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太原文化和旅游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太原文化和旅游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文化和旅游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两个树立”的决定性意义,就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日夜,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

过去的十年,是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十年,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十年,也是继往开来、屡创未来的十年。 十年来,太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业突飞猛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文化和旅游工作保持安全稳定发展态势。 生活、工作、旅行的标签更加鲜明。

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组织创作了《上马街》、《于成龙》、《栖凤街》、《迎新街》、《关公》、《高君玉与石评梅》等十余部大型晋剧及晋剧电影, 《庄周》《于成龙》、35集太原历史文化系列动画片《名城太原》、电视剧《北魏凤阳》、《晋文公》、《我城少年》、儿童剧《疯狂布鲁斯》、歌舞剧《改变世界》、舞蹈《家书》等作品。 整理、修复、移植、改编《清风阁》、《大脚皇后》、《审御案》、《粗子渡》等20余部传统剧目。 《傅山进北京》荣获第八届国剧“原创剧之巅奖”、“表演奖”等九项大奖,实现“大满贯”。 《上马街》、《栖凤街》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迈上新台阶。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28项增加到676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66项、市级159项、县级433项)。 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项目全部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现了“不留死角、分类保护”的目标。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由55人增加到601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1人,省级传承人60人,市级传承人196人,县级传承人334人)。 现有6个中心、25个学习基地,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示和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全市有市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美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10个,分馆138个,县级图书馆10个,分馆148个,县级美术馆2个。 有乡镇综合文化站46个、街道综合文化站5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74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49个,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市图书馆坚持“空间全开放、全天候时间、功能智能化、文献多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馆藏总量增长77%,年借阅卷数增长8.4倍,年借阅文献数量增长8.9倍,年借阅文献数量增长8.4倍,年借阅文献数量增长8.9倍,注册读者增长2.3倍,开设全国首家市级马克思学习室和时代新人主题体验馆。 建成城市自习室15个,在地铁站、汽车站等地设置自助借还书机8台,全市9个县区图书馆和426个乡镇分馆实现了统一借还书。文献分类整理、数字文献共建共享、一卡共用服务、文献借还。 馆外服务网点增至41个,有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迎泽区新南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被中宣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授予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旅游、广电总局联合,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村)综合体性文化服务中心。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重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冠疫情防控以及传统节日民俗节日和特色文化资源,坚持每年举办春节元宵节、广场文化活动、锣鼓比赛、民歌邀请赛、全民读书系列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音乐、摄影、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等几十个门类。 、二等奖等荣誉,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太原美术馆成功举办“星云大师一笔书法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太原巡展、新态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展览开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览”等350余场线下展览线上文化活动179场,吸引观众超过600万人次。

——文化交流活动形式多样。 组织和参加中国艺术节等14项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承办全国图书馆行业“第十三届全国读书年会”等7次全国学术交流培训会,组织赴美国考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希腊、意大利、德国、哈萨克斯坦、埃及等20个国家举办非遗演出和文化交流演出,接待俄罗斯友好城市萨拉托夫代表团等8个国外文化交流团来访成功举办“相约@《外国艺术家在中国》”等国际国内艺术交流展。

2、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行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确定一环线(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和一带(汾河景观休闲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着力打造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四大旅游板块、太原府城,积极培育“锦绣太原”旅游品牌体系,全力打造“古都晋阳”晋阳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千年府城”府城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生态太原”旅游品牌、西山”西山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诗意汾河”汾河文化旅游品牌、“红色太原”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太原制造”工业文化旅游品牌、“田园并州”乡村田园旅游品牌等八大旅游品牌、“酷太原”休闲养生旅游品牌。 发展态势优化、效益向好,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从2012年的2977.69万人次增加到疫情前的9652.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355.6亿元增加到1171.83亿元。 游客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太原过夜住宿人数逐渐增多,两日游、三日游占比持续增加。 宝华国旅、红马国旅、太平洋国旅首次进入全国旅行社百强行列。 我市百强旅行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要素市场日趋完善。 坚持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建设,积极推进晋源、清徐、阳曲国家旅游示范区建设,认真开展国家和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9个村入选我省首批100个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单位入选“黄河之家”、“太行之家”,全省工农业旅游点数量城市由30个增至54个。全力推进晋祠天龙山5A级创建,加快2A、3A、4A级景区创建升级。 全市A级旅游景区由15个增加到30个,太原旅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线路产品丰富多样。 认真分析市场产品结构和游客消费心理,积极开发太原周边优质旅游产品,推动景区公交线路开通,增加全省旅游直通车开行密度,发展高质量旅游并支持周末景区专车、包车的开通,初步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产品类型多样、消费方式灵活的旅游产品集群。 立足服务自驾、房车游客,积极推动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自驾房车营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全面提升太原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交流合作成效显着。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带动作用,牵头建立泰新、泰金、晋中城市群、汾河流域文化旅游联盟合作机制,积极融入国家区域整体格局,加强区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向社会公开征集太原旅游形象标志,科学确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太原旅游资源禀赋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确定“唐风金韵·锦绣太原”为太原旅游品牌图像。 坚持讲好“太原故事”,按照“分区域、分层次、分对象”的原则,根据不同媒体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系列化宣传推广受众和覆盖范围。 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带着书去旅行》《太原游古》特辑,与太原广播电视台联合播出《文学游太原》《游精彩太原城》等大型栏目,持续推迎游客通过三大运营商短信,出版《游太原》系列图书,设计、制作、发放《中国世博文化旅游手册》、《手绘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和宣传资料8万余份”。 整合各类文旅资源,设计推出“冬季游太原·欢乐过年”、“地铁游太原·读历史”等3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 第一次旅行超过一天。 成功举办“锦绣太原文化旅游季”、“锦绣太原人气爆棚”、“爱上太原的N个理由”Vlog大赛、“诗意汾河”、“100位网红带你游太原”等主题宣传活动以及其他主题促销活动。 总曝光量超过44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4亿次。 创建“二为一”公众号,市文化和旅游局新媒体在人民日报发布的“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政务新媒体传播影响力20强”中排名第13位,太原入选“全国十大美女城市”、“中国避暑度假城市”之一,太原“网红”属性不断增强,“锦绣太原”吸引力不断增强。

