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一国一品#2002年出土、2004年清理的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绿松石龙,清晰地展现了夏文化“龙”文物的新风貌。 2018年以来,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基地发现的石雕龙与二里头绿松石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石峁遗址中的皇城台及其大台基,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大平台基石壁上发现了包括石龙在内的70多件石雕,体现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 这一系列重大发现刷新了学术界对陕北河套地区早期文化的认识。

分析具有夏文化特征的二里头绿松石龙与石峁遗址皇城泰大大学奠基石雕龙的关系,是认识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的重要途径位于中原核心区、陕北河套地区石峁遗址的皇城台地。 这是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重要机遇。

本文主要通过对二里头绿松石龙起源的探究,分析二里头绿松石龙与石峁遗址皇城台上雕刻的石龙的关系。 时代。

伊尔里头绿松石龙的主要特征

二里头绿松石龙是在二里头遗址二期三号宫殿建筑基址庭院墓葬中发现的。 绿松石龙由2000多块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片组成,这些绿松石片应该是粘有某种有机物的,与这种有机物一起,被称为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02VM3:5)。 绿松石龙长64.5厘米,中间宽4厘米。 龙头较大,呈四边梯形,长11厘米,宽13.6-15.6厘米。 它由绿松石碎片制成的分层浅浮雕制成。 水龙头略呈椭圆形,从四边梯形框架中突出,两侧有卷曲的弧线。 吻部微微突出,两侧有凸出的弧形突起,因绿松石片的塌陷而显得模糊。 三根半圆形的青花玉柱构成额头中脊和鼻梁,鼻端是一整块蒜头形绿松石,硕大无比,引人注目。 鼻梁上的玉柱和鼻尾的蒜形绿松石底座均雕刻有平行的凸弦纹。 眼睛呈梭形,眼窝内嵌绿松石为眼角,凸弧形圆饼形白玉为眼睛,惟妙惟肖。 (图一)龙身呈波浪形,中脊微凸,两侧向下倾斜。 从颈部到尾部以中间脊线为中轴,绿松石片粘成12个依次排列的菱形图案,象征着龙鳞图案。 龙的尾巴卷起来了。 龙身正中有一铜铃,铜铃内有玉铃舌。 另外,在龙尾外侧3.6厘米处,有一横条装饰,镶嵌绿松石片,形成一条小龙,长约17厘米。 (图二)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二里头绿松石龙的主要特征如下。

1、龙头比较大,呈椭圆形,略凸出四边梯形框架,呈浮雕状;

2、龙头两侧有镜脚;

3、吻部稍突出,吻部两侧有凸出的弧形突起;

4、鼻梁由3根半圆形青白玉柱组成,形成额头中脊;

5、鼻突呈大蒜状;

6.眼睛呈梭形,圆眼;

7、龙的身体修长,起伏;

8、龙身上有12个以中央脊线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的菱形图案;

9、龙尾卷起;

10、龙身中间有实用的铜铃和铃舌。

既然二里头绿松石龙来自二里头二期宫殿建筑基地,那么二里头二期宫殿建筑基地可能是夏文化、夏朝、甚至夏王室的文物,所以二里头绿松石龙自然有可能是属于夏朝乃至夏王室的文物。

