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医生为什么不建议通乳,以及堵奶不是病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
本文首发于总第849期《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你也正经历堵奶,如果你也准备请通乳师,请一定一定记得:任何的堵奶状况,通乳时都是不疼的、不疼的、不疼的。更不可能疼得死去活来。请别让不专业的通乳师乱揉,更别咬牙坚持。一旦疼得受不了,马上喊停,马上!愿每个妈妈都远离不必要的伤害。”
这是主持人朱丹在3月1日发布的微博里的话,她言辞激烈,呼吁产妇拒绝错误的通乳行为。
朱丹在私信中认识的一位新妈妈因为被通乳师用错误的方式通乳,导致乳房外表血痕累累,里面发炎、脓肿,甚至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她的乳房脓肿问题治好了,但因情况严重,这位妈妈此后再也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朱丹看到其乳房受伤的照片,受到极大震动。她想要提醒更多产妇,不要在通乳上走弯路。
这条微博目前已收到3000多条回复,将近1万个赞,很多妈妈在留言区分享自己曾经因催乳而受伤的经历。
朱丹提到的通乳师,有的机构称之为催乳师,可以说是被创造出来的词汇,它并非正式的职业,没有被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当然,也不是医疗系统内的服务人员。
催乳师的工作是通过中医推拿等手法,为产妇解决堵奶、少奶的问题。在催乳师培训机构和医疗体系内的人看来,催乳行业目前是一个没有标准、没有门槛、没有规范的灰色市场。
朱丹收到很多微博回复,虽然她知道很多人会因为堵奶而遭罪,但没想到有那么多妈妈正在忍受暴力催乳的煎熬,大家对专业催乳师的需求如此急切。
郑欣宜就是其中之一。她这个月将迎来二胎宝宝,这原本是件让人期待的事,但她一想到通乳就忍不住害怕和生气,两年前请催乳师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2016年1月20日,26岁的郑欣宜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产下第一胎宝宝。不久她乳房肿胀,宝宝吸不出乳汁。
乳房胀痛是产妇常见的问题。生产后最初乳汁分泌较少,新生儿吸吮能力弱,产妇乳腺管尚不畅通,但产后3天左右,乳汁分泌会达到最高点,如果宝宝不能多吸吮,或者哺乳间隔时间太长,乳腺管内乳汁淤积,产妇乳房就会变得肿胀、疼痛。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被婴儿含接,产妇又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进一步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涨奶,也就是朱丹提到的堵奶。
郑欣宜此前了解,遇到这种情况产妇需要做催乳,将乳汁及时排出。她咨询护士,得知医院不提供这项服务。当时有一个自称杭州月嫂公司主管的女人每天都在产科病房走动,看到有堵奶可能的产妇就上前询问,并宣传催乳的好处。身体不适、又怕宝宝挨饿,焦虑的郑欣宜成了这位主管的目标客户之一。
“有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吧,毕竟不了解、也不认识熟悉的催乳师。”郑欣宜接受月嫂公司的推荐,产后第3天,一位大约35岁的催乳师来病房为她服务,对方自称有3年经验,服务1个小时,收费300元。
催乳师拉上帘布,在她背部贴上两个类似磁片的东西,另一头接上仪器。据介绍,她的手法是电流和手工通乳配合,电流用以辅助疏通经脉。
郑欣宜平躺在床上,感觉到背部有麻麻的反应。但随后胸部生疼的感觉转移了她的注意力——催乳师用手沿着经脉从乳房外圈向内推,“硬生生给人刮痧的感觉,还不是一片一片地刮,是一根一根经络地刮”。她绷紧身体,催乳师安抚她,通经脉多少有点痛,大家都一样。作为初产妇,她对此完全没有知识储备,只能相信催乳师。
一个小时的揉刮,原本涨硬的乳房软了下来,奶水被排出,催乳师指导郑欣宜,要让宝宝多吮吸。她强忍按摩加上乳涨带来的疼痛坚持哺乳,但宝宝睡觉时间长,吃得少。之后,每隔两天她都会请一次催乳师。
经历3次催乳后,当年1月29日下午,出院后的郑欣宜忽然发现右乳房里有一个肿块,她惊慌了,赶紧打电话联系催乳师。对方当时正在别处催乳,晚上8点赶到郑欣宜家。
当时郑欣宜的右乳房外表开始发红。催乳师按照原先的手法继续通乳,这次的痛感比前几次来得都强,她第一次没忍住大叫了出来。一个小时过后,红肿并未好转。催乳师也意识到出现了问题,她建议郑欣宜最好去医院检查。
第二天一早,郑欣宜右乳房表面红肿到几乎脱皮,她立马和家人去了西溪医院,被告知乳房内部已炎症化脓。“我当时蒙了,心情恐慌,六神无主。”做完B超之后,医生用针管抽脓。郑欣宜亲眼看着医生在右乳房打上麻药,扎入针管,抽出两管满满的浓稠液体。