三、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协调发展。 2019年2月,按照机构改革统一要求,撤销原太原市文化局、太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合并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接管原市旅游局工作。文化(广电局)​​和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职能,分管全市文化艺术、旅游发展、广播电视等。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终于走到了一起,提供了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文化旅游持续深入惠民。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惠民”的原则,依托基层文化站(站)和基层文艺骨干,精心编排短剧、小品、歌曲等群众性文艺佳作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民间文艺节目,开展演出。 社区、学校、景区、厂矿、军营共举办“自由戏剧下乡”活动8926场,现场观众超过446万人次。 2020年以来,培训选拔农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队伍)428支,其中地方文化人才艺术家171名,农村文化带头人383名。 开展农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队)活动11176个,地方文化人才艺术家活动2317个,乡村文化领军人物活动5060个。 着力完善旅游“一卡通”功能,不断完善其系统设计。 扎实开展旅游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活动。 参与景区数量和受益人数稳步扩大。 收录景点数量已突破100个,累计销售额突破70万。 张先生为景区返还近4000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落实“美丽山西休闲旅游”重大举措,对特殊群体实行价格优惠、免门票,利用5.19中国旅游日、9.27世界旅游日等重大节日开展旅游惠民活动。 我们创新开展四省八市100个旅游景区“一卡游”等区域旅游惠民活动,在推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让更多群众受益。 与此同时,晋祠、梅波梅海探秘游、东湖醋园、太原动物园、碑林公园等景区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惠民活动,市民和游客的热情高涨。旅游游客持续增加。

——多种业态融合加速。 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资源整合、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了辰瀚数码、模范文创、垫脚石文创等一批知名品牌。 、十二楼文化、灌木文化。 建成规模特色文化标杆企业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基地7个。 太原市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投资超5000万元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经典戏剧演出”、“美读时光”惠民读书、两岸(融合)台湾)文化创意市场、文化旅游消费券、文化旅游商品展销会等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进一步释放了民众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钟楼街、古县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留香商圈在国庆消费十大热门商圈中排名第二。 包括太原方特在内的华强方特跻身国庆消费热门旅游景区之列。 TOP5中排名第一。 全国首个以晋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项目《梦幻晋阳》启动。 至今已演出超过430场,吸引超过40万名观众。 不断深化文化、教育、体育、科研、考古、探险、房车、露营、康养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文化+、旅游+成为资本新关注点,社会力量投资文化旅游的热情不断增强。

——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谢涛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入选国家级“四批”人才、中国第一批本土视听工程艺术家之一; 吴凌云、王晓东、孙国强入选山西省宣传系统“四批”人才; 谢涛、王晓东被选为山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名品工作室负责人; 段耀庆、李辰阳荣获中国儿童歌剧小梅花集“金花奖”; 王春梅荣获“朱金华奖·优秀男演员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艺术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6人增加到19人,高级职称教师由18人增加到2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4人。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占专任教师总数46人。 %,1名教师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教师被文化和旅游部表彰为“百名优秀戏曲专兼职教师”之一。 我们坚持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服务标准、文明旅游、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线下专题培训和线上“微课”。 连续多年荣获全省金牌导游大赛第一名、第二名。 导游张晓旭荣获第四届全国导游大赛冠军,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统筹推进。 坚守红线和底线,坚决落实“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发展”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文化旅游发展等工作召开十次线上线下会议,部署部署文化旅游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联合监督检查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收集文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信息,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管住底线,建立“太原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行业重点机构和重点群体账户”,确保疫情不在文化旅游行业蔓延。

——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牢固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坚持一方面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服务,另一方面注重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以市场准入服务创新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旅游合同,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将旅行社市场准入条件从17项减少到4项,审批时限从20项减少到20项。工作日缩短至5天,旅行社变更事宜、网点登记由1周精简至立即办理。 建立网吧电子监控管理系统,继续加大歌舞娱乐场所监管整顿力度,开展“清源”、“秋风”、“净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以及盗版和网络违法行为。 严格实施旅游投诉“源头管理”工程,旅游投诉解决率、回访率、游客满意率保持100%。 “旅游投诉便捷度”和“旅游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均为满分100分,位居全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第一名。 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监督管理,加强广告播出秩序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确保思想安全。 推动《太原市文化市场管理办法》《太原市旅游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修订,加强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准入、责任追究等方面法制建设,推进综合法制建设高标准实施文化市场领域执法改革,太原文化市场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紧盯文化旅游产业重点环节和领域,认真做好行业消防安全、旅行社租赁车辆安全、娱乐场所和演出活动安全等工作,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 每天派出检查组进行市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当地完成整改。 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保持安全稳定发展态势。

回顾刚刚过去的不平凡的十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原文化和旅游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勤勉敬业,以实际行动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答案。 展望未来的征程,我们依然充满激情。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奋勇前进,努力在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迎接第二届党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前十名胜利举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