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新石器时代玉器镂雕工艺的特点及制作情况

雕刻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 所谓镂空雕,就是将玉料上的部分或大部分地面镂空,以对比的方式突出玉器的主要纹饰或造型轮廓,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大概起源于钻孔过程。 玉器的雕刻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至今已发展了数千年。 下面,笔者通过对史前至明清时期的出土玉器进行考察,以分析历代雕刻技艺的特点和制作条件。

新石器时代是雕刻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 雕刻的玉器数量较少,而且都是单层图案,很多镂空的部分不太规则。 从大量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雕刻技术主要有两种:1、以丘(磨)具为主要生产工具,磨削镂空的方法; 2、采用钻具(实心钻、管钻等)、钢丝工具等结合镂空的钻削方法。 这两种技术也是历代雕刻制作方法的基础。

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多采用钻切法。 雕刻时,先根据构图设计,用钻头在要镂空的地方钻一个或几个定位圆孔,然后用柔韧耐磨的植物荆条或动物筋、皮革制成的线,穿过圆孔,然后涂上湿的玉砂,然后用手在玉的两侧来回拉动钢丝,去除多余的玉料。 如浙江余杭翻山16号墓出土的冠玉(图1-1),高5.27厘米,上宽5.4厘米,中宽10.34厘米,下宽6.3厘米。 ,0.4厘米厚。 玉枝琴呈黄白色,带有浅灰色条纹。 整器呈略“中”字形结构,结合刻画和线刻技法,表现神人、兽面纹,中部为兽面纹,镂空重环眼,椭圆形球鼻,阔口獠牙,并蹲在下肢样本上。 镂空部分不太规则,镂空表面有纵向线痕,可能是拉线搜线时留下的痕迹(图1-2)。

红山文化玉器的镂空多见于扁平片状云形玉佩。 用磨料或钻头组合在玉石表面的两面反复研磨,直至玉石磨透并出现空洞,然后修整空洞的边缘。 因此,红山文化玉器镂空部分的边缘多呈刀刃状。 例如,内蒙古巴林右旗苏达来遗址出土的钩云形玉器(图2),高11.8厘米,宽12.5厘米,厚0.8厘米。 墨色,夹杂着白色、棕色的云片和块状斑点,表面十分光滑。 雕纹工整流畅,四周圆润向外卷,外缘圆斜,中心刻卷云状,镂空边缘呈“薄刃形”。 上沿有钻孔,正反两面根据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刻有凹凸装饰纹路。

雕刻的钻削方法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已经经历了数千年,但基本工艺并没有太大变化。 正如清代李成元在《玉作图》中所说:“凡玉片宜穿花者,应先用金刚钻将玉片钻过圆孔,然后系一根钢丝。”将丝头穿过玉孔,再将丝头绑在弓头上,然后用浸过水的沙子顺着图案转动,就像用木头做弯锯一样。 可见,明清时期的雕刻技术与精细朱文化时期的基本流程是相似的。 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雕刻技法和工具不断变化,所以历代玉石雕刻的具体步骤和痕迹都会有一定的差异。

殷商、西周时期,人们已制造青铜工具并用于玉器的制作。 因此,这一时期的雕琢玉器数量增多,镂空部分比新石器时代更加规则,切面也更加平直。 首先用青铜钻具蘸上玉砂在器内适当位置打出定位孔,然后用青铜锯片进入孔内,反复锯切定型。 如山西洪洞西周五号墓出土的玉佩(图3),直径5.2厘米,黄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扁平,形如蟠龙咬口。它的尾巴。 器皿内部镂空,与器皿表面的线条图案相呼应,凸显装饰。 镂空件多为大小漏斗状圆孔与收窄条状件连接而成的“逗号式”镂空。 商代镂空多用于玉器边缘,西周则多置于玉器内部。

铁器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玉雕工具的改革。 战国、汉朝时期,人们使用铁管钻头来钻孔。 以绳锯为弦的弓取代了普通锯片进行拉丝和切割。 打磨并翻新空心。 因此,这一时期玉器的镂空件和各种造型增多,但均为单层图案。 空心边缘锋利规整,孔壁光滑垂直,两侧孔直径几乎相等,两侧钻头留下的台痕很少见。 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连环龙凤玉佩(图4),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 镂空部分布局密集,造型多样。 镂空雕刻的内壁犹如陡峭的悬崖,棱角分明。 无论从构思还是雕刻上,都是上乘之作,雕琢玉器的典范,堪称战国玉雕精品。

上述探弓是古代玉器制作的重要工具。 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 它的形状像一张弓。 绳子是用绳锯做成的,一端可以解开。 雕刻时,将玉石固定好,用手握住弓的一端反复锯切。 搜工的出现,使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徒手切割搜工发展成为一种简单的锯切工具,这是玉雕史上的一场革命。

宋代是玉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 宋代的雕刻技艺是战国以来的杰出继承和发展。 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影响了辽、金、元、明、清各代玉器的雕刻风格。 宋代的玉匠,除了延续战国以来传统的钻削方法制作单层花纹镂空外,发展为多层镂空,这也为后来的立体镂空提供了先例。 。 这一时期的多层雕刻作品造型饱满,构图精美,层雕细致。 这种玉石通常由多层组成。 上层为主题图案,下层衬有交错的枝叶和卷云。 如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土的一件松鹤龟鹿纹玉佩(图5),高6.2厘米,宽5.4厘米,厚0.7厘米,白玉微黄。 玉佩呈竖椭圆形,底部略平,纹饰以雕刻为主。 石间有松、竹、灵芝。 左下刻有一只乌龟,趴在石头上,张口吐出祥云。 顶部有一只展翅飞翔的仙鹤,右下刻有一只回望仙鹤的鹿。