二勒里头绿松石龙的进化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演化路径有两条。

一种演化方式是作为器物形状的演化,即绿松石龙形器物的演化。 例如,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绿松石青铜匾饰所表现出的演变形式,即从二里头第二阶段的02VM3:5绿松石龙形器到后期的81VM4:5绿松石青铜饰二里头二期的84VIM11:7绿松石青铜纹饰(图3),后演变为二里头四期84VIM11:7绿松石青铜纹饰(图4),以及同属二里头四期的87VIM57:4绿松石青铜纹饰(图5)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铜牌均来自墓葬,且均与绿松石龙形器相同,并配以铜铃,说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铜牌应具有与绿松石龙形器相同的功能。绿松石龙形器皿。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铜牌的进一步演化可能为藏宝宝87GSZJ:36枚绿松石铜牌(图6)和藏宝宝87GSZJ:16枚空心铜牌(图7)。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另一种进化方式,就是龙纹的进化。 例如,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陶器上的龙纹、商代晚期青铜器上的龙纹、骨刻上的龙纹都显示了演化形态。 即二里头二期02VM3:5绿松石龙演化为二里头中期陶底器上的双体龙纹饰(二里头遗址原分为早、中、晚中期)期)(图8); 演化到商代晚期,已有龙头龙角的盘龙,如殷墟妇好墓M5:777铜盘中的盘龙(图9),以及殷墟侯家庄西北山大墓M1001中的盘龙。殷墟1934年和1935年出土的骨匕上刻有龙纹(图10)。 二里头陶底器上的龙纹饰,龙头较大,与二里头二期02VM3:5绿松石龙相似,额部有菱形图案。 二里头陶底器上的双身龙、妇好墓M5:777铜盘上的蟠龙、西溪岗M1001大型墓骨匕首上的龙纹,均以中央脊线为中心龙的身上。 轴颈至尾部的菱形图案与二里头二期02VM3:5绿松石龙身上的菱形图案相同,显示了这些龙纹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其中西北港M1001大型墓骨匕首上的龙纹与二里头二期02VM3:5绿松石龙体形相同,龙尾后面的小龙装饰条也相同。 西溪岗M1001中的大型墓骨匕首或许最初出自商代晚期的前作。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骨器上的龙纹图案太多了。 其中,龙身上的菱形龙纹装饰,可能都可以追溯到二里头二期的02VM3:5绿松石龙。

三二里头绿松石龙的由来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公开资料,探寻二里头绿松石龙起源的分析对象主要包括河南新密新寨遗址出土的陶盖上雕刻的龙纹以及二里头的基石女儿墙。位于陕西神木世茂厂址的皇城台湾大学。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大墓出土的石块上刻有石龙,彩陶盘内外有彩绘龙。 下面从这四个方面对龙纹进行循环比较分析。

(一)二里头绿松石龙与新寨龙装饰对比分析

新寨陶器盖上刻的龙纹是用双阴线描绘的,仅存龙头的一大部分和龙尾的一角。 (图11)龙头主体近方圆; 鼻子凸出,呈蒜头状。 鼻梁拉长,鼻梁上刻有四条平行的阴线,将鼻梁分为三段; 眼睛为“辰”字形的纵眼; 龙头侧面有数道弧形装饰,如庙宇; 吻部稍突出,吻部两侧有双阴线。 龙头前面是另一条龙纹尾巴的尾端。 根据残尾特征可知,龙纹龙尾呈“Y”字形鱼尾状,双瓣,左右对称。 王庆先生对新寨龙纹的残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修复了龙纹。 (图12)龙纹陶盖残片的年代为新寨遗址二期晚期,即新寨晚期。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将新寨龙摆件(图11)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图1、图2)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新寨龙摆件的龙头特征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几乎相同,尤其是龙头特征。新寨龙 头饰所描绘的蒜头形鼻突和三段鼻梁的特征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头的特征如出一辙,由蒜头形绿松石鼻突和三段鼻梁组成。断面半圆形青花玉柱。 二里头绿松石龙头的眼睛是梭形而非“陈”字形,这可能与绿松石镶嵌“陈”字形眼睛较难制作有关。 新寨龙装饰的龙尾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完全不同,属于两种不同形式的龙尾。

