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雕熊林恒云
林恒云,1930年出生,生肖马,家住福州东郊鼓山脚下的后浦村。 这是一栋由林家老宅改建而成的又大又宽敞的房子。 车子可以一直开到林恒云家门口。 2004年底我第一次采访他时,因为找不到家,善良的老人非常着急,赶紧派小女儿林凤梅骑着自行车一路来接他。 主人的谦虚和礼貌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林恒云师傅不仅坚持生活在乡村,而且还像一个地道的老农民一样善良。 我一直记得林恒云当年的样子:中等身材,微胖,留着南方长辈少见的光头——也就是北京人所说的“直发”。 他沉默寡言到了沉默寡言的地步。 老爷子不善说话,说话时都是带着福州口音的普通话。 说实话,就因为这句普通话的“红薯味”,我很喜欢这位中国寿山石圈的大牌人物。 因为他不忘初心,不会用官方口音,更不会表演。
如果要问林恒云为什么还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老人就会伸手摸摸他坚硬的“凹凸头”,木讷地说:我有感情。 他回忆说,年轻时,他在城里的一家雕刻厂工作。 当我下班方便的时候,我会用自行车运一块木头回来,花完所有的时间在家乡建造自己的小房子。 现在已扩建,建筑物也已修葺一新。 院子里就是现成的寿山石雕刻作坊。 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林凤英、林丽艳、林飞、林冬、林凤梅)都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寿山石雕的绝活。 尤其是三儿子林飞和四儿子林东,已经成长为技艺不逊于父亲的寿山石雕大师。
正当林恒云伸手摸他的头时,我惊讶地发现,他的手上全是伤痕累累,尤其是两个大拇指,几乎都断掉了! 老人说,那是因为他太专注于雕刻作品,一次又一次不小心被锤子击中。 由此可见寿山石雕刻的艰辛和艰辛。
林恒运小时候,一边在家乡耕田,一边跟叔叔学习雕塑。 由于叔父是著名雕塑家,林恒运学艺堪称“先得先得月”。 13岁时,林恒云在叔叔的一个朋友家里偶然看到一只雕刻的熊。 生动的身姿,独特的造型,让林恒云瞬间双眼放光。 堪比日复一日雕刻的毫无生气的熊。 泥菩萨就生动多了。 林恒云自幼喜爱熊,几乎痴迷,终生用寿山石雕刻熊。
应该说,福建寿山石雕行业早年,大部分产品都是重复生产和模仿,形状多年都不会改变。 多少能工巧匠一生都在雕刻弥勒、观音、罗汉,却再也雕刻不了别的东西了。 他们很少制作自己的雕塑。 有创新意识。 即使在今天的福州寿山石圈,很多雕刻师仍然陷入这样的境地,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永远无法成为石雕工匠,也很难成为石雕大师。
林恒云注定要成为大师。
1970年,林恒云从木雕转向寿山石雕后不久,他拒绝安于现状。 他不再满足于寿山石传统的创作题材,只有神仙、佛像、古代动物、花卉、水果和有限的鸟类。 他要走自己的路,用寿山石雕刻出一只象征着凶猛、勇敢、诚实、活力的熊,这是他从小就有的梦想! 如果你不想雕刻它,就不要雕刻它。 想雕刻就雕刻吧,熊类中最凶猛、最顽强的北极熊!
