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轩轩青铜艺术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凯在进博会上介绍了公司产品。
华西讯(特约上海通讯员 李媛 苏竞萌)本届进博会,陕西评选出全省代表性企业46家,重点展示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文化创意四大类。 展区,现场展示了300余种产品。 11月7日,记者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陕西民族步行街看到,参展企业络绎不绝,企业代表十分忙碌。 这些展品的背后,都是老陕西人的奋斗故事。
三代人坚持的青铜工艺利用进博会平台弘扬中华文化
在今年进博会陕西国家步行街展区,记者看到一排特色展品:西周何尊、何尊、大克鼎等青铜器复制品、空心虎纹铜斧等。 这是宝鸡轩轩青铜艺术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凯第二次携青铜制品亮相进博会。
“我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大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青铜文化。” 赵凯告诉记者,宝鸡宣宣青铜公司成立于1990年,公司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吴兵镇强家镇沟村至今仍坚持使用传统手工制作的青铜制品。
记者了解到,从祖父开始,赵凯一家三代都从事青铜制品的生产,并逐渐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 目前拥有1500平方米厂房和500平方米展厅,产品也从中国走向更多“一带一路”建设国家。
青铜制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赵凯介绍,无论是仿青铜、青铜工艺礼品,还是城市雕塑及相关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持了仿青铜工艺的传统技艺,而且具有独特的特色。 方便携带,弘扬青铜文化属性,让更多人在了解产品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让产品赋能,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赵凯说道。
“这次会议,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尝试和合作,只要我们能把产品延伸出来,或者把青铜器赋能在其他产品上,比如青铜娃娃、青铜瓷器上,我们就可以进行深入的合作。” 赵凯说道。
陕西企业叶雕工艺品首次亮相进博会。
叶雕工艺品首次亮相进博会
每到深秋,终南山古观音寺的千年银杏树就会充斥社交媒体。 于是,陕西商洛的一位小伙子就银杏叶“做文章”,第一次把银杏叶带到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览现场。
一片来自古观音寺的银杏叶,寄托着“前程似锦”、“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李相龙的叶雕工艺品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陕西民族步行街独树一帜。 “难点就在于叶子的加工技术,除了尽量还原叶子原来的颜色和状态,最重要的是雕刻。李相龙是陕西商洛人,现在是负责人杨凌一家工艺品公司的老板。
在李相龙的记忆中,祖父经常用剪刀在树叶上剪出简单的图案。 “上大学后,我开始收集各种材料,对传统叶雕进行创新。成品出来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当时,全国做这件事的人大概不超过5个人。”
你能想象在树叶上雕刻图案会是什么样子吗? 一片叶子薄仅0.1毫米,厚不到1毫米。 其难度可想而知。 李祥龙说,制作过程更像是“戳”,而不是“雕”。 并不是每片叶子都可以用来制作树叶雕塑。 首先要“长好”,然后通过浸泡发酵,让叶肉和叶脉剥落。 手工设计图案,制作模板,然后用刻刀将叶肉从网格状的叶子中一点一点地戳出来。
“汉贵妃窗前嬉戏,巧削桐叶照窗纱”,描绘了汉代民间剪叶艺术的盛行。 因此,叶雕技艺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也为现代的人们提供了新的艺术体验。 “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传统叶雕的制作周期是3-4个月。后来我尝试用一些化学方法来加快发酵过程。如果雕刻的内容比较复杂,需要两三个人来完成。”一起来完成吧,如果简单的话,我就自己做。” 李相龙介绍。
记者了解到,李相龙的叶雕曾在北京冬奥会、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展出。 “我们还和一些银行、文化博物馆合作,生产定制周边或者纪念品,很受欢迎。” 李相龙表示,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但开幕第一天就收到了合作意向。 “湖北银杏谷景区对我的产品很感兴趣,希望进一步合作,这次进博会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