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实际背景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响应“三农”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和服务能力,8月初,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一葫芦钱,青春E行”科技推广农业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跟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葫芦雕刻传承人,参观运河葫芦风情文创小镇,参观葫芦种植基地,学习葫芦雕刻技艺。

“小葫芦,大事业”

走进葫芦种植基地

跟随王师傅的脚步,实践团队来到葫芦种植基地,参观了葫芦种植和晒制过程。 “全国70%的葫芦都来自聊城,聊城是全国葫芦种植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早开始手工雕刻葫芦的城市。”王师傅提到。 长出来的葫芦各不相同,但葫芦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却大致相同。”经过王师傅的介绍,实践组了解到,葫芦的形状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改变,形成不同的大小,而且每种形状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酒葫芦、“倒福”、茶碗等。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有一些热,就会有一些光”

用文化创意点亮乡村

在王师傅看来,他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是东昌葫芦的领军人物,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他理解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市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但他自己却不想这样做。 他说:“如果我走了,东昌的葫芦会怎么样,我们的农村会怎么样,我不只是作为传承人,我还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经营葫芦种植园。我我想留在这儿,保存家乡文化,助力家乡实现乡村振兴。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小葫芦大福禄”

小葫芦雕万千世界

东昌葫芦雕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东昌葫芦雕刻技术在山东省聊城市广泛流传。 其技艺将优美的造型手法与写实技法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 作为东昌葫芦雕刻的传承人,王师傅创作的葫芦作品题材丰富多样,用葫芦“创造”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传统技艺与时代相结合”,王老师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通过作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王师傅还向练习队传授了一些葫芦雕刻技艺。 实践队成员练习葫芦雕刻,亲身体验葫芦雕刻。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当传统文化‘触及’新技术》

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8月4日,团队成员与王师傅在聊城市市民文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科办公室进行座谈,就目前东昌葫芦雕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座谈中,王师傅讲述了他的雕刻故事,也提到了葫芦种植和非物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葫芦用途不同导致筛选复杂的工艺问题,团队成员提出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设计MATLAB筛选程序,实现葫芦形状和尺寸的自动筛选,方便后续加工利用; 针对传统葫芦雕刻逐渐失去市场的问题,团队成员提出将传统雕刻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提高葫芦雕刻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爬山爬岭时我们需要互相帮助

过河时,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合同

实践结束后,“千金葫芦,青春科技E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王师傅所在的东昌葫芦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乡村振兴体现在每一个农民身上。 农民受益了,农村就富裕了。 东昌府区把东昌葫芦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主办一会”的有效模式,打造了一批优质产品带动一地发展”,葫芦种植户也通过东昌葫芦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非遗”文化的“软资源”正在转化为“硬实力”为了乡村振兴。

“小葫芦,大事业”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