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东昌府区和东昌葫芦雕刻工艺被命名为“中国葫芦第一村”

目前,东昌府区和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已分别被命名为“中国葫芦雕刻艺术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国宝”。 东昌府区已成为全国主要的葫芦生产加工基地。 “中国葫芦第一村”位于东昌府区汤邑镇。

东昌葫芦又有重量级接班人

东昌葫芦雕刻技艺有重量级传承人

李玉成展示葫芦雕刻技艺。

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东昌葫芦雕刻的传承人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玉成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树峰。 两人堪称重量级传承人。

李玉成,东昌府区岩寺街道李石村人,自幼跟随老师李尚贤学习葫芦雕刻。 经过多年的经验,他已经掌握了葫芦雕刻的技艺。 他用一把普通的刻刀,寥寥几笔,就创作出各种葫芦雕刻作品。 葫芦上吉祥图案栩栩如生。 2009年2月,李玉成被列为东昌葫芦雕刻省级传承人。 2015年,李玉成被列为第五批葫芦雕(东昌葫芦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葫芦雕刻的代表作品有《戏剧人物》、《四时太平》、《八仙过海》、《八仙三生》等。葫芦上刻有《八仙渡海》中的八仙韩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以及曹国酒的故事。 李玉成说道。 李玉成曾代表聊城参加国内外多个城市的展览。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树峰经常到学校、公园、广场、集市等公共场所传承葫芦雕刻艺术。

开设培训班传授葫芦雕刻技艺

2018年10月22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雕刻技艺培训班在聊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 来自聊城以及烟台、淄博、临沂、济南等地的42名各行业爱好者齐聚一堂,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学习葫芦雕刻技艺。

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参加培训的外地学员占学员总数的近一半,年龄从30多岁到50多岁不等。 可谓老中青结合。 负责培训的老师有本专业的教授、专家,还有葫芦雕刻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李玉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张兵等,还有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民间葫芦雕刻师。 老艺术家。

另据了解,为发展葫芦文化艺术产业,东昌府区每年都会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 截至2018年,已举办12届。

聊城有一群葫芦爱好者

在葫芦爱好者眼中,葫芦被视为“珍品”。 聊城就有这样一群爱好者。

临清葫芦爱好者高海泉以其京剧脸谱和人物葫芦而闻名。 事实上,高海泉是临清市新华办事处牛八里村的一名普通农民。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画葫芦。 慢慢地,制作葫芦工艺品成了高海泉的新目标。 他经常买漂亮的葫芦带回家,还尝试葫芦的浮雕、雕刻、镂空等不同的工艺。 葫芦工艺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无独有偶,原籍东昌府区张鲁吉老家庄、定居北京多年的张泰岭多年来痴迷葫芦烙画,人称“葫芦张”。 “葫芦张”从2001年开始制作葫芦烙画,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尤其是多位美国总统的葫芦烙画深受人们喜爱,曾被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 他还在葫芦上烙上了“十大元帅”、“孔孟圣人”、“清朝十二皇帝”、“明朝十四皇帝”等头像。每次回到聊城,他主要去了到“葫芦之乡”采购一些质地好的葫芦,同时看看聊城的新风景,准备把聊城独特的风景印在葫芦上,宣传江北水城。

与葫芦雕刻、烙画不同,聊城小伙子李勇历时5年,成功将粽子包进葫芦里,成为“粽子葫芦”。 每年端午节销量最高,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记者 陈金禄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