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摆正“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

广播的主要局限性

编辑

“传统”与“现代”的差距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当今各个艺术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陶瓷也不例外。 然而,在关于陶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诸多讨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被低估了,那就是陶器的功能。 它不仅关系到陶瓷的功能和价值,而且关系到陶瓷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作用以及陶瓷艺术家的社会定位。 只有纠正“什么是现代陶瓷艺术?”这个问题。 而不仅仅是“现代陶瓷艺术是什么样子?”,我认为陶瓷艺术可以真正从“传统”走向“现代”。

中国传统陶艺依附于陶器,“实用、尽可能美观”长期制约着当代中国陶艺的发展。 在这种观念下,陶器只能属于工艺品,其功能只是实用和观赏。 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华更多地受到“制器”的限制,只能在追求设计和形式美的领域中探索。 陶瓷艺术家也更接近工匠,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拓展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摆脱了“制器”的束缚,让陶艺家得以探索美学和价值批判的境界。 他不仅能在自己的原创设计领域继续有所作为,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家本质,对现实做出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雕塑、装置等多个艺术领域。 它丰富了自身并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辅相成,从而丰富了视觉艺术的殿堂。

因此,传统陶艺无论如何发展,都受到“器”的束缚。 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在认识上首先要实现的是功能理论的转移,从而摆脱对“器皿”和固定造型的依赖,真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种差距可以通过观念转变来解决,它的存在也是当代陶瓷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

传播和接受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现代艺术流派如风暴般进入中国。 尽管当时的中国人不懂得欣赏他们,甚至有的人对他们感到厌恶,但他们客观地认识到他们存在的合理性,并在观念上向他们靠拢。 现代陶艺未能跟上这一潮流,从传播的角度看似乎错过了黄金时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现代陶瓷只在某些瓷区和城市有较好的基础,比如景德镇、广州、上海等地。 但从表面上看,它的群众基础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大批人。 陶艺欣赏群体范围广泛,不利于现代陶艺的发展。 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行业的不景气,即使在很多有着深厚传统的瓷区,公众对陶瓷的兴趣也在减弱。 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

另一方面,媒体、报纸对现代陶瓷的介绍是零星的,无法规模化,更不用说陶瓷专业出版物了。 一些陶艺工作室担负着传播任务,但其作用并未得到重视。 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国家陶艺艺术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调动人民的力量。 只有涨潮时,船才能升起。

从受赠者的角度来看,中国人虽然不缺乏对陶瓷的感情,但无法谈论对现代陶瓷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瓷的看法仍然是传统观念。 再加上沟通不畅,自然很难调动观众的口味。

但我们也要看到,现代陶瓷与现代艺术运动有着精神上的联系。 人们接受现代艺术只是时间问题。

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已经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陶瓷艺术家夏德武说:“广州美术学院的一群人请来了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评论家来评论现代陶瓷艺术,他能用现代艺术观念、现代哲学来评论现代陶瓷。”艺术。但我认为这与事实相去甚远。还不够。” 他指出,现代陶瓷艺术批评家之所以难以形成,是因为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不发达。 他认为理论家非常需要。 笔者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发现一本名为《现代陶瓷》的书。 事实上,书中的陶瓷只是“活人”制作的现代陶瓷。 可见现代陶瓷的理论相当缺乏,介绍现代陶瓷的书籍也很少,而且大多是非正式的。

看来,现代陶瓷实践与理论的脱节将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令人头疼的问题。 亟待培养理论人才。 为此,不少陶瓷艺术家提出在实践的同时做一些理论研究。 这可谓是无奈之举。

此外,现代陶瓷艺术在创作体系、销售体系、创作理念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庆幸的是,从当代陶瓷艺术家的话语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觉。 中国知识分子自上而下求索的独特志向和骄傲。

尽管现代中国陶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摆正“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

开发经验播报

编辑

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瓷,并形成了大规模的舆论。 当然,严格来说,中国现代陶瓷发展的起源,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最早的实践者有关。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20 世纪 80 年代初。 近20年来,朱大年、杨永山等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在现代陶瓷艺术的方向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陶瓷艺术家,如鲁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多、技法多。 日益多样化。 他们大多是大学教师或接受过高等教育传统陶瓷艺术的培训。 因此,中国陶瓷艺术从一开始就与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摆正“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

陶瓷艺术(7张)

然而,纯粹学院的发展在理念和传播上都极其有限,在学术层面上也很狭窄。 20世纪90年代,先有1991年的“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1995年的“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1998年5月,罗小平等人策划在宜兴举办了规模更大、学术性更强的研讨会。 。 同年秋季深入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以及刘铮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双年展”也与观众见面。 1999年初,左正耀在广州美术馆策划的“超越粘土——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展览预示着中国陶瓷艺术的崛起,其规模、范围和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扩大。

然而,现代陶瓷作为新生事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更大意义上、更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国陶瓷的现状,更值得我们讨论。 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供读者欣赏。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