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摄影师王俊彦和妻子徐莉,拍摄山西13年

合着山西古建筑雕塑丛书之一

《山西古建筑雕塑·石雕卷》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王俊彦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古建筑雕塑·石雕卷》

中国古代建筑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但已经形成了以木构架为主、石材为辅助材料的建筑风格。 但由于其独特的性能,石材无法被其他材料替代。

山西各地众多的古建筑中,石雕艺术随处可见。 早期的石雕建筑有藏经楼、碑塔、崖墓门、石牌坊(唐代可查到史料记载,史称“绰微”)、须弥座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古代的发展木建筑、石雕构件因其防水、抗阻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古建筑的台基、塔基、柱基等裸露部位。 古建筑上的装饰石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材构件是装饰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其表现手法和内容也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石雕构件是通过凿、剔、削、削、磨、雕等手段完成的。 随着古代建筑雕塑的出现,台基、塔基、栏杆(钩栏)、柱头(柱)、台阶、石牌坊等石构件都被雕刻出来,以满足建筑业主对于建筑精神内涵的需求。建筑。 这就是石雕的出现。 基础。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石雕华盖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石刻经楼和须弥座

山西古建筑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石刻出现在崖墓墓门上时,石刻工艺和造型已趋于成熟。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东移,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掘修建了佛像、碑塔、窟龛、经堂等佛教造像和建筑。 雕塑中的宗教图案如雷纹、夔纹、卷草纹、水波纹等也广为流传,四神纹、凤凰纹、饕餮纹、莲花纹等随处可见。 可见,石雕从诞生之初,无论是装饰图案,还是各种雕像本身,都给自己注入了很多精神内涵。

魏晋南北朝是山西古建筑石刻的重要转折时期。 “它继承了秦汉、隋唐两代,并充当了两个高峰时期的纽带。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政治动荡、外来文化传入等现象。”催生了石雕技艺新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石雕已成为我国三大石雕阶段(汉、魏、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藏北魏石佛造像

唐宋以后,石雕在古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强、最强大、高度文明的时代。 唐代石狮的雕刻艺术趋于强调神与形的结合,去掉了神奇的装饰,寓意着石狮全盛时期的精神气质。 这一时期的石狮多呈蹲伏姿势,体态庞大,造型饱满,眼睛圆睁,嘴巴咆哮。 整体造型昂首挺胸,前肢挺直,后腿蜷缩。 艺术技巧精湛、精巧,象征唐代。 盛世精神气息。 莲花图案仍是这一时期柱基石上最常见的图案。 例如,建于唐大中十一年的五台山佛光寺,寺前檐石柱下铺有莲花图案的莲花柱基石,莲花图案关注变化。 ,尤为引人注目。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晋城青莲寺唐代石刻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东殿石柱底座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太原纯阳宫收藏的部分唐代石刻碑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 榆社县登峪唐代石塔彩绘佛像

宋代《建筑法》的出现,确立了建筑石材构件的争论和共识。 例如,柱基石的制作有四种形式:一是素柱基:没有任何装饰的扁平方石; 二是盖柱基础。 盆柱基:方石上刻有凸出的覆盆子形柱基石; 三是铺地莲花座:方石上刻有覆盆子,莲瓣朝下; 四、翻转莲花柱座:在方石上先雕出地面上的莲花,然后在上面加一层仰莲花。 现存宋代建筑晋祠圣母殿,殿内建筑构件的柱子、基石大部分裸露,装饰简单。 为素盆式,由底板、盆唇、盆体三部分组成。

宋元以后,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明代官邸和民居的装饰石雕得到了发展。 台基、塔基、柱头、台阶、牌楼等石雕构件得到广泛应用。 社会需求促进了石雕技艺的发展。 明代已广泛使用。

