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陶瓷固有偶然性的偏好也可以在 Emmanuel Boos(生于 1969 年)的作品中找到。 艺术家“试图与混乱保持友好关系”,并相信“美是从随机中诞生的”。 伊曼纽尔·布斯 (Emmanuel Booth) 被公认为法国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家之一。 他从14岁开始涉足陶瓷艺术,在亚洲(韩国和中国)呆了几年后,他开始专攻陶瓷。 理论和工艺在他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果他认识到它们的必要性,他很快就会质疑它们的重要性。 2000年至2003年跟随陶瓷大师Jean Girel学习法国陶瓷风格。 他很快就赢得了许多奖项,并被邀请成为塞夫尔制造厂的常驻艺术家。 (2016-2019)。 2012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发表博士论文,主题为《阆中诗》。
正是这种艺术与知识的联系激发了他创作一系列装置作品的灵感,现陈列于之禾文化空间书店。 “巨石”(Monoliths)(2017-2019)和“书籍”(2019)系列是他在塞夫尔国家陶瓷制造研究所驻留期间创作的,其中一些作品是首次展出。 这些作品与艺术家的三卷本论文和其他有关中国的文学作品一起放在书架上。 事实上,伊曼纽尔·布斯的作品邀请观众思考,将陶瓷和陶瓷视为通往知识的有趣途径。 在他的作品中,颜色的深度和微妙的变化吸引着我们的眼睛,而我们的手则被旁边的书本所吸引。 艺术家认为珐琅具有“摇摆和动态的效果”,从观赏者对艺术的反应中“可以读出很多东西”。 观察者一看到它就知道这一点。 与刘建华的作品一样,伊曼纽尔·布斯的作品也巩固了陶瓷与文学之间的广泛联系。 他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方式混合颜色,建立了一个颜色库并记录了他的配方(见论文附录)。 然而,这些作品所处的境遇是相对的:最初的“书”和“巨石”都是简单的几何形状,没有任何形象或具体的指示,等待艺术家进行釉料实验。 因为只有经过陶瓷工艺的启蒙,这些平凡的物品才能变得充满诗意。
伊曼纽尔·布斯的大部分研究涉及陶瓷制造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缝隙、塌陷、颜色和纹理的差异、孔洞、裂缝:他从具体的形式出发,让粘土通过充满惊喜的转变过程来表达自己。 “制作珐琅可能是不可预测的、困难的、难以驯服的,有时甚至是徒劳的,但它也可以是令人惊讶的、令人着迷的、美妙的、情感丰富的、令人感动的,而且总是有回报的。 感谢牙釉质,我可以重新感知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度,并认识到我们控制力和知识储备的局限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生活中的复杂性、偶然性、不确定性、惊喜和发现。 朗对明亮而客观的世界重新产生了迷恋,”伊曼纽尔·布斯说。
意外也源于小事,当意外发生时,艺术家就准备改变他的目的。 例如,《Stable Matter No. 7》(2019)在一次展览中破裂,并用金箔固定碎片进行了修复(Millian Graver使用了日本kinsugi方法),通过升华先前的裂缝来强化陶瓷。 印象本身是脆弱的。 艺术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最难以捉摸的部分,泥土和珐琅在这些部分发生变化或逃脱,仿佛受到自己的意志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