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西艺术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中法之间的艺术交流是极其重要的。院士们的深情、这份友谊、这份友谊”法国艺术学院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真爱》将载入中法艺术交流史册。” 2020年11月25日,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法国艺术学院院士让·卡多雕塑《阳光下的牛》捐赠揭幕仪式上致辞。
多年来,吴为山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雕塑创作中的独特表达,致力于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吴为山创作《马克思》定稿
“时代的影像制造者”
1962年1月,吴为山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石岩镇的一个书香家庭。 五六岁的时候,他开始喜欢上这些陶瓷器皿上的绘画和家里收藏的古籍中的插图。
1979年,他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学校,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多的雕像:维纳斯、米开朗基罗的半身像、伏尔泰、亚历山大的石块……两年来,泥塑家石高飚先生的精湛技艺技能让他大开眼界; 吴冠中、钱绍武等外界名家的讲学,使他受益匪浅。 而著名画家吴开诚先生在写生方面的启蒙和指导,为他日后对艺术的全面认识奠定了基础。
1991年,29岁的吴为山担任南京师范大学雕塑教研室主任。 当时,他接到“当代草圣”林散之长子林长武的邀请,为其父亲建造半身像,置于林散之纪念馆内。 当雕塑完成后,林长武激动地说:“父亲还活着!” 这启发了吴为山,他走上了塑造中国文化名人的道路。
他还清楚地记得,20世纪90年代,一群年轻人去南京机场迎接一位歌手。 有人说,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在飞机上。 居然还有年轻人问,杨振宁唱的是什么歌? 这让吴为山很惊讶。
于是,他决定:“我应该用我的雕塑艺术,为那些逐渐被历史人们遗忘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创作雕像。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形成一场文化盛宴。”当人们徜徉其中时,你会感受到灵魂的伟大,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足迹。
自1994年起的20年间,吴为山创作了数十尊造型各异的孔子雕像。 最大的有20多米高,最小的有70厘米高。 他们矗立在世界各地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教育场所。 从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像创作,迄今已完成近400件。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曾采访吴为山,称他是“创造时代形象的人”。
多年来,吴为山始终怀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希望通过雕塑创作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巨人雕像,将他们的形象融入到源源不断的人类历史中,比如老子、孔子、王仙芝、黄宾虹、齐白石……其中,吴为山的代表作《老子》荣获国际艺术金奖。 作品造型雄伟,形神兼备。 其上刻有《道德经》,表达了睿智睿智的圣人形象以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2014年,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盛赞吴为山的作品《老子》。 他说:“你可以从这个作品中看到中国。”
2020年11月12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行走的人——吴为山中国与世界”展览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吴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绘画作品35件。 本次展览除了展示艺术作品外,还展示了大量与吴为山艺术创作和工作经历相关的图文资料。
意大利艺术学院院长克里斯蒂娜·阿西蒂尼与中国美术馆馆长、意大利艺术学院名誉院士吴为山共同为吴为山雕塑作品《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先生》揭幕白石”。 作品被意大利艺术学院永久收藏
艺术本身也是一种翻译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包罗万象的艺术生态中,中国艺术家必须找到支点、保持平衡,让经典艺术与当代创作有机融合,让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中建立文化坐标。”艺术史。”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吴为山在研究中国美学精神和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写意雕塑”的概念。
“中国写意艺术源于天象地脉的造型意象,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理论相一致,表现为层层递进的动态审美。象、气、道的升华与融合,它的表现智慧和创作过程,它的思想和形式特征,都是东方精神的形象对应,它描述和弘扬的是一个古老而新的民族的诗意追求。 ” 吴为山说道。
他认为艺术本身也是一种翻译。 这种翻译是指将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翻译成主观意识。 他在意大利威尼斯旅行时,幻想着东西方文化的代表超越时空,一起漂流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于是,创作了雕塑《齐白石与达芬奇对话》。 虽然没有照片,但是有肖像。 艺术家需要思考如何将肖像转变成雕塑。
2020年1月17日,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落户”意大利芬奇。 这是中国雕塑家的作品首次永久竖立在达芬奇博物馆。 芬奇的出生地。 意大利芬奇市市长授予吴为山先生达芬奇荣誉金质奖章。
此外,这种翻译还指的是文明的互鉴和融合。 东西方在对话交流中形成新的兴衰、新的艺术价值观和氛围非常重要。 吴为山说:“比如我喜欢罗丹、米开朗基罗、古希腊雕塑、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但面包是面包,牛奶是牛奶。 它不能成为我们的馒头和豆浆。 如何整合它们? 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仔细思考。”
“吴为山教授的艺术让我们看到一个东方艺术家如何用具象艺术和现代视觉艺术的形式表达世界和人类,如何用泥土和青铜铸造灵魂。” 罗马罗鲁索美术学院前院长吉拉尔多(Girardot Girardot)认为。
吴为山《孔子》铜像,高790厘米,2010年,立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用经典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太多令人回味的人和事,讲故事的机会不是天天都有。所以,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选择经典故事,讲出精髓。”的文化”。 吴为山认为,培养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刻认识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特别是中华美学精神。
在他看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是由一大批“坚强、道德、温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艺术作品构筑起来的。 因此,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好作品并有效传播就显得非常重要。
吴为山认为,沟通的重要性在于对话和讲故事。 所以,立像、办展览都是引进经典的方式。
立像,就是指立圣人的雕像。 让老子、孔子面露春风立于世,就会让人认为有这样祖先的民族一定是礼仪之国。
举办展览,通过古今作品的展示,将完整地展示中华民族的美好历程,让世界了解这个民族的进步。
杨振宁曾说过:“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遵循孔子的教诲,创造了世界上最悠久、人口最多、最具韧性的和谐文化传统,所以中国人尊孔子为圣师。今天,在中华文化传统伟大复兴的开端,我们需要树立一尊能够展现孔子精神的圣师雕像。我觉得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巨大的孔子雕像,安静而庄严,最能体现圣师今天仍然站在我们中间,仍然教导我们仁义忠孝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吴为山的代表作,孔子像曾在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以及韩国、意大利、比利时等重要博物馆、美术馆和海外艺术机构展出甚至永久陈列。 、法国、新加坡等国家。 2017年9月,应巴西库里蒂巴市长Rafael Greca先生邀请,吴为山创作的雕塑《孔子》在巴西矗立。 雕塑基座高1.5米,整体高度4.46米。 它是用青铜铸造的。 坐北朝南。 这是中巴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巴文化融合的永恒印记。 由于永久竖立孔子雕像,巴西广场被永久命名为“中华广场”。
近年来,吴为山的作品在世界多个国家巡演。 2012年9月4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手捧孔子雕像,向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发表讲话:“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孔子的灵魂,一个国家,也是全人类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