林恒云雕刻的北极熊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将北极熊短而粗的皮毛雕刻得栩栩如生——在他的刀斧雕刻下,浓密而坚硬的皮毛似乎真的很长。 北极熊也有同样的情况。 每个看过林衡云雕刻的北极熊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用手轻轻地抚摸那鲜艳的白色皮毛。
有时候,当林恒云将熊的身体和皮毛雕刻出大半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白色的寿山石里有灰黑色的杂质。 这实在是致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北极熊从头到脚全身都是白色的。 另一种颜色的散发。 该怎么办? 林恒云毫不犹豫地把已经雕刻好的那层熊毛全部敲掉,又把熊的身体敲掉一层,直到露出真正的白色石头。 然后他又把熊毛一根一根地雕刻出来——太可怕了。 这是一个艰苦的创作,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
正是在这样一丝不苟、一丝不苟的创作中,他的代表作之一——用蕴红石雕刻而成的《寒中霸王》从林横云手中诞生了:五只白色北极熊中,有两只大熊——显然是父亲和父亲。母亲。 带领三只幼崽在北极厚厚的冰层上捕猎鲑鱼; 还有两只栩栩如生的海豹,随时准备跳入冰冷的海水中逃跑。
还有一件名为《母爱》的作品,也是林恒云用蕴红石雕刻而成的。 图中是两只一大一小的北极熊,亲密地拥抱在一起。 小一点的很小,刚刚出生。 -业内人士了解,虽然熊体型很大,但它们产下的幼崽却极小,因此熊的成活率很低。
为了更好地观察熊的生活习性,林恒云经常在假期去动物园。 尤其是来北京出差时,他最喜欢去北京动物园熊馆。 一旦到达那里,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只是为了近距离观察熊。
1981年,雇主派林恒云到夏威夷学习考察。 当他参观海洋动物园时,看到了各种浅海和深海鱼类,深受启发。 他把自己非常有限的零用钱都攒起来,买了很多关于夏威夷海鱼的资料。 回到福州后,林恒云还有一个爱好——每天打开电视收看央视的《动物世界》节目,力争不错过任何一集。
1990年,林恒云用一块巨大的高山石,利用其上的各种自然色彩,雕刻出他的又一创新寿山石作品《海底世界》。 岩石上除了人们很少见到的各种深海鱼类外,还有我们熟悉的鱿鱼、水母、海星、珊瑚和贝类。 这部不朽之作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 荣获当年全国“百花奖”等一系列奖项。 默默无闻打拼的林恒云,再次赢得了盛誉。
大师就是这样诞生的。 他从不走他之前走过的路。 他只专注于探索脚下的道路。 这就是大师成为大师的原因。
1983年,林恒云荣获“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 1988年,在恢复选拔的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中,林恒云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 当时福建省寿山石雕界只有林恒云当选。
2、刻猪的冯九和
一走进凤九和大师的家,就看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题有已故著名篆刻大师周哲文先生陆游的一首诗:“花如文字,可以说明事物,但无法表达文字的石头,才是最令人愉悦的。” 赠品旁边是福建省政府于2003年9月颁发的纪念铜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九和艺术六十周年”。
凤九和,1928年出生,生肖属龙,今年87岁。 他个子不高,背影很大,眼神慈祥,尤其是他那又粗又长的眉毛。 谦虚安静的凤九河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他对石头却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
凤九河身为四代一家之主,依然保持着吃苦耐劳的本性。 这几年,除非生病了,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五点钟就开始工作。 就连春节也不例外。 就连除夕夜的年夜饭,全家人都已经坐在了一起,还要静静地等待还在干活的凤九河放下切肉刀,来到饭桌前。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 让冯九和大师高兴的是,他的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中,儿子冯启瑞和第四个孩子的孙子冯伟继承了他的衣钵,都从事寿山石雕艺术。 此外,1952年出生的儿子冯其瑞还荣获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称号; 其孙子冯伟,1975年出生,曾两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其中寿山石雕《杨梅》已被福州雕塑工艺品厂收藏。
站在凤九河的寿山石展示柜前,凤九河想起家中所有的宝物,心都碎了:“现在旗帜没有了,荔枝挂没有了,老虎没有了,山伯东也没有了。 ..”