清朝颁布了《工部工程实践条例》,对门狮的设置做出了规定。 一级官门狮子有十三颗毛球,根据官职逐渐减少。 门狮子脖子上挂着铃铛和绶带。 清乾隆以后,又在底座上增设了一座“锦座”。 雕刻看起来就像一块缎子锦缎平放在座面上,从四个角垂下来。 七品以下的官职,不得有石狮子。 随着清代商业的发展,晋商的迅速崛起,使建造山西民居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西商人住宅。 古民居建筑有石牌坊、石门墩、石影壁、石门窗等。 、石阶、石梁石柱更加精致细致。

由于历史的积淀、西方思潮的冲击以及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战争创伤,民国时期的山西古建筑石刻留下了最后的古建筑石刻痕迹。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五台山龙泉寺、南山寺的石雕牌楼和石雕装饰构件群。 其结构精美,雕刻精美,堪称国宝。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龙泉寺普济僧塔须弥座瑞兽石刻

牌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开放式建筑。 它是皇帝歌颂和“忠、孝、节、义”道德教育的载体。 金其震先生表示,牌坊“不仅具有鲜明的外观、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多种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此,几千年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牌坊都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常家庄园的“圣旨”牌坊位于庄园主干道明清街西侧中央。 是清朝嘉庆年间所赐。 牌坊的主要材料是当地的细砂岩,分块雕刻、拼装而成。 因龙凤牌上刻有“圣旨”二字,故称“圣旨”牌坊。 牌坊为仿木结构,斗拱从屋檐伸出,吊挂部分采用镂空工艺,使整个牌坊显得精致、轻盈。 牌坊顶部仿重檐山顶结构设计。 屋脊两端刻有猫头鹰吻痕。 屋脊饰牡丹卷草纹。 额头上刻有“齐庄中正”四个大字。 石雕为镂空雕刻,内雕鼎、瓶、四艺。 牌坊的柱石呈花瓶状。 雕刻手法介于隐藏地面和降低地面高度之间。 纹饰没有大的波动,纹饰手法也比较细腻。

原平市杨屋村的朱家牌坊,是清末燕绥军路盐运部使五方筹为其母朱氏被皇帝封为贵人所建。 牌坊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 其四柱三层,重檐歇山顶。 总高10.54米,宽15米,正面比例为三比二。 坊基高0.96米,为束腰须弥座,上有栏杆,有一圈柱子。 栅栏的底部雕刻着人物和故事的图案。 正前方是四级武者,分布均匀,高达须弥座,栩栩如生。 牌坊宽三间,明间较宽,两间较窄。 额头方下四根柱子为方形霸王柱,周围有四根精雕细琢的夹紧杆。 上盖将夹紧杆与霸王柱连为一体。 霸王柱的前后各有四根柱子。 上端插入霸王柱,下端立于须弥座上。 明室两根霸王柱上连着两条雕龙戏珠鸟,额方置顶。 柱子上浮雕有人物、故事、花鸟走兽等图案,两根霸王柱之间雕刻着红凤和日出。 匾形马拉板上分别写有“柏船志”、“竹柏香”字样,额上浮雕人物、花卉等图案。 牌坊檐下立一块匾额,上书“圣旨”四字。 两块匾额上分别写有“一帆”和“徽音”四个字。 上下檐下雕有二十四孝图、人物及花卉等吉祥图案。 广场前有两对石狮子和旗杆。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原平市朱牌坊石雕照壁寿星局部

位于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的汉白玉牌坊,四柱三门,角部突出,斗拱重叠。 设计巧妙,造型生动,既真实又虚幻。 整个牌坊上有祥云等西方净土的雕刻,还有古道西风瘦马等修道艰辛的解说。 牌坊证书上的“微风翻书”、“一柱香烧”的写意草图更是脍炙人口。 这座牌坊极其精美,雕刻精细,工艺精湛。 是山西古建筑雕刻技艺的集大成者。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龙泉寺汉白玉牌楼

石雕所用材料种类繁多,较常用的有青石、碎石、花岗岩等。根据宋代《琢法石》石料构成卷,其技法可概括为四种:

这是一种高浮雕手法,多用在很多柱座和门砧石上,如柱座上的石狮或栏杆末端鼓石周围的人物、走兽、花卉等。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浪漫自由,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公式。

隐藏在地面上,有人称之为浅浮雕。 多见于柱基的底座和踏脚石的前部。 这种技术用于条状装饰件或小面积的丝带装饰。 图案布局规则,由于均匀地布满画面,显得装饰性很强。

压平技法与压平技法的区别在于它的纹理和图案雕刻表面都是平坦的。 两人的身高差非常小。 与汉代石雕的雕刻手法相似,多见于八角檐、柱座上。 和门楣。

有人将苏平解读为影线雕。 使用这种技术的石雕效果就像在平坦的石材表面上绘制出线条图案。 常见于柱基、石碑、门砧石上。

这四种雕刻技法根据材质运用到一件完整的作品中,多种方法并用。 因此,最常见的雕刻都是这四种技术的结合。 此外,还有一种石雕技法,就是透雕,又称圆雕或立体雕。 多见于建筑物外的石狮、石兽、栏杆柱头(柱)上。

山西民居的石雕构件比寺庙稍晚。 主要出现在明清以后的民居中。 多为柱座、门砧石。 有些房屋的楼梯外墙、平台底座和台阶上也有雕刻,如平遥。 灵石雷鲁台宅和王家大院的阁楼台阶、栏杆和柱子。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灵石王家庭院石柱鱼跃龙门

无论是寺庙还是住宅,无论是门楼、正殿还是厢房,裸露的柱子都是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 其中以正堂、玄关用的最为华丽。

从实用角度来看,柱基石起到防潮、防腐、承重的作用。 太原晋祠圣母殿重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 圣母堂每根柱子下面都有柱基。 除背面的两座山和十根檐柱嵌入墙内看不见,以及前檐和二房的四根柱子不接触地面外,其余周围的廊柱和两前檐、角柱、前槽柱(共34柱)的基石全部裸露。 青石雕成,素面,覆盆,由底板、盆唇、盆三部分组成。

又如王家大院的建筑,柱基石既实用又装饰。 现存完整的柱基石有鼓形、瓶形、瓜形、六面锤形等,混合雕刻佛教八宝(法轮、法螺、白盖、莲花、盘龙) 、宝瓶、宝伞、宝藏)。 鱼)、道教八宝(渔鼓、玉笛、宝剑、葫芦、花篮、紫板、芭蕉扇、莲花)、民间八宝(宝珠、古钱、玉盘、犀牛角、珊瑚、灵芝、银子)元宝方胜)以及奏乐棋书画、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形象生动,变化多样,十分精致。

雕刻于雍正年间,丁村民居柱座底座高65厘米,壮士高度仅10厘米。 传统的咧嘴笑的强人造型,一改休闲普通人的造型,盘腿或抽烟,悠闲自得。 就像一群闲坐在乡村屋檐下的老人,轻松地表达了壮士雕像的浪漫,展现了主人和工匠乐观的生活态度。 与常见的怒目而视、肚子胀的强者相比,实在是难得。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襄汾县丁村民居石雕柱基

▲襄汾县丁村民居部分石柱基础(须弥座大力神)

门枕石 门枕石又称门墩石,位于建筑物门的两侧。 其作用是固定门框和支撑门的转轴。 它是古建筑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现存最早的实例,元代高平城季氏宅邸的门枕石不仅雕刻精美,而且有民居建筑的年代。 这在其他民居的门枕石上是很少见的。 确定建筑物建造年代的证据。

门枕石一般高于地面,分内、外两部分。 内部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外部是关键的装饰部分,多呈方形。 这种门枕石雕一般都是线雕,即素面。 他们通常雕刻鹿回头、独角兽、刘海玩金蟾,或花朵等图案。 还有更复杂的门枕石和石鼓石的组合,即把门枕石凸出门外的部分加工成鼓形,以增加装饰效果,或雕刻成狮子形,不既象征着威武有力,又代表着“万事如意”的吉祥寓意。狮子击鼓,狮子多为公狮在左,母狮在右。公狮踩绣球,母狮踩绣球。踩着幼狮,鼓石立在门前作为门枕,代表欢迎客人,也有拥抱的意思。鼓石上雕刻着狮子,有双这种专门用来支撑门框的石构件,几乎都是一开门就安装的,但正门、次门、正房的雕刻最好。