新寨龙纹饰的年代比二里头绿松石龙稍早。 基于两者龙头特征相同,可以认为二里头绿松石龙的龙头是新寨龙纹饰的变异。

但从新寨龙纹饰的鼻突、鼻梁特征来看,可能是仿照与二里头绿松石龙的龙头鼻突、鼻梁类似的真物而仿制的。 这一现象表明,新寨晚期应有类似二里头绿松石龙头的实物作品。

(2)二里头绿松石龙与世茂皇城台大基石女儿墙石刻龙对比分析

世茂皇城台大基石石墙上目前刻有两条石龙,分别是皇城台大基石8号和24号。

皇城太台基石8号石雕位于台基南女儿墙下部,距地面0.5米。 石雕狭长,由蓝灰色砂岩制成,长130厘米,高17厘米。 其上以浅浮雕形式刻有两条形态相同、尾部相触、头朝外的龙。 雕刻高度为0.57-0.67厘米。 龙头巨大,呈方盾状,眼睛呈梭形,口鼻突出,鼻子细长,身体略显丰满,长而呈波浪形,尾巴上翘。 龙身两侧有排列整齐的弧形短钩,形成斑驳的龙鳞图案。 (图13)

皇城台大基石24号石刻出土于台基南栏墙东段倒塌堆积物三楼,距8号石刻东南约1米处。 石雕狭长,青黄色砂岩,长179厘米,高14厘米,厚14厘米。 其上刻有浅浮雕的人脸和龙。 整个画面以中间面向人脸的脸部为中心,左右对称。 正面人面两侧有龙,龙首对着正面人面,侧视人头在龙尾外侧。 整体构图规整严谨,浮雕高度0.38-0.72厘米。 两条龙的图案结构是一样的。 龙头近方形,眼呈水滴状,眼珠呈黑色; 吻部突出,突出的吻部两侧呈内钩状。 ,似乎是龙头、龙冠等装饰物; 龙身呈宽体“Y”字形; 尾部连接龙身末端宽体“Y”的分叉处,形成两条平展的宽带,并在尾钩尖端处向外弯曲。 龙的整个身体和龙尾形成两段“Y”形鱼尾。 (图14)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皇城台大泰台基石8号和24号所刻的石龙造型各异,分属两种龙纹。

将皇城台大底座的8号石雕龙(图13)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图1、图2)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条龙的头部形状和曲面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其余特征显着不同。

将太极皇城24号石龙(图14)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图1、图2)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龙头和龙吻部是从太极皇城24号石龙上突出来的,两者吻部两侧呈向内弯曲的钩状,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头微凸的吻部和吻部两侧突出的弧形凸部相似。 两者的其他特点是不同的。 更明显。 皇城台大24号石雕上突出的龙嘴和龙嘴两侧向内弯曲的钩子也与81VM4:5绿松石铜牌装饰上的龙头和龙嘴相似(图3)二里头二期后期。 头部两侧有向内弯曲的钩子的相同特征。 二里头二期后期的81VM4:5绿松石青铜纹饰是由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演变而来。 这一系列相同的特征现象表明,皇城台大太极24号石龙与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口鼻及口鼻两侧的特征存在联系。

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二里头绿松石龙具有皇城台大太极8号、24号石雕龙两种龙形的一些特征,但与两种石雕龙又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一个整体。 这说明皇城台大太极的8号、24号石刻龙可能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同时存在形态关系。

由于二里头绿松石龙与商代龙纹有早、晚演化关系,但无直接演化关系。太极8号、24号石龙早于二里头绿松石龙。

(三)新寨龙纹与皇城泰太大学基石壁雕龙对比分析

将新寨陶盖上的龙纹与皇城台大基石墙上的两条石龙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新寨龙纹(图11)与皇城台大24号石龙纹地基(图14)十分接近,但与皇城台大地基8号石刻上的龙纹(图13)差异更为明显。

新寨的龙纹饰(图11)与皇城台大基金会第24号石雕龙(图14)极为相似,主要表现在龙头和龙尾。 比如两者的龙头都近乎方形,口部突出,口部两侧都有向内突出的挂钩。 又比如两者的龙尾都是分叉的“Y”鱼尾形状。 至于龙身,由于新寨龙纹为残迹,只剩下大部分龙头和龙尾一角,无法详细得知其身形,更无法与龙身进行比较。新寨龙纹饰体与皇城泰达台24号1号石雕龙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参考皇城台大太极24号石刻的龙形,可以看出王清先生复原的新寨龙纹(图12)缺少龙身,这是由于发现的局限性。 根据太极皇城24号石雕中所刻的龙的形状推测,新寨的龙纹饰应具有龙身,可能与所刻的龙身形状相似。太极皇城24号。