王文华在北京某医院乳腺外科工作30余年,去年退休后开了母乳指导私人门诊,专门给产妇解决哺乳期喂奶的问题。现在她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因为催乳师瞎揉乱揉导致的“烂摊子”,她打开微信翻出产妇发过来的乳房被推到发紫的照片,忍不住愤怒地说,“这个行业太混乱了!”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培训基地主任郭春明近两年也关注到了通乳市场,“因为我们新生儿一年有将近2000万,哺乳期的妈妈比较多,如果她们在哺乳期有需要或者出现一些问题,会希望能有人在旁边来给她们支持或者辅导。这就造成了市场有这么一个需求,而且比较旺盛。很多人病急乱投医,也没办法去甄别哪些人经过正规培训,哪些没有经过。确实,当人痛苦的时候,希望马上能把问题解决,但是通常适得其反。”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医生赵鹏注意到,来就诊的患者中乳房被催乳师和理疗店按摩师按伤的有很多,甚至有一位被查出乳腺肿瘤的患者跑去理疗店按摩,最后导致肿块扩大转移,无法治愈。
(资料图片)催乳师给客户进行乳房按摩催乳。图/中新
赵鹏在乳腺外科工作了17年,刚工作那时,产妇因为通乳而造成的问题很少,这些年发生变化的原因中掺杂了太多商业行为和其他社会因素。
1970年代起,受国外影响和代乳品的出现,国内母乳喂养率下降,这在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后因母乳宣传力度小、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各类奶粉的广告效应以及生活节奏的变化,很多人认为奶粉营养健康,甚至优于母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韬等人在论文《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与干预措施》中提到,2001年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对北京、山东、浙江、广东、湖北5省的10个社区进行调研,平均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只喂母乳,不加水和其他食物)为45.3%,北京只有39%。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引发奶粉行业信任危机,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当时不少报道和文章都借此推广提倡母乳喂养。但赵鹏指出,母乳喂养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年轻的妈妈的医疗常识跟不上,甚至很多产妇连母乳喂养方式都不会。
他举例,不少家庭对生孩子哺乳这件事认知不够,采取过度的解决办法。在母亲生理性乳涨之前怕孩子挨饿,给孩子喂奶粉或者糖水,或过早给产妇“开奶”,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早期不需要‘开奶’,孩子胃容量不大,吃多就胀,睡觉多,新生儿出生后每天将近20多个小时都在睡觉。”
过度催奶,担心孩子挨饿喂养奶粉等,会导致妈妈乳汁分泌后因为孩子吃不掉而淤积。这也是郑欣宜在早期哺乳时遇到的问题。赵鹏建议,可以在生产后前两三天让孩子趴在妈妈身上,按需哺乳,慢慢哺乳。
“乳汁产生的过程是,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妈妈有感觉,通过温度、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传递到母亲大脑以后,刺激脑垂体,产生泌乳素,这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房的腺泡和细胞里,然后刺激产生乳汁。”赵鹏解释。对自觉奶量不够的妈妈,他建议人们大可放轻松,哺乳有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过程,喂到一定阶段奶量就会正常,不需要太多人为干预,干预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张晓梦的宝宝目前3个月,她因为乳腺导管细,经常堵奶,她的通乳经历可以算是一部血泪史:尝试各种民间偏方、用针拨挑、到医院就医、在月子会所通乳。最近一次她被同学介绍找到王文华。这次治疗后,她对堵奶原因有了新的发现——自己抱孩子喂奶的姿势可能有问题。
她所在的月子会所教的方法是,妈妈和孩子要近距离接触,胸贴胸、腹贴腹,让孩子感受妈妈的心跳。但王医生边做疏通边说她是“笨妈妈”,喂奶时要和孩子有一定的距离,孩子才能舒服。张晓梦准备回家尝试这种新的办法。
王文华在做母乳指导时也发现,很多产妇不会抱孩子喂奶。这原本是人的本能,目前市面上很多指导教材教授的都是国外的方法,和欧美女性身形符合,她认为这对中国人不太适合,可能会造成喂养姿势过紧。而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会影响孩子吮吸,间接引发哺乳问题。
朱丹最初的堵奶也是因为宝宝含乳姿势不对,导致自己乳头皲裂。所以她认为尤其是新手妈妈,首先的需求就是有人告诉她们什么是正确的哺乳姿势。
