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一座石雕文化博物馆。 泉州的石塔、石桥、石街、石屋、石雕、石雕留存作品甚多。 它们历史悠久,而且非常有特色。 都是石雕艺术珍品。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泉州的东部和西部。 佛塔、草庵寺、五里桥等旅游圣地的石雕艺术。 下面介绍龙山寺、崇武古城、蔡氏古民居等地的石刻艺术供大家欣赏。
泉州安海龙山寺
龙山寺古称普贤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寺”。 龙山寺因位于安海兴厝村北龙山麓,故名龙山寺。 是全南著名的千年古刹,被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龙山寺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静海侯施琅等人捐资重修的。 康熙五十七年扩建。 由于年代久远,它们经常被损坏,后来又得到了修复。 近年来,又进行了修缮、扩建。 按照闽南建筑朝向习俗,龙山寺坐北朝南。 寺庙整体由放生池、山门、钟鼓楼、前殿、祠堂、礼拜亭、厨房、禅室等组成。 各部分鳞次栉比,排列稀疏。 总面积4250平方米,整个寺庙寂静、雄伟、幽深、开阔,给人一种既神圣又超然的感觉。
龙山寺
龙山寺其实历史悠久。 相传,这里曾有一棵巨大的樟树,大地浓荫蔽日,夜间发出吉祥的光芒。 当时的人们对它十分崇敬。 东汉时期,一位高僧在一粒沙上看到这棵巨樟树,认为这是一棵奇特的神树,就请工匠将其雕刻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隋、越王皇太年间(公元618-619年)建庙祀奉。 后来又多次修建寺庙。 寺庙建筑多年来屡遭毁坏。 据史料记载,明齐三年(公元1623年),曾有过整修,但仍保留着清代按照明代一般结构图建造的建筑。
龙山寺的整体结构很有特色:放生池位于寺前,与寺同建; 山门两侧有高耸的花表(古代华表是不能随便建造的,可见闽南的开放); 庭院前,墙上镶嵌着一块大石碑。 ,刻有“龙山宝地”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周围的墙壁上雕刻着无数的浮雕,制作精美。 庭院左侧钟楼顶置一株檀香树,悬重千斤古钟。 横腰上镌刻楷书“天柱中范”四字。 历史上,龙山寺常被称为“天柱中梵”,被视为安海八景之一。 其实龙山寺不仅是安海的一个景点,在整个泉州地区也是非常有名的。
龙山寺
寺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 殿前立有两只石狮。 寺门上方悬挂着“慈云”四字鎏金匾额。 寺前檐石柱上有对联。 标题曰:“吾今身高六尺,开汉朝,备千手援闽”。 这副对联让人隐约感受到寺庙的年代。 寺庙屋顶正中雕刻着一颗火焰宝珠,两侧有一对青龙奔向宝珠。 汹涌的波涛和雨中两条龙抢珠的情景历历在目。 意思是用吉祥火来辟邪,祈求平安吉祥。 殿堂内供奉着四尊巨大的金刚泥塑,极为雄伟。 寺庙的前殿和后院两侧有长廊相连。 东廊供奉伽蓝爷,龛前有一副对联,上书“依法为家守安海,护庙守龙山”。
龙山寺
寺庙的大雄宝殿是龙山寺的中心。 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总高11.3米,面积493平方米。 朱红色飞檐的红墙,屋顶正中雕有一座五层宝塔。 一对瓷龙面向塔。 双龙护塔,寓意镇压邪恶、带来吉祥。 正殿三门并列,中门上悬挂“圆通殿”鎏金匾额。 庙前建有亭子,名曰天坛,内设香案,供善男信女上香。
龙柱
清代重修该寺时,在寺前设置了一对八角明雕的重色石龙柱。 他们面对面站着。 石龙弯下身子,向下盘旋,而它的头却向上飞扬。 看上去就像冲天的云彩,充满了能量,形象生动。 。 一对鳞甲相间的龙爪交相辉映,分别托出一面鼓一面鼓。 可以用细铁棒轻轻敲击鼓。 击鼓后,鼓声会发出清脆的声音,鼓声铿锵有力,优美动听。 龙山寺的龙柱堪称闽南独特石雕工艺的代表作。
寺庙正殿内的陈设尤为辉煌,高悬明代大书法家、彝族人张瑞图所书的“身手眼通”匾额。 殿堂正中龛内供奉木制千手千眼观音像。 整尊雕像高4.2米。 它头上戴着花冠。 顶冠中央有一尊坐佛,周围有许多头戴花冠的小佛头,层层叠叠。 千手观音呈帽形,圆脸,秀眉,垂耳,垂眼,端庄慈祥。 肩下,双手在胸前合拢,1008只手向两侧向上或向前举起,每只手握着各种物品。 整尊昂首阔步的雕像高两米多,雕刻精细,层次分明。 一千零八只手,姿势各异,毫无雷同,呈半圆形向两侧展开,如同金光四射,衬托着金色佛像,让本体更加光彩夺目。 观音像的雕刻之精美、造型之巧妙、寓意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千手观音
寺庙的后殿为大雄宝殿,为山地式重檐建筑。 殿内佛龛正中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身高十余丈。 龙山寺是一座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雄伟寺庙。