辽代玉器中,至今尚未出土多层镂空玉器,但存在不少单层图案的镂空玉器。 这一时期采用实心铁钻直接驱动玉砂进行钻孔、打磨、镂空,省略了钻切法中的第二步“拔切”,可以看作是玉石雕琢的简化特例。钻孔和切割方法。 因此,辽代玉器的镂空边缘上常有钻头留下的圆柱形凹痕和不规则的螺旋纹。 镂空形状不规则,棱角圆钝,不像战国玉器那样锋利,而且镂空面积较小。 如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出土的一件玉飞天(图6),呈青白色,半透明状。 飞天面容男性,头戴云冠,上半身赤裸,裙子长如裙子,背在身后,光着脚,双手捧着什么东西,放在脸前,肩膀垂着。覆盖着彩色丝绸。 片雕与镂空雕刻的巧妙结合,通过几个略呈三角形的镂空,清晰地突出了身体的轮廓和彩丝。

金元时期,玉器的雕刻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雕刻玉器多为采用多层雕刻和立体雕刻技术制成的带饰和炉顶(或帽顶)。 图案多为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纳布制度的“泉水”、“秋山”等题材。 深度立体雕刻工艺多在圆柱形玉料上雕刻。 雕刻的图案不仅层次丰富,而且可以多角度表达,具有强烈的视觉立体效果。 吉林省扶余市奉化乡班德古城出土的一件莲花白鹭纹玉炉顶(图7),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最早的深部立体雕刻玉器。 长5-6厘米,高6厘米,乳白色。 整器呈馍馍造型,白鹭、莲花、荷叶图案以镂空雕、浮雕、圆雕为主。 雕刻玉带饰,如江苏无锡元代钱玉墓出土的“海东青秋”玉带(图8),长8.3厘米,宽6.7厘米,厚2.2厘米,青花玉。 表面图案有凹凸。 正面刻以荷花和水草为背景,一只天鹅在枝叶交织的水草间行走、隐匿,一只海冬青坐在上面的荷叶上,试图啄鹅脑。 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构图饱满,浮雕感很强。 元代进行雕刻,用铁实心钻、线工具从不同角度钻孔、切割。 由于这一时期玉器的内部细节大部分没有经过修复和打磨,圆柱形的钻痕和“M”形线锯痕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钻切痕锋利而棱角分明,显示出相当的强度。

明清时期的雕刻技艺是历代的巅峰,传统的单层、多层、立体雕刻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雕刻玉器的种类很多,如片状玉佩、镶嵌物、带饰、炉顶等。 明代中期出现的叠雕技艺,又称“花下浮雕”技艺,是指在片状玉石上雕刻两层或三层不同图案的雕刻技艺。 “花下浮雕”图案由底层图案和上层主题图案组成。 底纹工细,与上部主题双分布。 例如,上海浦东东昌路明陵出土的婴儿游戏纹玉嵌件(图9)。 又如江西南城明仪二妃墓出土的麒麟纹玉带饰(图10)。

宋元明初的多层雕刻技法与“花下浮雕”技法的区别在于构图的目的和效果。 前者的“多层”表现龙凤穿云、走兽山林、花鸟相映等事物。 各层图案多为穿插且密切相关,下层图案是主题图案的延伸。 此外,多层雕刻的玉石图案展现出广阔的世界,极具层次感。 后者的“分层”只是在上下层雕刻出两种不同的图案。 下层的锦底图案仅起陪衬作用,与主题图案联系不大。 可见,“花下浮雕”技法实际上是多层雕刻技法的简化。

明末清代最常见的透雕玉器是单层图案透雕玉佩。 主要采用钻孔、切削加工而成,其工艺痕迹有以下特点:钻孔多位于图纸首尾端及形状拐角处,呈“U”字形,孔壁有不规则的螺旋纹。 拉丝切割的痕迹是趋于垂直于玉面平面的纵向线痕,拉丝切割痕迹的横截面呈不规则的“M”形。 由于工具相对落后,拉深和切割时受力不均匀,导致镂空件中存在许多阶梯状痕迹,拉深和切割痕迹之间往往存在错位和叠加现象。

玉器雕刻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发展于殷商、西周,战国、汉朝达到第一个高峰。 宋代是其发展的转折点。 新石器时代以来,单层花纹雕刻(即镂空雕刻)开始发展为多层。 金元时期的雕刻技术达到顶峰,形成了深厚的立体雕刻技术。 明清两代的雕刻大多是对前代的继承和模仿,技术发展和创新很少,逐渐衰落。 用土丘挖空多见于新石器时代。 宋代以后,窄缝镂空也多用土堆做。 空心内有钻丘磨削的半月形痕迹(图11)。 与琢磨相比,钻切在玉石生产史上更为常见,是雕刻的主流技法,而多层雕刻和立体雕刻玉器的制作工艺则是其技术延伸(图12) 。 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进行雕刻的情况并不罕见。 宋至清玉器的镂空部位,常有钻孔、切割、打磨的痕迹。

镂雕,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玉器制作史,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技艺。 为此,熟悉和掌握历代玉雕痕迹的雕刻风格和特征,对于古玉器的断代和鉴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新石器时代玉器镂雕工艺的特点及制作情况

新石器时代玉器镂雕工艺的特点及制作情况

新石器时代玉器镂雕工艺的特点及制作情况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