还有一个原因是,代际间经验缺乏传承。王文华提到,现在很多产妇的父母年轻时,正是母乳喂养率低、推崇人工哺乳的时代,一是不重视,二是哺乳问题没有现在多,所以一些人没办法从上一代获取有效经验。同时,上一代人的解决办法并不科学,张晓梦堵奶时,她的妈妈建议她用梳子刮乳房、做热敷,但她听医生和网上的科普讲解,这些办法容易加重炎症,都不可取。
事实上,产妇在怀孕期间可以上门诊或者助产机构的免费宣教课,赵鹏提到,实际上是有正规的母乳喂养指导原则的,但是因为写得过于专业或粗糙,人们不愿意看,也看不懂。
朱丹后来反思,她自认为在怀孕期间做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比如怎么照顾宝宝、怎么坐月子,但怎么哺乳、保护自己的乳房,她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
郭春明也发现孕期宣教效果不理想。他的团队最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产妇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渠道是什么?”在他们调查的220多人中,90%都是通过互联网。也就是说这些人很少去医院系统地听专家授课。“这些知识都是碎片化的。”郭春明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他们也正在思考为什么医院的免费宣教无法吸引产妇。
有证书无身份的职业
但哺乳期的妈妈的需求确实存在。“堵奶一旦发生,情况非常紧急,因为会非常疼,会引起发烧,所以很多妈妈就会非常着急,只要有个人能够马上帮你解决,真的是让你做什么都可以。我堵奶那个时候,有个老师要给我填一个资料,我都在想,‘你快一点,不要填了,你只要能上手赶紧给我解决问题就好。’但是就因为太急切,会导致病急乱投医,就会造成很多后续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朱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认为没有一个官方的、权威机构给妈妈们提供帮助。
郑欣宜曾向医院妇产科咨询如何解决堵奶问题,但是她所在的杭州市西溪医院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张晓梦去北京一家部队医院乳腺外科就医,医生就她的乳腺炎开了对症的药,但是乳汁淤积这个问题,医生建议她“去找通乳师通乳吧”。该医院门诊附近就有专门的通乳师在给产妇推拿。
来找王文华的一位产妇的经历更加极端。她的公公是内蒙古通辽市急诊中心的主任,她回老家探亲时因为堵奶严重,在全市的医院都找不到医生能通乳,有个医院甚至建议她做手术治疗。
赵鹏认为,妇幼保健院这类专科医院会重视母乳喂养、开办孕妇学校,而一些综合性医院不一定重视,甚至部分医生认识不足,直接让病人去找催乳师。哺乳问题不是具体的病症,赵鹏解释说,“医院的医生对这个不是很重视,医生老是觉得有病才需要治疗。”同时,他也提到医生工作量大,平常还要上手术、出门诊,在解决哺乳遇到的问题上很难分身。
郭春明认为,产妇在哺乳期遇到的问题,如果前期母乳喂养指导到位,或者妈妈具有一定的保健知识,应该能够处理好。另外,如果人们都去就医,医院也没有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解决乳腺门诊或者保健方面的工作,所以需要一些辅助性的措施。
“妇产科不管,儿科医生不问,外科不理,这是个社会问题。”王文华这样看待产妇哺乳期遇到的难题。究其原因,产妇喂孩子吃奶看上去是个小事,医院缺乏重视,医院内部也缺乏传承,过去喂奶没有这么多问题,近些年问题增多,但相关研究并没有跟上,很多医护人员也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虽然王文华每次提及催乳师,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怒,骂她们是骗子,但她明白,因为医生不管,社会才接管。
市场的确嗅到了机会。“三鹿奶粉事件”让不少人重视母乳喂养,但奶粉事件也催生了一个新暴利行业——催乳师。
《中国新闻周刊》探访了北京两家提供催乳师培训的公司。家好月圆公司自称是国内高端母婴护理连锁服务平台,成立于2014年。其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前后催乳师在北京开始出现。公司的宣传册上提及催乳市场需求状况:一、为了避免奶粉质量的不安全性,产妇力争母乳的现象突出;二、目前80%的产妇乳房会出现问题,专业催乳师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家好月圆的工作人员提到,因为饮食、社会压力、穿着等影响,产妇乳房问题增多,同时医院的妇产科也没人管。在他们看来,催乳相当于产后修复,是一项服务。“医生、护士本来有固定工资,他们肯定不愿意管,顶多说两句就得了。做的话,他们也没有分成,所以懒得做。”她如此看待这个机遇。
