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技法1、圆雕:
圆雕一般称为立体雕刻,是艺术整体运用在雕刻上的表现。 它要求雕刻师从物体的六个面向各个方向进行雕刻。 观察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它要求雕刻师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各个方向进行雕刻。 它是石雕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技法。
圆雕一般先从正面构图开始,然后进行“开雕”雕刻。 同时,对工作的各个角度、各个方位进行统一、和谐的构思。 只有这样,圆形雕塑作品才能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视角”。
因此,圆形雕塑对石材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 从长、宽到厚,都要与实物有适当的比例,然后雕刻师按照比例“留白”。 “冲裁”是圆雕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尤其是大型圆雕,需要先在粘土上“留白”,“泥稿”修改并保存后,再正式放置在石头上。 “休息”。 “下料”的目的是保证雕刻的各个部位都能满足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雕的题材不断拓展,石雕技法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镂空雕刻和链雕。 在表现内容上,也从独立的个体发展到人物、动物、风景相结合的大型群雕,使得圆雕在技法和作品上更加丰富和完整。 同一件圆雕往往是圆雕、透雕、链雕等多种技法的组合。
石雕技法二、浮雕与透雕
浮雕是一种在石头上雕刻物体,使物体看起来凸起的雕刻技术。 它与圆雕最大的区别在于,浮雕仅从正面位置展现物体的“半立体感”,背面位置要么粘贴在石头上,要么简单地根据石头雕刻而成层。 要提升物像,自然要铲除非物像部分。 如果非图像部分的深度较浅,则凸起的物体图像也会较浅。 这种雕塑称为浅浮雕,反之亦然。 用于高浮雕。 高浮雕更接近圆形雕塑。
浮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雕刻技法。 陕西西安唐太宗昭陵石门楣浮雕、六骏浮雕等。
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以寿山石砚台的四尊雕刻和印章的方柱四面为代表。 虽然由于材质的原因,在体积上与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但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对寿山石的影响很大。 薄意镂空雕刻是参考中国古代寺庙、宫殿、楼阁、小桥、村舍等装饰雕刻,以及摩崖石刻、砖雕、木雕等技法而发展起来的。
浮雕材料的选择非常注重石材色彩的清晰和石材表面的宽阔和光滑。 因此,最好选择色层较薄的石材,用外层石色雕刻景物,用内层石色为基底,形成自然的配色。 对于两层颜色的,可以用上层石色进行雕刻,下层作为基底,或者在基底上使用朴素的寓意,就像浮雕和墙上的画相得益彰一样。 色阶有多层,可以用来雕刻高浮雕作品,这样艺术效果会更加理想。
浮雕作品中,图像突出的部分被保留,背面部分或全部镂空,称为透雕。 镂空、镂空、链雕的异同在于,三者都是高产、穿透力强,但镂空的背面多以屏风的形式表现,可分为单面镂空和双面镂空。 单面镂空仅雕刻正面,而双面镂空则雕刻正面和背面图像。 无论单面还是双面镂空,都与镂空、链雕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镂空、链雕是360度全方位雕刻,而不是正反两面。 因此,透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石雕技法三、薄意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术语,也是寿山石雕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因其浅刻如画,又称“刀画”。 薄义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生出来的。 它比浅浮雕“浅”。 因雕层薄如画,故称“薄意”。 博邑雕刻以“讲究典雅、做工精细、贴近画理”而著称。 它集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一门独特的艺术。 正因为如此,优秀的伯益雕刻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尤其富有欣赏价值。 薄意不仅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而闻名,而且因其高超的雕刻技艺而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与其他雕刻技法相比,它不仅要求雕刻师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功力,而且要求他们在书法、篆刻、国画、诗词韵律等方面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造诣,崇高而深远。优雅的。 艺术境界。