由于已经绝迹,所以精美的寿山石价格昂贵。 2004年12月,在福州东郊五里亭冯九和大师的工作室里,我进行深度采访时,长一米、高半米的未完成的寿山石雕《花果篮》,已经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了。 孙子和徒弟们雕刻了色彩缤纷的荔枝、玉兰、菊花、梅花、枇杷、佛手。 当年光是购买这一方寿山石就需要六万至七万元。 因为大块的寿山石已经越来越少了,到了今天就更加稀少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大师的一些杰作,首先是凤九和用红红石创作的独特的《全家福》:一头母猪牵着二十只跳跃的小猪。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用“福寿双全”、“财源广进”、“年年有余”等吉祥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祝福他人。 肥猪象征着财富、知足、幸福,所以凤九河特别喜欢雕刻很多猪,以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也正因如此,他的象征吉祥、幸福、富足的寿山石“猪”窝才如此受欢迎。
凤九和大师的绝活是雕猪,但他的成名之作却是《花果多多》中的花果篮。
早年的寿山石雕作品总是围绕小印章、小雕刻技法展开,创作意图和理念始终局限于原石的形状。 凤九鹤这一代,已经不甘于走前人的老路了。
1971年,福州北峰寿山村开采出多块色彩鲜艳的高山石,这是往年所未见的。 这引起了凤九河的注意。 他想创作一件大型寿山石作品,于是购买了一块重达90多公斤的高山石,准备创作一个“花果篮”。 他买了各种水果水果进行比较,还买了两个竹制花篮,放在办公桌上仔细斟酌。 同时,他多次前往果园、公园参观花卉展览。 作品完成后,他所雕刻的荔枝,果壳上的刺很强,果实特别饱满; 他所雕刻的菊花一改前人一直雕刻的半花形状,将整朵菊花雕刻得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他还在花篮的提手上刻意地与鲜花和水果拉开距离,让鲜花和水果挂在花篮的边缘,让花篮更加“饱满”……
197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这幅作品《花团锦簇》轰动京城。 随后被送往日本展出,震惊日本艺术界。 《花果》很快登上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封面,并作为中央电视台专题栏目片头反复播出。
1979年,冯九和发现一块重达100多公斤的高山石头,想利用其自然色彩设计创作一幅更大的花鸟作品。 然而,就在我们敲打原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有人说好石、好色是最难得的,要尽量保持原石形状;有人说,好石、好色是最难得的,要尽量保持原石形状;有人说,好石、好色是最难得的,要尽量保持原石形状; 有人说:“不破,就受不了”。 如果不下大力气改造原石,就没有创新。 这让凤九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十多天他都无法绕着原石出手。 最后,在几位技术人员的建议下,我突然意识到,大型作品总是要注重雕塑感和空间感。 我们如何在不移除需要移除的石头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创作,大型石雕《欣欣向荣》横空出世,布局合理,错用巧妙,层次分明,感染力强。 金黄的枇杷、紫黑的葡萄、深红的荔枝、裂开的石榴、盛开的佛手柑——就连菊花上原本是失败石的黑色小石,也被巧妙地雕成了一只勤劳的蜜蜂。 ……凡是看过这件作品的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
《欣欣向荣》现陈列于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待大厅。
从此,冯九和大师掌握了掌握大型寿山石雕创作的精髓,成为福建省寿山石圈制作大型作品的第一人。
在福州东郊五里亭的作坊里,我们还看到了冯九和大师的其他代表作:用鸡窝石创作的《三友同居》、《歌鹤延寿》等。 作品中,一群人的头上都有些红了。 丹顶鹤已经快可以看到了; 用高山石打造的黑白牛“母爱”和用坑石打造的大小水牛“母爱”; 用山伯洞石创作的《佛手》; 用杜灵石创作的《鸟语花香》——这是凤九和步多用最高难度的技法之一完成的。 最令人惊叹的是鸟笼里直立的小鸟。 只需轻轻向笼内吹气即可看到石雕。 小鸟可以来回摆动,扇动翅膀!