根据新寨龙纹与皇城台大24号石雕龙纹比较接近的现象,可以判断皇城泰达基金会24号石雕龙的年代接近到新寨晚期; 台大太极24号石刻上的龙纹较接近二里头的绿松石龙现象。 可以确定,新寨的龙纹饰应晚于皇城泰达地基24号的石雕龙。 据此可以推断,皇城泰达太极24号所刻石龙的时代在新寨早期的范围内。

皇城台大八号太极上的石刻龙造型与新寨龙明显不同。 不过,皇城台大的8号和24号石龙同时建在皇城台大的南墙上,两者的年代可能接近。 皇城台大底座的8号石龙,其龙头形状、弯长身躯与二里头绿松石龙相似。 据此推测,皇城台大8号太极上雕龙的年代与皇城台大24号太极上雕龙的年代相同,也在范围之内。新寨初期。

(四)二里头绿松石龙、新寨龙饰、皇城台石龙、陶寺彩绘龙的对比分析

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龙画在陶盘的内外。 墓葬中出土彩绘龙陶盘四件,分别为陶寺M3072:6(图15)和M3073:30(图16)。 ,M3016:9(图17),M2001:74(图18)。 陶寺四彩画龙的造型呈盘卷状,龙头在外,龙尾盘绕在中央。 四条画龙的造型大致相同,但细节和图案有所不同。 目前陶寺的四件彩绘龙陶盘均被视为陶寺文化早期,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150年之前。

陕北河套一带石峁遗址皇城台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

对比分析二里头绿松石龙、新寨龙纹饰、皇城泰达太极8号、24号石雕龙和陶寺彩绘龙,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几乎有没有相似之处。 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或文化谱系,或许它们分别相隔300多年和400多年,而且目前还没有发现将它们联系起来的龙形态。

(五)二里头绿松石龙的由来

基于以上对二里头绿松石龙、新寨龙纹饰、皇城泰大太极8号、24号石刻龙、陶寺彩绘龙的循环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可以需要澄清的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来源是世茂皇城泰达基石8号、24号雕刻的石龙。 二里头绿松石龙在演化过程中,可能吸收了皇城台大基地8号石雕龙的头部和身体特征,以及黄城台大基地24号石雕龙图案的龙的特征。皇城泰达基地和新寨龙。 第一个特征,最终演变成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形状。

四石峁皇城台大基石墙年代

前述分析表明,台湾世茂大学基石栏杆上所刻的石龙为新寨初期,是蕴藏着夏王室文化内涵的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头。 基石壁雕龙的作用也与夏王室文化有关。

但皇城台大台基南侧石挡墙的修建,是在放弃了石雕龙作品的原有作用后进行的。 由此可以确定,皇城台大台基南侧的石挡墙是用石雕龙石块砌成的。 年代不会早于新寨时期,有可能在新寨时期初期以后。

五过剩理论

世茂皇城泰达大学石护墙上的石雕龙与二里头二期宫殿内的绿松石龙具有形态关系,凸显了泰达大学在皇城的重要地位、功能和性质,其对于探索夏代文物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可能属于夏朝甚至夏王室的文物。 如果可以证实这一点,那么新寨陶盖上的龙纹就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直接前身,而石峁皇城的泰大台则是新寨初期的龙纹,也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起源。绿松石龙 基石墙上的石雕龙,自然应该与夏朝乃至夏王室的文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世茂皇城台基石墙上石雕龙的使用,并没有像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那样作为特殊作品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是作为普通建筑而受到重视。 台基石挡墙石块的乱用,完全丧失了这种可能与夏朝甚至夏王室文物密切相关的特殊龙纹的功能和意义。 由此可见,皇城太太大学的基石墙不属于夏朝和夏王室的文物。

注:本文于2020年10月19日在洛阳“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上发表演讲。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乃成;原文发表于《中原文物》2021年第2期)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