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每小时新闻 记者 王克宇 通讯员 寿一平 顾宏
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杭波街一家店铺的二楼虽然没有醒目的招牌,但街坊邻里都知道这是老李的“工作室”。
老李的名字叫李顺根。 他今年76岁了。 他是一位拥有40多年木工经验的工匠。 他亲手创作的木雕作品,题材各异,细节写实,总是令人赞叹。
木雕细致到连路灯都能点亮
走进李舜根的工作室,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没有任何装饰,只有木头、锯子、锉刀等工具简单摆放。
“我大半辈子都和木木打交道,大家都知道我在家不能放松。两年多前,同协院社区为我提供了这个场地,它成为我继续创作的场所”。 李顺根说道。
最新的木雕作品是在同协院社区党委书记谢振浩的建议下选择制作的“大莲花”的微缩版,最具标志性。
李舜根从未去过这个亚运会比赛场馆。 “我让女儿从网上下载了场馆的照片,我会根据照片进行还原重现。”
在“演播室”的桌子上,每小时新闻记者看到了一张略带皱纹的“大莲花”场地印刷品。 “我根据这张照片雕刻了它。” 李舜根说,他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各个角度的“大荷花”照片,这些照片将作为他今后创作的基础。
历时两个月,李舜根雕刻出一尊高9厘米、直径35厘米的“大莲花”模型。 俯视这朵“大莲花”,记者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系列台阶。
这样的匠心还体现在“大莲花”的底座上,底座上装有18个“配电箱”和12个“室外空调机组”,全部是手工制作的。 李顺根从社区买了小灯泡,绑在木棍上,变成了“路灯”。 当他按下开关时,“大莲花”一下子“亮了”。
对于这位工匠大师来说,雕刻这朵“大莲花”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李舜根用手指指着上面的花瓣,“这些花瓣是最难的。” 他说,由于没有具体图纸,为了雕刻出距离和大小相等的花瓣,他先准备了花瓣纸样,然后按照轮廓进行雕刻。 一点一点地刻花瓣,“差不多一片就需要半个小时。”
档期紧张,其他作品陆续上映
李舜根画室的桌子上,除了“大莲花”外,还有龙、牛、象等小木器。 “这些都是我这几年为了好玩自己雕刻的,木头是天然掉落或者废弃的樟木。” 他透露,家里还有更大的“作品”——比如六和塔、红船、包头。 楚塔等。
“红船是去年建党一百周年时雕刻的,是送给街道的礼物。六和塔、保俶塔都是杭州的地标,我想用自己的手艺还原当年的味道”我的家乡。”
在李舜根的雕塑生涯中,两个月完成的《大莲花》并不算特别耗时。 “我以前雕刻过滕王阁,花了七个月的时间,我从来没有去过滕王阁,也是根据照片雕刻的,完成后,我有一种成就感。”
早上7:00到下午4:30的忙碌是李舜根在工作室的日常生活。 用他的话说,他习惯了用木头工作,“我在这里感觉比在家里更舒服。” 完成《大莲花》后,他没有休息,立即投入到新的雕刻工作中。
“这些天我主要忙着在家乡做木雕,最后的那堵墙还没有找到。” 李舜根拿了一把尺子,在木头上来回比划。 他正在忙的木雕是一栋5层楼的建筑。 罗马石、外墙砖、窗户、楼梯等均用锉刀精美雕刻。 底座上有门、水井,可以说是细节十足。
家人的“吩咐”是李舜根木雕的重要灵感来源。 “这是我老家的房子,前阵子孙子问我能不能雕刻一个,现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了,这个月应该就能完工了。”
目前,李舜根的雕塑日程非常紧张。 除《故乡》外,还有《一帆风顺》和《龙》两部大型作品。 “‘一帆风顺’是一艘大帆船,是我女儿给我订的;我也准备雕刻一条龙,因为我的孙子想要一条小龙,这两块木雕应该忙一阵子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网络传播。 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