寿山石薄艺能从民间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将中国画的绘画原理融入石中,将世间万象凝结于方寸之中,成为充满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靠的是艺术家永无休止的追求精神。 经过以林青青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薄易的作品已成为绘画和诗歌。 其艺术形式、风格特点和欣赏价值在寿山石雕艺术中自成一体。 该系统堪称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薄意浅如画,耗材极少,特别适合雕刻田黄石、芙蓉石等名贵原石。 田黄石素有“易如黄金三倍”之称,其价值相当于一文钱,所以雕刻时连石片都舍不得丢掉。
概括起来,伯益雕塑有几个特点。 一、选材要严格:多选择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荔枝果冻等,最好是带有皮革的。 第二飞技术更高:很多田黄石珍品大多出自寿山石雕大师之手。 三是相石要精:寿山石中的滑石、田黄、芙蓉石等都是珍贵稀有的石种,价值很高。 雕刻前必须仔细研究石材裂纹的方向、表面的用途、伤痕的处理。 故有“雕人眼不敢雕,察曲面有争毫厘之势”之说。 四是仔细清石:根据腹稿的设计,做筛选保留,完善雕刻。 五是画工精美:即用笔在石头上画草稿,要求画面精美。 六是轻勾勒:用尖刀代笔,将浅勾勒的线条定位在画笔的线条上。 七是检查稿件,打磨至完美:校对效果时,有皮的用水,无皮的用粉。
总而言之,在通灵石的加持下,再加上高超的技艺,薄意的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心胸开窍,鲜活隽永”的境界。
石雕技艺四、透雕、链雕
镂空雕和链雕是圆雕相对独立的雕刻技法,往往与圆雕或其他技法相结合,使雕刻作品更具表现力。
空心雕也叫镂空,即把石材上不表达形象的部分挖空,保留能表达形象的部分。 由于雕刻难度较大,石料的选择、作品的布局、刀具的配备、雕刻程序等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 雕刻的石料必须细腻纯净,尤其是镂空部分,不能有裂纹和高密度砂格,否则容易造成破损。 雕刻所用的工具,除了一般的雕刻刀外,还需要专用的长臂凿子、挑刀、铲刀、钩刀以及小锯等专用刀具。 由于采用雕刻内景的方法是为了克服操作困难,所以雕刻景物的设计要求最好是多面的、镂空的。 一般来说,穿透的方向越多,孔越密,就越容易雕刻,效果也越好。 雕刻的程序是“先外后内”,待外层景物及其他衬景的冲裁、凿刻工序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雕刻。
链雕是用一块石头镂空整条可移动的石链的雕刻方法。 这种方法起源于玉雕,但比玉雕难度更大,因为石头不像玉那么坚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链条断裂,石头受损。 。
链雕对石材的要求也很高,必须严格挑选和鉴定。 一般情况下,品质优良、性质坚韧、纯净、不合格的寿山石比较适合。 在相师的构思上,应该是非常仔细、细致的。 首先,安排好链条的位置,使链条巧妙地避免出现裂纹和砂格。 雕刻时,链子可以与其他景物一起冲裁,但不能急于穿孔、取出环。 必须等待作品打磨完毕后才能慢慢取下戒指。
去振铃是一项非常精细且极其困难的工作。 先用小钻孔,每个孔之间留一点距离,然后用特制的小链刀或针钻,仔细排序,将环一一取下,并用“可返修打样膏”将其固定,等待整个链节雕刻完毕后,将粘好的部分浸泡在温水中,慢慢脱落。
石雕技法五、微雕
微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小而精细的雕刻技艺。 中国微雕历史悠久。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微雕。 战国时期,印章小如小米,但印章有朱色和白色之分。 王树源的著名《核船故事》也是中国历史上微缩雕塑艺术的经典作品。
篆刻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明清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用铁笔在方寸印章上题书画画,抒发情趣,自娱自乐。 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也开始出现。 清初,杨选和刁宾都在寿山石刻的僻点上刻了小字。 “西门伯益派”雕刻大师林青青,也经常以极其工细的笔法,在雕刻作品的草石缝隙中雕刻人物。 我的名字和制作年月,后来有人在印章的方柱四面刻上极其精细的古诗词,作为侧记。
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应用,微雕艺术已成为一门独特的新艺术。 作品中刻的字越来越小,内容也越来越多。
微雕特别注重材料的选择。 石材的纹理必须绝对纯净,不能有半砂粒、半裂纹的余地,因为半个砂点可以刻10多个汉字。 其次,微雕用的刀也是特制的薄刀,一定要锋利、锋利。 第三,必须有特别纯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时只能进行“刻意刻画”。 第四,必须屏住呼吸,全神贯注,集中思想,一口气完成整个过程。 第五,刀动作要稳、准、狠。 只有这样,书法与刀法才能完美统一。
微雕艺术是“微中的艺术”,越精细,功夫越精,价值就越高。 微雕也是一门非常注重画面和构图的艺术,“意在精炼”。 微雕的雕刻家首先必须有深厚的书画功底。 虽然微雕太小,肉眼无法识别,但在放大镜下仍然非常精美,就像一幅大型书法杰作。
