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上午7时许,升旗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准时举行。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当国歌停止时,国旗缓缓降半旗,向遇难同胞致以哀悼。
吴为山教授创作的场景。
位于南京水西门大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经过长长的雕塑广场,每个参观者的目光都会被门前水池中的一组雕塑所吸引,而他们会被这些“无声的呐喊”“敲击灵魂”所吸引。
《逃亡》六版照片均为资料图
这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雕塑》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 这些雕塑描绘了在南京大屠杀中遭受苦难的中国人的形象。 巨大的悲伤、对战争的控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在雕塑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该组雕塑成为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荣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近日,吴为山分享了他的群雕创作历程。
“胜利号角”雕塑
记者:您于2006年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并设计了大型雕塑,至今已过去十二年了。 你还记得当时的创作状态吗?
吴为山:创作这组雕塑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仿佛时光飞回到了1937年那段血腥的岁月。那些逃亡的人、被杀的人、惨叫的人,屠刀里流淌的鲜血滴在身上。日本军靴。 ……我茫然地向南京城西的江东门走去,那是屠杀的场景之一。
《逃亡》雕塑10号
一个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作为一名艺术家,我想通过自己的创作来铭记这段历史。 一股有力的旋律在我心里油然而生:高——低——行云流水——上升——上升!
对应的是:体量、形状、张力所产生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主题,接着是十组表情、姿势、动态各异的人物的《逃亡》群雕,然后是从天而降的轰鸣声。大地,颤抖的双手。 12米高的抽象形状“受伤灵魂的哭泣”指的是天空。 这组雕塑以主体建筑为背景,以三角面为元素,形成一种激动人心、低沉、悲壮、愤怒的乐章,在进入纪念馆之前就已经受到影响。
《逃亡》群雕三
走出纪念馆,你会发现和平公园,但你会看到一片绿洲。 出口处长140米、高8米的墙上有一面以“胜利”为主题的浮雕墙。 浮雕以“V”字形为基本构图,分别为“黄河咆哮——冲锋陷阵”和“长江咆哮——中国人民抗战胜利”。
整组雕塑采用刀切、棒打、棒打、手工雕刻等多种手法相结合。 那些雕刻揭示了灵魂上的伤痕。 它们是民族苦难的记忆,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记录。 强烈的悲愤情绪,催生了雕塑创作的速度和力量。 我在38度的高温下,在深夜露天工作,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在《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的回响中完成了每一个雕塑。 图像将艺术家的情感与民族情感、人类情感结合起来,并投射到作品中。 创作灵感和激情自然地从心底、指尖流淌出来。 为此,我还深情地写了几行诗,刻在石碑上,作为作品的结尾:
我带着一种天地间无法表达的悲痛回忆起那场血淋淋的风雨。
我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三十万亡灵的灵魂,
我用我纯洁的心,铲除这个受苦民族的痛苦,
我祈祷,
我希望,
古老民族的觉醒!
精神崛起!
记者: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曾评价:“吴为山的雕塑蕴含的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在这组雕塑中,我们如何体现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彰显人文和历史的高度?
吴为山:在创作上述群雕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采访了常志强、夏淑琴等幸存者。 我从大量的历史照片和人物故事中感受到了人们苦难中的哭声。 我想通过艺术的语言告诉世界我们的民族所遭受的危险,以及普通人在灾难面前的挣扎和呼喊……
怀着这样的初衷和立场,除了站在南京的角度来看这座城市的血泪,同情当时市民的疾苦; 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我也是站在人类和历史的角度。 需要从高度正视和反思这段时期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罪行,将作品的境界升华到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和仇恨。
回顾20世纪至今我国所有表现抗战题材的作品,几乎都是场景的重演。 那种国仇家恨溢出到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但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文明。 中国有底气谈论历史灾难和屈辱。 作为一个被侮辱的国家,中国有责任指责这场战争,告诉世界和平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 一个弱小的、伤痕累累的国家,是无法祈求和平的! 因此,凝固百姓的悲剧形象,表达祖国的苦难,呼唤民族精神的崛起,祈求和平,应该是整个作品的核心。
类似世界现代史上类似的悲剧——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今后还会重演吗? 以史为鉴,扩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历史的需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扩建工程首先是建筑,建筑是载体,也是精神的体现; 物证展示是基础; 雕塑凝固历史,铸就国魂,直入人民灵魂,为人们认识客观历史事实提供价值判断参考。
和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 今天,当人们走进庄严肃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会感觉到这组雕塑构成了一首起伏的音乐。 他们表达苦难、控诉罪恶,但也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表达正义的意愿。 信仰和呼唤和平的声音。
记者:这组雕塑从苦难中升华了和平,从历史中读出了未来。 艺术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什么作用?
吴为山:整个雕塑群中,没有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 他们都代表着我们遇难的同胞。 它们是为了纪念我们同胞的灵魂而创建的。 其潜台词是: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这组作品2014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时,展览标题是“塑造灵魂,反思历史”。 这就是我想传达给观众的创作主题。
现在我去世界各地巡展时,总是会谈到这组雕塑。 世界各地许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在看到这组雕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时都流下了热泪。 艺术超越语言和国界。 这组雕塑以其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震撼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心灵。
这组雕塑之所以能引起世界各地的灵魂共鸣,正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对全人类未来的关怀。 构建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以和平与发展为基础。 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情感、审美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价值观。 艺术作品的美感及其创造智慧往往超越国家和民族,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就此而言,艺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和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专家观点】
Girardot Lo Russo(罗马美术学院前院长):
吴为山教授的艺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东方艺术家如何通过具象艺术和现代视觉艺术来表达世界,如何用泥土和青铜铸造自己的灵魂。 为此,我想到了20世纪意大利象征主义雕塑家贾科莫·曼祖。 尽管实力雄厚,但他却拥有一种感性的古典气质。 他简洁朴素的雕塑风格唤起了人们对残酷战争的回忆。 吴为山以流动的形式构建了自然生命的永恒。 他简单的造型代表了受苦受难的民族同胞,深刻地展现了悲剧的力量。 这种东西方艺术的跨世纪比较和艺术家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相信艺术是沟通的桥梁。
邵大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大型纪念雕塑,特别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是我们理论研究者应该研究的对象。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形象时经常使用雕塑作为点缀。 这与他的修养、对艺术的理解、对艺术的欣赏、对整个艺术的判断尺度有关。 大多数优秀的建筑师能够理解雕塑家、画家和艺术家,并将他们的创作结合成一个整体。 专题雕塑、大型历史古迹雕塑如何应对“南京大屠杀”主题? 如何揭示这一事件的意义? 既要再现灾难本身,又要表达受苦人民的抵抗精神,还要传达人民胜利的信心。 这些都是这组雕塑应该体现的主题。 吴为山和他的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思考,有很好的想法,值得我们学习。 就雕塑语言而言,吴为山所倡导的写意雕塑正是利用了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特点,其艺术语言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
陈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忘记甚至忘记了那段苦难和奋斗的历史。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吴为山作品的重要意义就是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民族所遭受的苦难。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座雕塑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是我们国家进步和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新一代雕塑家在新形势下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的象征。
《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4日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