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门对面松石林立,殿内四周翠柏翠柏,柏树倒山。

这是描述天龙山,又名房山。 历史上,这里是北齐高阳帝父亲高欢的夏宫。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

天龙山群峰起伏,周围苍松翠柏; 泉水潺潺,溪水潺潺,清溪流淌,气候凉爽。 天龙山上有古松龙游盘,纵横蜿蜒,为天龙山奇观。

天龙山石窟是天龙山的又一奇葩。 它们分布在天龙山东西峰的悬崖峭壁之间,绵延1公里。

天龙山石窟以“小而精”着称,具有独特的“天龙山风格”风格。 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东魏、北齐、隋、唐时期开凿的洞窟24个。 现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肖像共存1144件。

每个洞窟的开凿年代不同,其中大部分为唐代。 石窟唐代造像艺术风格严谨、脱俗; 石雕姿态生动优美,刀法精湛,纹理流畅,迂回穿插,虚实结合,质感丰富。

其中西峰第9窟是晚唐时期不可多得的杰作。 第9窟“满山阁”的弥勒佛坐像是天龙山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石雕。 高约8米,外观威严。 瑰丽中见简约与温馨; 下层观音立像高11米,身躯丰满,项链华丽,纱质透明,纹理清晰。 是天龙山石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造像; 而一旁的普贤菩萨像则在微笑。 ,知足常乐,也是石雕上品。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跨越历史

天龙山石窟最早的开凿者是东魏宰相高欢及其子高洋,开凿了东峰第1窟,西峰第10、16窟; 东峰第11窟开凿于北齐至隋朝时期; 隋炀帝为晋王时,开凿东峰第八窟; 其余18个洞窟为唐代开凿。 它跨越四个朝代,历时四百多年,体现了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成就。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重点石窟

北齐第1、10、16号窟,窟前有仿木结构前廊,立有雕花柱两根,柱上有三升斗拱。 它们是现存唯一的北齐建筑实例,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隋代第8窟为有底洞,中心有一座方塔。 洞壁、塔身四面均有佛龛、雕像。 结构复杂,但加工十分恰当、独特。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西峰第9窟是晚唐时期不可多得的杰作。 为了保护这组石窟,重建了三层仿明楼阁,汉白玉台阶逐级攀登,内置木梯直通弥勒佛顶。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天龙山石窟中还有五朝至元明时期的石窟。 但由于南北路线不规则,悬崖险峻,加上作品年代较晚,鲜为人知。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艺术价值

天龙山石窟艺术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盛于魏晋,盛于隋唐。 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精髓,融合了中国绘画、雕塑的传统技艺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中国化进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和佛教史的珍贵资源。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其中,东魏石雕比例适中,形象逼真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东魏造像体形瘦小,雕塑手法古朴简洁,仍具有“骨美、形象清晰”的风格。 北齐造像减少动态,注重身体结构的塑造。 这一时期的雕塑语言达到了完美。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保护治理

天龙山石窟由灰白色砂岩构成,易于雕刻、风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天龙山文物保护所与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合作,通过对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现有条件等的调查研究,实施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专家介绍,根据目前调查,石窟内最突出的病害主要是风蚀、冻融、剥落、碱化等。 其中,病害最严重的是第8、9、18窟。由于这些石窟紧邻石壁下方,被雨水冲刷严重,水害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据悉,云冈石窟前期防水保护工程,突破了世界石窟防水难题。 本次研究和试验结果对于各石窟群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尖端

运输:

从太原乘坐小巴到清徐,或乘坐8路公交车到晋祠下车,再绕行晋祠后面到天龙山,沿盘山公路行驶即可到达。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停留:

如果你想继续感受朝露晚风,可以下到天龙山庄。 入住别墅,早晨可以迎接朝阳,晚上可以欣赏山景。

(蒙古记忆)天龙山石窟——跨越历史

(改编自:网络综合资料)

编辑:唐敏| 视觉:金晶| 图文:夏景岑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