催乳师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学员学习中医穴位、乳房结构,进而针对具体的哺乳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但家好月圆公司工作人员承认,催乳师不是真正的职业,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培训体系,比如催乳师应该学什么技能,在实际操作时面对不同情况该怎么做,目前的培训都是公司行为。每个公司做广告都声称自己会提供本行业最具有含金量的权威证书,可全国通用,然而事实是,培训体系都不一致,每家机构发的证书可能也都不统一。
在网上查看多家培训机构发现,报名催乳师学习班没有任何门槛,不受年龄和学历的影响。《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两家机构了解到,催乳师学员多是4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并没有什么医学的知识基础,讲师在台前反复让学员重复念出某个穴位的按压手法。
催乳师学员在10天内可以学完所有课程,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并很快通过月嫂公司推介,在给产妇做月嫂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经验丰富的催乳师可以单独接单,据了解,北京催乳市场行情是每次600~1000元不等,一次按摩1~2个小时,在兰州市,这项服务的价格是500元。
郭春明提到,催乳有时候是一种医疗行为,医生要做的事情,让一些非医学背景的人或者没有资质的一些人去做,往往会造成伤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妇产科医生认为,这些社会上的催乳师没有医疗背景,遇到问题没办法科学地应对。同时催乳所使用的推拿按摩,也需要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
家好月圆公司的一位催乳培训师自称有10年的催乳经验,她关注到,这些年在北京学习催乳的人越来越多,面对市场竞争,有些人会通过关系直接和医院合作,让医院给病人推荐催乳师,当然这个机构要给医院支付费用。“北京有这样的情况,病人最相信的还是大夫。”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在其他地方,月嫂公司多通过网页搜索、和医院合作、贴广告、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
郑欣宜因为二胎最近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两年前曾给她推荐催乳师的月嫂公司主管仍然在病房自由出入,给产妇介绍月嫂或催乳师。
实际上,因为行业没有标准,产妇寻找催乳师的方式更多是靠熟人推荐这种传统方式。朱丹曾发微博征集各地大家认为专业的催乳师,因为太多普通妈妈只能靠打听。前文提及的家住通辽的产妇在当地为了寻找催乳师,“全家齐上阵,这个人推荐,那个人推荐,一个个筛选,跟面试一样。”
赵鹏曾拿葡萄做比喻:乳腺组织从乳头的一级导管到乳腺小叶各腺泡,很像是由很多串葡萄组合成的一个半球形器官,葡萄枝是各级导管,一个个葡萄就是小叶中的腺泡。哺乳期乳房的腺泡胀大,如果外力使劲挤压,把腺泡挤破,乳汁会进入乳腺间质,很疼,而且会马上引发炎症,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不提倡找催乳师,建议人们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绕弯路。但他也承认,催乳师从某种角度上也能解决问题,“需求有需求存在的道理。”国家可以提高催乳师的门槛,比如要求职业准入证,可能会使市场更规范。
郭春明所在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也在尝试规范市场,他们从2014年起开设母乳喂养指导师培训班,大部分是体制内的医护人员,少部分来自于社会。郭春明介绍,他们最近正在组织全国新生儿的专家、护理的专家、产科妇科以及乳腺科的专家,讨论如何管理人员,规范技术和手法,制订协会内的标准,成熟后推广到整个行业。
规范一个行业需要漫长的过程,面对妈妈们的急切需求,朱丹认为当下应该进行一场哺乳或者通乳革命,向产妇传递新的、正确的知识。她在和粉丝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最难改变的是,太多的妈妈有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她们认为通乳一定是痛的,甚至忍受着催乳的疼痛是理所应当,“你怕痛就是太娇怪,有些人还用‘为母则刚’来给自己洗脑,就觉得,你承受不了,就不够格做一个坚强的妈妈。我觉得这才是最需要改变的观点。”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郑欣宜、张晓梦为化名)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医生为什么不建议通乳和堵奶不是病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