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粤绣,是指广东佛山、南
海、番禺、顺德等地区的民间刺绣,在明末逐渐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而潮汕地区的刺绣被称为“广东刺绣”,又有湖南刺绣、蜀绣、苏州绣和中国四大刺绣之称。粤绣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泛金刺绣,另一类是天鹅绒刺绣。其中,它分为线绣工艺和珠绣工艺,绣线粗松丝绒线和孔雀羽毛线,采用方向、排列密集和车道曲折等,表现刺绣的质感,针迹长度不均匀,针线重叠微凸。主要用途有撒针、松针、鸡毛针、雕鳞等针。珠绣工艺包括彩色玻璃珠、电光片、指甲膜等。粤绣构图密集,色彩丰富,题材包括“孔雀开屏”和“百鸟一凤”[1]。自明代以来,广县产品一直以出口为导向。从清朝中期到鸦片战争,是广秀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发展繁荣与当时市场的繁荣和出口贸易的刺激是分不开的。
白色缎面刺绣彩色绣球罂粟雉挂屏心
光秀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丝绸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唐代,在珠江三角洲,“广州通海义路”的发源地,“广秀”开始兴盛起来。自明代以来,粤绣产品一直以出口为导向。明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买了龙袍刺绣件,并返回中国,并得到了国王的赏赐。粤式刺绣的名字开始传到欧洲。明朝正德(1506-1521)年间,广秀曾远销葡萄牙、英国、法国,深受朝廷喜爱和追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非常喜欢广东的金银刺绣,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她亲自倡导成立英国刺绣协会,从中国进口丝绸和丝线,加工刺绣贵族服装;查理一世继位后,进一步鼓吹英国人种桑蚕,发展英国的丝绸业和手工艺,使粤绣艺术传到英国,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送给西方的礼物”。
康熙收复台湾,平息三封叛乱后,广州港的对外贸易于1685年开始恢复。清政府在广州建立金丝和外国货物商店(俗称十三线)后,所有生丝和丝绸货物都必须经过十三线才能运往国外。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高宗皇帝诏令限制西方(包括欧亚和东南亚国家)商船进入广州港后,广州的对外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西方国家与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商船往返于中国沿海,运输外国特产和工业产品,而从中国运回的一些畅销商品,当时主要有光彩、陶瓷、文具、工艺品、佛山铁锅、建材、制糖、刺绣、缎子、象牙雕刻工艺品、 水果、蜡、藤条等。这些大批量的货物大量进入国内外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在此背景下,广秀开始逐步从民间家庭小批量生产向商品生产发展。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朝廷以“丝绸价格高”为由,实行“丝绸禁令”,限制湖丝从浙江出口。于是,广东生产的土生土长的丝绸逐渐取代了长江以南的丝绸,在广东口岸的生丝出口中排名第一。由于蚕丝出口量的增加,蚕丝价格不断上涨,种植桑蚕和养蚕的收入更高,吸引了更多的农民从事桑蚕养蚕。珠三角掀起了弃田建池塘、荒稻桑树的热潮,手推车缫丝也成为珠三角发达的家庭手工业。广州、南海、顺德等地的丝绸织造业兴旺发达,大量出口海外,深受东西方的喜爱,这些地方也成为广西发展的中心。当时,广东最大的蚕茧市场在顺德,最大最集中的蚕茧市场在广州。
在“一站式贸易”时期,广秀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刺绣产业。乾隆年间,广秀形成了一个产业,在广州有50多个刺绣作坊和刺绣村,分布在庄元坊、新生街和沙面一带。由于刺绣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和中东地区,形成了国外刺绣村、作坊等生产经营结构,当时有专门出口产品的作坊。据朱启超的《丝绣笔记》记载,当时广东的刺绣村对绣品的工时、材质、图案、颜色、规格、价格等都有具体规定。据《十八世纪中国出口艺术》一书作者朱二丹介绍,英国人将剪裁好的服装图案带到广州刺绣作坊进行加工和刺绣,其设计色彩丰富,吸收了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并利用透视和光线折射的原理,将华丽的异域风情带入了粤菜刺绣设计, 对粤菜刺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绣花线的种类也增加了很多,使得刺绣在室内装饰和日常服装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些刺绣公司设计自己的图案和刺绣样品供外商选择;其中一些是根据外国商人提供的图案或样品进行模仿的。当时,葡萄牙商人提供图案,在广州订购了大量的方披肩,其中一些是两面绣花的。除了欧洲一些贵族刺绣名片和日用品外,它后来发展成为刺绣圣母、耶稣和国王大臣的形象。1784年,美国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前往广州,开启了中美贸易。在
