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木根雕带进课堂,把福州木雕这一非遗技艺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 自从日前公司挂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以来,福州木雕行业协会常务、福州振艺工艺品有限公司副会长、创始人杨雪珍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打好球发挥基地作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杨雪珍正在创作。
40多年前,他出生在根雕发源地福州南屿镇小七村。 他跟随父母走上了根雕创作之路,成为我省根雕艺术大师。 如今,作为福州木雕(闽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面对木雕行业的萧条,他说,“最着急的是传承,不要失去这门手艺。”
9月底的一天,记者走进杨学珍的工作室,看到他鼻子上戴着老花镜,腿上踩着木头,一手拿着木槌,一手拿着雕刻刀,正在专心制作毛坯。 随着木槌敲击千百次,刻刀不断在木头上做“减法”,醉酒的达摩在枯木上活了过来。
见到记者,杨学珍带领大家参观了他的根雕展厅。 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展出了近600件根雕作品。 手持大刀的关公、眉目慈祥的观音、奔腾的骏马,栩栩如生,让人应接不暇。
展厅里,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大丰收》。 这幅作品表现了渔民收获的场景。 渔网、鱼篓里,龙虾、鱼、螃蟹仿佛挣脱了渔网,出来了,生机勃勃。 杨学珍回忆,当时他买了一块崖柏原料,放在工厂里。 想来想去,他已经三个月没有灵感了。 有一次,他在岷江边看到渔民撒网捕鱼,受到启发。 当时,为了让雕刻的海鲜更加生动,他经常去海鲜市场。 “难点在于,渔网、鱼篓都是镂空雕刻的,做工非常精致,哪怕稍微用点力,渔网就会断裂,无法修复。” 杨雪珍说道。
“木雕、根雕都是手工做的,学习过程很辛苦很累,但我就是感兴趣。” 记者注意到,杨雪珍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和伤痕。 他上初中的时候,村里的根雕厂招人,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那一年他只有15岁。 “一开始,光是磨刀就花了半年时间。” 杨学珍说,当年招收的30多名徒弟中,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少数。
20世纪80年代,他到福州象牙雕刻厂等工厂加工黄杨木雕,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 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逐渐走上了艺术品创作的道路。
杨学珍尤其擅长雕刻人物、动物。 无论是少年、老人、仙女,他总能将他们雕刻得惟妙惟肖。 2004年以来,《笑佛》、《万马腾云》等数十部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荣获金、银、铜奖。 多幅作品被各级博物馆收藏。
“根雕最重要的是用材料来表现艺术,利用树根的自然形状,辅以适当的人工处理和修饰。” 杨学珍说,整个过程就是做减法,就像生活一样。 不后悔。
值得一提的是,杨雪珍是福州创作“根抱石”作品的第一人。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根部抱石仍然是“不受欢迎”的垃圾。 有一次,他去台江特种艺术城挑选材料时,看到一个小摊位上有一块巨石,他仔细地想了想。 如果石头上的木头刻着一个人物,而它正好坐在石头上,那岂不是很美妙。 于是他买了根抱石并回家进行创作。 这部作品完成后,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自此,根抱石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
回想起当年火热的根雕市场,恍若昨日,杨雪珍十分感动。 他表示,近年来根雕行业遭遇低潮,他也在思考如何突破。
“现在,我们的作品也开始关注年轻人的口味,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加入更多俏皮、可爱、动漫元素。” 根雕可以通过立法得到保护,就像福州的“三宝”一样。 (记者程明陈丹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