唐宋以来,安海龙山寺的香火跟随安平商人的脚步远播海外。 在东南亚、台湾等地尤为突出。 台湾有400多座安海龙山寺庙。 明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安海龙山寺昭山禅师在台湾鹿港建造了第一座龙山寺。 该寺仿照安海龙山寺的风格而建。 建筑材料从晋江运来,还专门聘请晋江著名石雕大师来台。 雕刻石狮一对。 正殿悬挂的张锐所书“通神手眼”匾额,是仿自安海龙山寺的。 该庙的建造历时30多年,为台湾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末清初,曾有三次大批人从晋江沿海移居台湾。 第一次是郑芝龙受明朝征召去台湾剿匪时。 他担任三省军将军,组织大批人马到台湾发展; 第二次是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并带领数十万军民移民台湾; 第三次是施琅统一祖国,带领数万军民。 到台湾。 移民们常常从龙山寺带来观世音菩萨像和香火,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渡过台湾海峡。 定居后,他们在当地修建了龙山寺。 约有40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和台北的龙山寺。 门角龙山寺。
龙山寺于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孟春首次传入台湾。 安海龙山寺昭山禅师将千手观音像带到鹿港龙山寺,这是台湾发起建造的。 鹿港龙山寺被誉为“台湾故宫”,占地6000平方米。 原建寺所用的石料、砖瓦均从晋江安平港运来。 同时聘请惠安、晋江的著名建筑师从都台进行雕刻。 石雕、砖雕、木雕、瓷雕、佛雕精美而典型。 闽南“皇宫式、红砖石”的建筑,与安海龙山寺风格相同。 清乾隆三年(1738年),鹿港龙山寺再次扩建。 安海龙山寺方丈按照“通神手眼”匾额原尺寸制作匾额赠送鹿港龙山寺,至今珍藏。
台湾鹿港龙山寺
俗称龙山寺有“三绝”。 “三绝”之首是千手千眼观音像。 此佛像高4.2米,宽2.5米。 头戴宝冠,宝冠上嵌有阿弥陀佛像。 周围有无数头戴花冠的小佛头,层层叠叠,呈帽子形状。 观音的肋骨和肩膀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孔雀。 共有1008只雕刻的手,每只手的手掌上都雕刻着一双慧眼。 手指、手掌分别是执法法器、简、钟、鼓……千姿百态,闪烁着金光,千年不朽。 是闽南古代木雕艺术的巅峰之作。
第二重要的是钟鼓楼。 位于寺庙左右两侧,为宫殿式结构。 屋顶四周饰有色彩鲜艳的鸟兽瓷饰,格外引人注目。 亭顶钟槽内悬有千斤铜钟。 这口古钟系在一棵直径只有十四厘米的檀香树上。 凌晨四点左右,僧侣们每次敲钟六次,每次十八次,共108次。 鼓楼与钟楼相对。 亭顶有鼓架,顶上有大鼓。 鼓身由千年樟树尾部镂空而成,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第三个特色是圆通殿前一对清道光年间八角透雕辉绿岩龙柱对峙。 两条龙绕着柱子俯冲而下,但它们的头却向上飞翔。 它们像河流一样强大,充满活力,栩栩如生。 是闽南石雕艺术的精美杰作,是全国古刹四大龙柱之一。
闽南古镇安海龙山寺的大雄宝殿内,悬挂着一块木匾,上面悬挂着张瑞图三百八十多年来书写的“通身手眼”四个刚毅挺拔的大字。 此匾长2.35米,宽1.2米。 黑底浮雕金字,上书“百豪安瑞书”,上面镶嵌“培豪安瑞书”和“张瑞图印”两枚。 镜框上刻有“寿”字。 安海龙山寺是全台三百多座龙山寺共同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的祖庙。 为了纪念龙山寺,我们借用明代黄伯参的一首诗来感受一下龙山寺的意义:
《国龙山观音寺》:
寺院面向苍梧海外峰,柴门完全关闭。
风中禅榻上生火,半夜江船上月寒。
小巢分八景,上方亭内一棵孤松。
袈裟齐整如秋叶,佛法无乱。
东方狮子雕像
该雕像位于泉州石狮市石泉路。 这座雕塑是一头威武雄伟的狮子。 作为石狮市的城市标志,象征着石狮人开拓进取、吃苦耐劳、敢于胜利的精神。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 它是沿海开放地区开放精神的很好象征,因此被誉为“东方醒狮”。 该城市雕塑被省建设厅、文化厅联合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城市雕塑建设成果奖”。 当著名雕塑家王泽建将东方狮城雕塑竖立在石狮城门口时,它很快被公认为石狮人民的精神象征,立即名扬全国。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座非常成功的石像,充分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威严。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朝气蓬勃、信心十足、意气风发、力量强大。 这支伟大的军队恰恰体现了当时人民的精神。 看着这支伟大的军队,让人想起拿破仑的名言:中国是一头睡狮。 ,当它醒来时,世界将为它颤抖!
