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城市科学家曾说过:“让我看看你们的城市雕塑,我就能知道这个城市的市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的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和窗户,是城市灵魂的象征。 近年来,不同特色、不同材质的城市雕塑在我市的公园、广场、道路中心不断出现和消失。 让我们来寻找那些见证诸城发展历史的雕塑吧!
“城市之眼”见证发展史
说起城市雕塑,相信很多老诸城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位于纺织街北端的“黄道婆”石雕。 这是由当时的国营棉纺织厂设计制作的,于1988年竣工,是为了纪念黄道婆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奠基人的丰功伟绩。 该雕塑曾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城市雕塑,但后来在人民路拓宽和改造过程中被拆除。 诸城人最记忆犹新的还有1999年建成的九龙雕塑。 雕塑位于和平街与人民路交叉口。 它设计成九条腾空而起的巨龙形状,龙口中流出喷泉,高18米。 九龙雕塑在禾平街扩阔及重建工程期间移至恐龙公园。
苍湾公园内还有几组诸城名人石雕,但规模太小,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诸城市中医院院内的李时珍雕塑应该是保存最久的城市雕塑。 该雕塑建于1987年,为纪念李时珍而建,由汉白玉雕刻而成。 此外,渭河公园建成后,公园内安装了一些人物铜像,造型栩栩如生,为市民在公园休闲时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渭河公园的水面上还有一座大型金属雕塑,形状像恐龙的几何变形,呈鲜红色。 外地人路过诸城渭河公园时都会看到它。 这是目前诸城最大的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缺乏统筹规划
我们不得不承认,行走在我们的城市或者其他城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笨拙、粗俗、难以理解的城市雕塑。 为什么有些城市雕塑几年之内就面临被彻底拆除的命运? 除了城市扩建和改建的因素外,城市雕塑整体质量不佳是不是也是原因之一呢?
对此,四川美术学院诸城雕塑家董志刚认为,这是由于对城市文化内涵探索不够,对城市雕塑缺乏统筹规划造成的。 城市雕塑通常放置在公共场所,并且可以持续几代人。 它对公众和城市的影响超过其他艺术。 因此,城建、文化部门和专家应该建立一个机构,对城市雕塑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和指导,不仅要规划雕塑,还要规划相关的“环境”。 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细节。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知人类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体现出城市的一切文明内涵。 因此,城市雕塑也要求专业人士注重文化挖掘,追求艺术创造力,尊重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
总而言之,“城市雕塑艺术如何介入公共空间,是一个政府、艺术家、民众三方协调、博弈的过程。” 董志刚说。
期待名人雕塑成为这座城市的“点睛之笔”
位于诸城名人堂的舜帝雕塑就是一个例子。 这座雕塑凸显了诸城丰富的历史,让游客一次性了解诸城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让诸城市民感受到了对家乡的热爱。
但诸城这样的历史名人展示还不够多,而且不够精致。 正如有政协委员指出,苏轼这位在诸城留下足迹的大文学家,始终只闻其名,不见其“身”。 诸城街头,甚至超凡脱俗的舞台上,都没有苏轼的雕塑。 苏轼作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诸城没有雕塑。 毕竟,这对诸城来说是一个遗憾。 还有诸城琴派王延庆、王新奎等为诸城琴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琴手,但这座城市却没有与他们相关的雕塑……
放眼全国,近年来不少城市都争相打“历史名人牌”,并采取措施弘扬历史名人文化。 仅就名人雕像而言,中山、福州、温州、宁波等地已有或正在筹建个人或群体名人雕塑,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可供参考。 我们期待整合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为这座城市留下更多“点睛之笔”。记者 秦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