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的雕塑,似乎也在记录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3月4日下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上海城市雕塑地图》图书分享会在M50创意园举行。 作者陶瓷玻璃艺术家涂娟怀着记录这座城市历史的使命感,花了8年时间采访了数十位雕塑艺术家和相关专家,收集整理资料,整理出这本书。
“我希望这是一张‘寻宝’地图,读者可以随身携带这本书,找到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更加关注和爱护城市雕塑,推动上海公共艺术的发展”事业”。 它将更加蓬勃、健康地发展。”屠娟说。
活动现场
8年来拜访了数十位艺术家
“城市中的雕塑存在于城市的空间中,与城市中的人息息相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涂娟一直很喜欢城市雕塑。 她本科时也想从事雕塑行业,并获得了出版社的《希望》。 当被要求出版《上海城市雕塑地图》时,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上海有数千件雕塑,选择一件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情。 涂娟广泛邀请了专家,经过多次会议才确定了最终的作品。 基于“城市地图”的定位,她根据地图走向和城市空间分布,选取了上海现有的雕塑作品。 在这份初步清单的基础上,涂娟走访了数十位雕塑艺术家和相关专家,广泛了解了这些雕塑项目的背景、创作过程和实施经验。 结合上海的城市发展历史,涂娟选择了两个时空雕塑项目。 具有文化标志意义的作品81件。
这些雕塑分布在五个城区,创作时间跨度超过 60 年。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组成了上海的城市雕塑链。
本书写作过程中的工作琐碎而混乱。 前三年,涂娟一直在实地走访、考察。 除了对艺术家的现场拜访、资料收集,还有无数的电话、微信、邮件联系。 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这期间一些老艺术家陆续去世,这让她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记录了上海各个时代留存下来的雕塑,并以此回溯它们与这座城市共同经历的岁月,描述它们与这座城市共同创造的城市文化。”涂娟说。
5大城市雕塑地图旅游指南
《上海城市雕塑图》
讲述著名城市雕塑背后的故事
《上海城市雕塑地图》将上海的城市雕塑介绍为五大领域。 黄浦区、静安区为第一区块,长宁区、徐汇区为第二区块,杨浦区、虹口区为第三区块,浦东新区为第四区块,松江区、青浦区为第五区块。 片。 每个街区的线条可以串联起来,让读者更容易通过“点图”来探索上海的城市雕塑。
在黄浦区和静安区,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与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陈毅市长雕像”是上海经典红色地标之一。 创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原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永好。
在这尊雕塑中,陈毅市长的形象稍微丰富一些。 他穿着中山装。 右臂上的外套在风中飘扬。 他目视前方,整体展现出运筹帷幄的气势。
这个形象是张永好团队经过多方考虑后设计的。 张永好最初设想用陈毅的形象,身材瘦小,穿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解放军军装,还设想过陈毅市长戴上军帽,但最终他觉得不当。 现在的演讲稿是经过大家讨论后一致从草稿中选出的。 “更符合公众心目中‘陈先生’的形象。” 谈到雕塑材料的选择,张永好认为,相比大理石、花岗岩、玻璃钢等,铸铜更好。 更适合英雄。
《陈毅市长画像》
位于南京西路、西藏中路绿地的“5月30日运动纪念碑”是雕塑艺术家余继勇和建筑师沉婷婷共同完成的作品。 当时,这座雕塑的设计是由汉字“五三十”变形而来。 其放射状结构突破了国内纪念碑雕塑的固有格局,在全国征集中脱颖而出。
“我们两个当时还年轻,没有太多规矩,做出来的都是比较高级的。” 沉婷婷也来到现场分享。 她笑称他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时,沉婷婷负责雕塑的整体布局。 通过一条轴线,主题建筑、圆形雕塑、浮雕配合,引导观众了解五三十运动的历史。
“5月30日运动纪念碑”
雕塑《城市意象》创作者、原上海世博园区滨江景观带雕塑项目总策划魏天宇分享了上海世博园区滨江景观带雕塑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世博公园。
当时,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开始植入人们心中,上海市民参与公共场所建设的热情非常高。 经过全球征集和专家筛选,以魏天宇为首的艺术研究中心成为5000米长的世博滨江景观带的总体规划单位。
上海世博会位于市中心,黄浦江畔。 “这次选址直接面临一个问题:城市该如何发展、面向未来?” 魏天宇团队所做的河滨景观雕塑设计,也试图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将后滩公园、博览公园、白莲泾三个公园对应的滨江景观带,划分为桃园行、海城景观、城市新景观三大区域。 他们聘请了来自意大利、美国、瑞士、以色列、德国和英国的专家。 来自中国、日本、中国等8个国家的24位艺术家负责雕塑创作。 其中,徐江在后滩地区创作的两幅直径近6米、长12米的“寒葵”作品前后拥抱,向前而深情,迎接远方的都市人。从城市的喧嚣中,寻找并追忆桃园的梦想。 让观众在仰视的同时感受到人与自然、自然与造化的深刻联系。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正在回答当今人类在城市中面临的问题:生存问题、生存问题以及灵魂如何安置的问题。”魏天宇说。
《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