谈起自己一生的创作经历,冯九和认为,所有寿山石几乎没有石质好坏之分。 大师可以变坏石为好石,创造杰作; 手不好,只能把好石变成坏石,做出不完整的雕刻。
3. 切鸡的陈景祥
俗话说“绝技出自大师”,千真万确。 另一位大师陈景祥雕刻的鸡至今仍是福建“第一鸡”。 漫画大师华君武对陈景祥雕刻的寿山石鸡情有独钟。
1955年,陈景祥用一块长75厘米、宽61厘米、高36厘米的高山石,采用镂空雕刻技法雕刻出《鸡》:竹鸡舍里有一只刚下蛋、正在咯咯叫的鸡。 母鸡的叫声吸引了四只色彩缤纷的大公鸡,它们挤在鸡舍外面和鸡舍上,热切地向笼子里张望。 周围是一群欢快的小鸡。 作品一经问世,立即赢得好评。
这是因为陈竞翔从小就贪玩好动。 他喜欢斗鸡,对鸡的习性非常了解。 上小学时,哥哥陈景贵师从著名雕塑家黄恒松,在家刻苦学习。 陈景祥从此沉迷其中,爱上了石雕艺术。 13岁时,因家境贫困,无钱交学费,陈景祥辍学在家跟随哥哥学习寿山石雕技艺。 他早期的石雕,喜爱雕刻鸡、鸭、鹅等农村常见的家禽,以及牛、马。
195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选送《鸡》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家代表大会上展出。 展览结束后,《鸡》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展出。 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均予以赞扬。 特别是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华君武参观后对陈氏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翔一脸钦佩地看着他。 华君武道:“这个鸡笼雕刻得很精美,笼顶公鸡的颜色也很漂亮:它的喙在地上啄食,尾巴翘起,这个姿势也很漂亮。”似乎在向笼子里的母鸡求爱,那边几只公鸡也在扑腾,似乎沉浸在爱情的激情中。我想把作品重新命名为《求爱鸡》,这样似乎更合适。”
于是,《鸡》更名为《鸡求交配》(现藏于福建省寿山石宝博物馆),陈景祥的名字一下子就传开了。 彼时,1927年出生的陈景祥已是耄耋之年。 他整天都在研究雕塑,却还没有找到合作伙伴。 《鸡找伴》出名后,立刻吸引了很多女孩子羡慕的目光,而陈竞翔却还不知道。 篆刻师周哲文充当媒人,将陈景祥介绍给厂里老木画师的女儿陈忠英做女友。 两人最终秦晋成婚,留下了一段在寿山石刻界流传至今的“鸡为媒”的爱情故事。
但陈竞翔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深入钻研镂空雕刻技艺。 因为在雕刻这幅名作之前,他并没有采用真正的镂空雕刻方法。 笼养母鸡的第一个镂空雕刻工作是把笼底切开,把母鸡放进去,然后把笼底关紧。 的。 虽然外人看不出破绽,但陈竞翔心里却始终不满意。 因此,他改进了镂空雕刻的刀具,后来雕刻《求鸡图》等“鸡系列”作品时,才是真正完美的镂空雕刻技艺。
陈景祥不仅擅长雕刻“鸡系列”作品,如《求婚鸡》、《养鸡场》等,还擅长雕刻企鹅。 1995年左右,陈景祥在他最喜欢的央视节目《动物世界》中看到了企鹅的介绍。 他记得寿山石雕中没有以企鹅为主题的作品,于是他赶紧找了一块黑白相间的寿山高山石,雕刻了两只企鹅。 由于企鹅可爱又迷人,很多人看到后都喜欢它。 随后陈景祥注意寻找适合雕刻企鹅的寿山石,找到后就雕刻成企鹅。
2004年,陈景祥作品《快乐企鹅》参加在福州举办的中国寿山石展览会。 2006年,中央电视台在拍摄《中国寿山石》时,也专门展示了这件企鹅作品。
如今,陈景祥的小女儿陈惠妍随父亲学习,已是著名的寿山石雕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