出口贸易蓬勃发展的刺激下,广秀品种有了新的发展。清朝中期,粤绣中加入了新品种的粤剧服饰。广州附近的佛山也是服装的主要生产地,清初形成了服装手工业。据清光绪五年(1879年)记载,《广州府编年史》的刻本载有:清朝顺治年(1644-1661年),位于广州市人民南路,一直是制作服饰的艺术家聚集地。20世纪初,铁云路和南华西街一带仍是广州服装集群的作坊和主要生产基地,其中于茂龙在庄元坊的服装店规模最大,工艺最好。刺绣应用广泛,丝绸、麻布、棉布等几十个品种均可作为基材,服装多采用传统的指甲金垫浮雕绣技,使用金、银、天鹅绒线和珠子(胶)等刺绣材料,用于圆盘锁、垫钉、绣蟒袍、凤冠夏帘、 头盔色羽毛,饱满凸起,气势磅礴。
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刺绣业还兴旺发达,产品通过国外公司出口到西班牙、菲律宾、英法、美国、德国等国家。
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的传统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刺绣逐渐发展到普通日用品,刺绣也逐渐发展到普通日用品。2011年初,广州市颁布了《广州市文化强城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将广州刺绣视为未来10年需要保护和发展的文化遗产[3]。
光秀代表人物
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粤绣工艺大师是来自南海的女子卢美娘。他的事迹,在唐末肃居的《杜阳杂文》中可见一斑:
唐永珍,南海公琦女陆美娘,十四岁的美娘年轻睿智,无比巧才,能在一尺绢上绣出《法华经》七卷,字的大小,不过粟粒,而点画鲜明,细如头发,其标题章节和句子,都一样。不如做一个飞仙女的封面,用丝绸钩子,分成三段,染成五种颜色,打结成五个金色的封面。其中,有十大洲三岛,天人玉女像,台湾宫临枫像,举办节日的少年也有一千个。其盖一丈宽,说无三两,灵膏傅志的汤剂坚硬连续。唐朝顺宗嘉祇公,号称神姑,因一声令而停在宫中。对元钟,贤宗嘉琪聪明才智,就把金凤凰戒指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梅娘不愿意被禁制,于是出家为道士,回到南海,仍取名逍遥[2]。
除了陆媚娘,在顺德地区,还有一个关于“日娘”的传说。咸丰的《顺德县志》记载:
顺德习俗,每年8月25日,妇女团体为母亲节送上祝福,熟人嘲笑其轻率;遮盖一天,也做母亲。然而,根据古老的传说,没有其他真相。首先,在东门外,有一位名叫日娘的女人,苏绣,来自书生的女人。他的徒弟死了,无子,在他生日8月25日,也就是他的生日那天,拿了祭品,所以没有别的县,因为是女红师,所以它的仪式也是城。她死后,妇女们在她生日的农历八月二十五日聚集在一起,向东门献上香、蜡烛和水果以示敬意,说这是为了纪念“母亲的生日”,一直流传至今[2]。
陈少芳(1938)出生于广东番禺。广秀市著名工艺美术大师,荣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也是广秀世界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少芳是地道的西关女人,住在西关[4],在美术学院努力学习了4年后,到广州工艺美术学院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广州工艺美术学院解散,被称为“风子秀”染缸。1972年,周总理要求,凡是工艺品种消失的地方,都应该恢复。轻工业部指示光秀恢复研究和生产。当时,光秀正处于最关键的时刻,无法与国内各大名绣相抗衡,也很难与广东潮州、顺德等地抗衡。她创作的《晨曦》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荣获金杯奖,广秀重新夺回了在全国的地位[4]。
粤语评价
也就是说,它从未受到以往或同时代文人画的影响,仍然保留了女性红传统不可或缺的匠心,并以精细针线活和复杂色彩的匠心进行创作。它与潮州木刻相似,不受元明以来小说、戏剧、版画的影响,独一无二地进行镂空浮雕,取得同样的成就。晚清的粤绣,就高端饰品而言,虽然与晚清宫廷的利益关系不大,但技术含量很高,其艺术成就必然仍受一定时代的限制。然而,它的作者对当地刺绣的创作充满热情和天真,充满民间品味,前来开展这项工作,产生了许多孤独的艺术作品,其风格在十九世纪后期的工艺中独树一帜[5]。参考文献:中国文化
遗产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文物辞典(第一卷)》,中央汇编出版社,2008.05.1版,第673页,司徒尚基:《中国珠江文化简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05,第156页 冷董、金峰、肖楚雄,《十三行与岭南社会变迁》 广州出版社,2014.05,第66页,广州市荔湾区妇联,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荔湾区档案局主编,西关明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03,第186页,沈从文著《龙凤艺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09,第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