚钱了我就回来。”却被儿子噎住了。 他的竹编视频走红后,不少年轻人对竹编工艺品产生了兴趣,但真正下定决心学习竹编的人并不多。

今年5月,29岁的马飚从上海辞职,来到新余拜师学习。 他告诉记者,在抖音上看到《竹编老李》后,立刻就被迷住了。 他家在四川南充农村,那里有丰富的毛竹资源,他从小就对竹编感兴趣。 “从长远来看,这种竹制工艺品是有市场的。”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李年根的徒弟马飚展示作品

胡文民表示,如果越来越多的“马彪”能够看到非遗技艺的潜在价值,并从市场中受益,就不怕没有传承人。

要突破非遗产品市场转化的“堵点”。 为此,兆明文化将电商直播、培养直播人才放在重要位置。 “一方面鼓励老手艺人进入电商直播间介绍、销售作品;另一方面多渠道培养专业带货主播。” 胡文民说。

见到木雕大师万秋生时,他正在手机屏幕前展示木雕、竹编作品,神情专注,语气平静。 他曾在湖南湘潭开了一家木雕制品店,生意并不好。 2019年签约兆明文化后,他一边创作木雕,一边学习直播卖货。 “我这个没有右臂的残疾人,现在通过木雕和直播,年收入近10万元,已经很不错了。”

“非遗技艺+短视频”让老手艺火出“圈”包装

万秋生的雕塑作品

目前,兆铭文化已培养了多名像万秋生这样的本土主播。 他们的加入,为新余的老工匠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

从去年开始,他们开始注重培养年轻直播人才。 公司依托新余大学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制定了电商直播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签约13名大学生。 景德镇还建设了陶瓷直播基地。

去年,兆明文化通过直播销售非遗产品超过10万件。 今年直播收入预计将达到2000万元。

胡文民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保护老工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