东方雄狮的觉醒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现已成为全国石雕艺术品收藏最多的地方之一。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分。 三面环海,仅西部与陆地相连。 这是一个半岛。 崇武古时是海滨要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崇武附近海域岛礁密布,地形复杂,所以成为易守难攻之地。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称“崇武”,意为“崇尚军事准备”,可见这座古城与军事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宋代,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街里。 宋代太平六年(公元981年)回民迁入县城后,在此设立小斗巡寨。 元初改为小斗巡检司。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朝鲜及我国沿海活动的倭寇集团突然入侵泉州湾,对泉州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御倭寇,任命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 周德兴是军事工程专家。 他根据泉州沿海海岸线的曲折和地势险要,“一县设军事据点,下县设戍所”。 当时泉州设永宁卫,辖五站,崇武也在其中。 惠安设五市,崇武市为五市之一。 隶属福建四永宁卫千户衙门。 据此推算,崇武市已有610多年的历史。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石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处较为完整的古迹。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全部由白色花岗岩建成。 城墙长2457米,城基高5米,城墙高7米,有两层跑马场。 城墙上有墙板1304块,箭窗1300个,书房26个。 四面皆有门。 每座内门高3.2米,宽1.3米。 每座正门高2.6米,宽0.9米。 东、西、北门相似,各有门门。 有门两间,门上各有一座烽火台,南门外有城墙。 市内制高点莲花山还有一个瞭望台。 这些城墙、巢穴、门楼、月城、桥墩、防御寨、演武馆,构成了我国古代完整的战略防御工程体系。
崇武古城
相传醉吾建城时,选拔全城百姓防守,故至今仍被誉为“百姓(尚有98姓)万人”。 战士们在此生息繁衍,为保卫古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千余人入侵崇武。 守城千户人张荣带领军民奋起抗日,为拯救古城而英勇牺牲。 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正月,倭寇再次袭击崇武城。 全城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却孤立无援,粮食耗尽,城池陷落。 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亲临崇武,指挥剿灭倭寇,驱逐倭寇,使人民安居乐业。平安与满足。 平定倭乱后,崇武古城成为东南沿海重镇。
崇武古城至今仍保存有宋、明、清时期修建的寺庙、庵堂30多座,古民居数十座。 古城内的古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赋予了古城更加原始、优雅的气息。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因是著名的“石雕之乡”而闻名于世。 数百年来,这里的石雕工匠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崇武人的石雕遍布全国各地。 许多精品石雕还远销国外,深受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各界人士的喜爱。 这里石雕公司众多,雕刻公司生产的石雕产品包罗万象,有雄伟的狮子,有腾云驾雾的巨龙,有精致的香炉,有栩栩如生的皮影雕塑,还有和蔼可亲的观音,形象生动的历史人物、调皮可爱的动物形象等,造型各异,质感迷人,寓意深刻,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崇武古城中国石雕工艺品博览城是福建省12个精品旅游项目之一。 崇武石刻技艺精湛,艺术风格独具南派特色。 例如台湾龙山寺的龙柱、韶山毛主席诗词碑林、海南岛天涯海角的“鹿回头”、厦门郑成功雕像、妈祖雕像等。莆田的都是崇武制造的。 雕塑艺术家的杰作。 1996年3月,崇武镇被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授予“中国石雕之乡”称号。 中国石雕工艺品博览城占地9多公顷,有20多个景点,500多件精美石雕。 这些石雕可能小巧玲珑,有的可能雄伟壮观,有的可能朴素写实,有的可能抽象夸张,有的可能是古典故事中的人物,也可能是对现代人的哲学启示。
世博城大门内外有“九龙腾飞”石柱和“双龙戏珠”石墙,古色古香。 入口处有一座“惠女乐园”,里面优雅奔放的惠东女性人物形象和蔼可亲。 古城中轴线上高10.8米的戚继光雕像雄伟、勇敢、非凡。 《寓言花园》和中国神仙用抽象的手法展现了神话世界和人生哲学,发人深省。 展城内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的“人物观园”更是引人入胜,还有“十二生肖园”、“二十四花园” 《孝》等也令人印象深刻。 其他景区中大小不同、神态各异、神情各异的有趣动物雕塑,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崇武石雕技艺的影响。 特点,特别是“黑猫”和“白猫”的大胆概念和深刻含义引人深思。 此外,还有姿态各异的观音雕像和石灯笼,古朴又不失新意,耐人寻味,令人叹为观止!