石雕技艺六、纽扣雕刻
刻钮专指在印章上部雕刻钮扣。 属于圆雕的范畴,具有丰富的立体效果。 与圆雕相比,它具有三个显着特点。 一是图像较小,受限于印章尺寸,一般小于10立方厘米; 二是只展示图像的顶部,不像圆形雕塑需要向各个方向展示; 另外,纽扣雕刻的内容多为动物。 尤其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如:螭、狮、龙、虎、辟邪、饕餮等。因此,纽扣雕刻也被称为“兽纽”。
纽扣雕刻的历史与印章有关,纽扣上就有印章。 据有关历史考证,最早的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 原来的印章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王公将相、达达达官贵人的专用物品。 最初的印章钮也非常简单朴素,只是在印章顶部钻了一个小孔,穿一个坚固的结以便携带,所以印章钮又被称为“印鼻子”。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根据使用者的职位和官衔的不同,在印章的材质和纽扣上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例如,秦朝的官玺中,除了用金、银、铜等原材料来区分官员的等级外,还对印钮的装饰进行了区分。 汉代皇帝用玉印虎钮,太子、烈侯、宰相、太尉、三公及左右将军用金印龟钮,两千石的官员用铜印钮。 ……从此以后,历代朝代,上至帝王下至各级官员,所用的印章纽扣多为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骆驼、鸟、蝎子、熊、蝙蝠和十。 十二生肖中的其他动物。
七种石雕技法、篆刻
篆刻的历史始于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推广使用小篆,篆书成为刻在印面上的内容,代代相传,成为独特的雕刻艺术。 由于古代篆刻多以金、银、铜、玉为材料,直到元代王冕创制花乳石雕,石篆刻的历史才翻开了第三页。
由于石篆刻与印章有着密切的关系,石篆刻的历史,形象地说,就是写在印面上的。 明代,文鹏首创书法刻于印侧。 清代丁敬等人以刀追古义。 此后,邓石如又将书法融入绘画,将刀法与笔法融为一体,改变了秦汉版画艺术的风格,史称“邓派”。 到了清末,赵之谦将当时出土的秦汉泉、奚的铭文吸收到印章中,独树一帜。 民国时期,吴昌硕在汉印和前人的基础上,融诗歌、书法、绘画、印刷于一炉。 后来,黄牧甫直奔秦汉,取法、诏书、锐利剑法。 湖南的齐白石、福州的陈子芬都是著名篆刻家。
篆刻艺术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代皇帝的玉玺、御宝都是用篆刻的。 对于著名书画家来说,篆刻更是视为瑰宝。 每本书或每幅画都必须加盖印章。 所谓诗、书、印、画缺一不可。
篆刻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 阳刻为白底朱文,笔画往往纤细流畅; 阴刻为朱熹白文,笔画粗犷雄健,充满原著碑文的神韵。 阳雕与阴雕成对使用,相得益彰,格外耐人寻味。
篆刻特别注重篆书。 篆书除“改篆”外,还有大篆、小篆等二十多种。 使用哪种篆书取决于印刷表面的布局。 一般情况下,最好是红白交替,效果极好。 所有篆刻师都应具有良好的篆书功底,熟悉书法规律。 寿山石篆刻作品往往不需要打磨,却生动自然。
石雕技法八、镶嵌
镶嵌,又称屏雕,属于小浮雕的范畴。 金玉首饰镶嵌作为装饰品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镶嵌与石雕的关系最早出现在清代初期。 20世纪70年代,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寿侃首创了将寿山石雕镶嵌在其他原生器物上的技艺。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颜色的寿山石片按照预先设计的画面分解,雕刻成浮雕,然后按照图纸镶嵌在漆屏、挂屏、桌屏或器物上。
寿山石镶嵌的制作工艺流程为设计、雕刻、粘贴三步。 设计包括“器械造型”和“雕刻屏风”两部分,必须统一协调,相得益彰。 草稿确定后,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并分别绘制分解图,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材质和颜色的石片。 选材时不仅要有整体构思、合理配料,还要注意天然石材色彩的对比,使画面更加耀眼、绚丽。
雕刻时,先将分解图贴在石片上,然后按图锯坯。 遇到与前景过渡时,需要留出适当的残石,使成品紧密相连。 马赛克的雕刻方法与高浮雕类似,只不过是分解式的,但场景的凸起边缘和侧面要稍微向内倾斜,使作品更具空间感和立体感。
雕刻好的分解浮雕石片经过光蜡处理后即可组合粘贴。 粘贴石雕的板面一般应略低于外框,底板的漆料应深色、深色。 版画的绘制多以人物故事、花鸟蔬菜、博古器物等为题材。 布局宜疏不宜密,穿插宜简单不宜复杂。 设计时,不仅要使风景易于分角雕刻,而且要达到完整的构图,符合绘画原理。
常用的粘合剂有面漆膏和树脂粘合剂。 面漆膏适用于大面积及不透明石材部位的粘接,树脂胶适用于白色或透明景物的粘接。 风景雕刻按照艺术品一一粘贴在器板上。 粘贴并检查后,应平放晾干。 如果是贴面漆的话,需要放在阴凉处,几天后就可以拿出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