栏杆是建筑物台阶周围的结构。 早期的栏杆主要是为了安全和防护,后来演变为以装饰为主,多为石材制成。 结构分为栏杆、柱子、扶手三部分。 栏杆的装饰主要集中在栏杆和柱子上,装饰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宫殿建筑,如五台山南山寺、平顺龙门寺、晋祠玉马飞梁等。

虽然栏杆在民居建筑中并不多见,但在山西晋商大院中,如平遥日升昌、灵石王家大院等,仍能看到一些雕刻精美的石栏杆。 栏杆上的雕刻和装饰内容非常丰富,有佛教、道教、儒家思想。 它们包括宗教故事、历史故事、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戏剧人物、传统吉祥动物、植物等,题材十分广泛。 雕刻技法包括浅浮雕、高浮雕、甚至透雕等。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元代高平城季氏宅邸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明确年代的民居。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平顺龙门寺五朝碑须弥座石刻

踏脚石位于正门、次门和天井。 由于大多数建筑物的基座高于地面,进入大厅时均设置踏脚石。 踏脚石的雕刻经常出现在组件的正面。 比如,丁村就有“马骑猴戳蜂窝”的踏脚石雕刻,象征着立马成为侯爵的愿望。

墙基、角石 这是建在砖墙脚下的一条石块。 最少的是三层,最多的是五层。 有的还在拐角处每层砖加一块角石。

嵌石是指镶嵌在建筑物上的石雕构件,如对联、字画、匾额等,在清代民居中较为常见。 路口房屋墙壁上常见“泰山石敢当”镶嵌石块。

石料成分内容相当复杂,尤其是清代吉祥图案更为盛行。 后期,建筑石构件的装饰上出现了花鸟、走兽、山水画。 俗话说“有图必有心,有心必有吉祥”。 有的有吉祥寓意,有的祈福招财,有的表达趣味,有的寓教于乐。 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吉祥类别有三阳开泰、鲤鱼跳龙门、凤戏牡丹、蝴蝶牡丹、富贵牡丹、狮子负太极、桂桂、福寿、莲花、牡丹、狮雀、丹凤朝阳等。

祈福种类有福禄名号、吉祥平安、五福长寿、连胜三元、麒麟送子、鹿精相思、平安富贵、一百个石榴开花。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民居石雕柱基

裹巾鹭(禄)抵达和(和)堂

雅类有喜鹊攀梅、梅花、兰花、竹菊、风竹、博古、海马、流云、奔马、音乐、棋牌、书画等。

游乐类别有狮子戏彩球、牛戏荷、立鼎千街等。

装饰图案有草龙纹、兽面纹、无尽财神、缠绕莲花、缠绕牡丹、缠绕爬山虎、云纹、连背字、钱套钱、连梅花、菱形、方形、竹结等。

山西古建筑石刻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依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而存在,并随着建筑物的发展和变化而发展。 从山西龙山石窟燃烧的灯塔、佛塔,到寺庙殿堂的角石,无论是石牌坊还是石雕檐钩、滴水神像,还有各种建筑群中的石雕屏风、栏杆,山西古建筑石雕艺术巧妙地将石构件的材质、造型和结构内容结合起来,使整个石构件舒适协调,达到装饰与建筑美的统一,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融为一体。当时的社会。 。

山西古建筑石刻所表达的内容,因其恰当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民间的审美情趣而代代相传。

山西古建筑雕刻·石雕卷(五台山佛光寺)

▲长治沁县南泥水石塔上的飞天雕像

文|徐立图|王俊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