泉州蔡氏古宅
这座古民居是闽南民居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闽南地区有许多古色古香的民居。 在中国民居中,独树一帜。 它们与北京的四合院和苏杭的古建筑不同。 泉州这样的古建筑还有很多,位于南安市官桥镇。 漳州辽自然村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群是其中规模最大的。 现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 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竣工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历时46年,最初占地3万多平方米。
泉州蔡氏古宅
该建筑群中尚存同治年间修建的房屋2间,光绪年间修建的房屋13间,蔡家祠堂1间,宣统年间修建的书房1间,大小房间共计近400间。 。 从布局上看,排成五排,每排有二到四个座位。 每栋建筑有1至3个入口,左右或一侧有防护房屋。 东侧有一组书架、更衣亭、醉经殿等建筑。 最大的一座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位于西端,坐西朝东,其余建筑坐北朝南。 其中有一座自用房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其他房屋相连。 民居相距约10米,但均由石板铺成的院子相连。 院子旁边打一口井,辅以井台,颇为巧妙。 左右两侧有2米宽的石板路分隔。 直截了当的。 如果脱离了现实的联系,就有了一种古老的韵味。
泉州蔡氏古民居雕塑
古民居主体建筑硬顶、燕尾脊、红墙红瓦、斗式木架。 其间有几根吊梁和斗式建筑。 多为三进五开间,左右有卷棚式厢房。 建筑面积一般在350-1850平方米之间。 住宅楼相邻,有序分布在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的长方形区域内。 山墙、门框、飞檐、横梁、廊墙、隔断、窗棂、栏杆、柱基、楼盖等均饰有人物、故事、吉祥鸟兽、山水、花卉等题材的木雕。树木、水波、怪石。 、石雕、砖雕、灰雕、陶雕等,构思巧妙,工艺精湛。 到处的墙壁、门楣上都挂满了画作,有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等,各种画色彩缤纷,趣味横生。
泉州蔡氏古民居雕塑
此外,进士、举人、历代名人题写的匾联随处可见。 他们的书法有篆、隶、行、楷、草等。 这些字画衬托出古民居更加典雅、恒久的文化魅力,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文化的浓郁魅力。
从整体上看,整个建筑群显得匀称、多样、有序、宏伟。 不仅体现了成熟的闽南古民居的特色,而且具有与建筑统一协调的雕塑、书画艺术。 此外,还生动地体现了佛教、伊斯兰教文化和南洋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闽南建筑的主要风格中,也能隐约看到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 可以说,这组古民居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 建筑物连为一体,和谐地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泉州蔡氏古民居雕塑
蔡氏古民居是菲律宾华侨蔡其昌及其子蔡树森仁(又名钱)斥巨资在家乡修建的。 当地人谈起这座建筑群的主人时,常常有说不完的话语,充满敬佩之情。
蔡氏古矿业博物馆作为闽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闽南建筑特色的建筑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 吸引了一批批中外古建筑专家和世界各地的游客。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专程来到这里,对古民居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之一迪恩博士赞叹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古民居建筑群,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1996年9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将蔡氏古民居建筑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蔡氏古民居雕塑
值得注意的是,蔡氏古民居群内的石城、石墙、石巷、石门、石柱、石雕等古朴自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更加古老和迷人,尤其是众多的石雕艺术。 ,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other stone carving arts such as temples and bridges in Quan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t shows the great cultural and artistic charm of Quanzhou's ancient stone carving art, which is worth appreci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