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推动乡村产业和人才全面振兴,近日,河北农乐杯“寻找最美乡村”举办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河北新闻网主办的“工匠”活动正式启动。今天,让我们和乡村最美工匠(雕塑类)一起,走进雕塑的世界,探索优雅和雕塑之美。
1.薄云天——中国竹雕大师
薄云天,河北廊坊人,现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一级雕刻师、中国竹雕主要代表人物。
其竹刻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涉及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题材。 他能自如地运用留青、刻黄、下沉、凹刻、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技法,并广泛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进行雕刻作品的创作。 他在竹刻界独树一帜,有自己的风格。 一派。
荣誉称号
2012年竹刻作品《听松风》荣获第七届艺博会精品评比金奖。
2013年,竹刻作品《云山》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
竹刻作品《贵妃醉图》
2、宋玉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宋玉顺,河北廊坊人,出生于木匠世家,现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自从与红木结缘以来,他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 他制作的红木家具雕刻精美。 所有接缝和转角均采用榫卯技术。 它们光滑且平坦,并且它们之间没有间隙。 整套家具不使用一颗铁钉。 即使放置一百年,也依然完好无损。 散了,没有腐烂。
他自称“老木匠”,以继承和复兴京造古典家具为己任。 他愿意做一个“一心一意的人”,一生执着地践行“工匠精神”。
荣誉称号
2002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家具展览会优秀设计奖。
2020年被授予“中国木作文化传播者”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3.马若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马若特,河北省曲阳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事泥塑工作近30年,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他不仅掌握了原料、配料、揉捏、烧制等一整套技艺,还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创作道路。 作品粗犷朴实,内涵深刻。
荣誉称号
2012年,作品《老酒》荣获首届中国(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
2018年荣获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大赛泥塑项目第二名。
作品《脊柱》
4、高英坡——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高英坡,河北保定曲阳县人,出生于雕塑家世家。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 13岁跟随父亲学习石雕艺术与创作,后师从清华美院徐正龙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宝通。
近年来,他以传承和弘扬雕塑艺术为己任,组织主办了多次雕塑比赛,举办形式多样的雕塑活动,无偿培训雕塑从业人员6000余人。 同时,开办首届、第二届“河北省雕塑技艺学术高级培训班”,建立技术孵化器和创业指导基地。
荣誉称号
2017年,雕塑《莲花仙子》荣获第三届全国石雕设计大赛决赛金奖。
2018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洛神游记》
5.钟大福——石雕艺术工匠
戴福忠是河北河间人,从小就对各种石雕感兴趣。 七岁时,他跟随父亲学习石雕技艺。 多年来,他不断向师傅学习,不断提高石雕技艺。 为了弘扬石雕艺术,戴福忠培养了数百名徒弟。 学艺结束后,已有30多名学徒被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
荣誉称号
2010年,在中国上海第九届矿物陨石展上,玻璃陨石作品《东方诸神》荣获金奖。
2011年,石雕《母子同心》荣获第十七届郑州全国商品文化博览会一等奖。
作品《酒灵》
6、高殿华——“面模”雕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高殿华,河北省黄骅市高庄人,是“面模”雕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13岁的时候,他从叔叔那里学会了面模雕刻技术,因为对面雕的痴迷,高殿华不断地钻研、钻研。 他不仅制作了30多种雕刻工具,还将传统雕刻图案丰富到近200种。 多年来,他不断改进雕刻工艺,使面条更加美观、生动、栩栩如生。
荣誉称号
2012年被评为沧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2018年被评为沧州市地方文化人才。
代表作品
7、金宝正——“刻陶球泥塑工艺”第三代传承人
金宝正,河北省沧州东光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陶球泥塑工艺”第三代传承人。 师从父亲金建岭、长兄金宝成,从事雕陶球泥塑工艺四十余年。 近年来,除了制作传统器物外,他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雕花陶球新功能的开发和工厂化生产的尝试上。 他继续使用雕刻陶球工艺来生产笔筒、香甚至烟灰缸等实用物品。 增加雕刻陶球实用性的器皿。
荣誉称号
2018年,作品《十二面雕陶球》荣获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遗产奖。
2019年,作品《祖国万岁》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雕刻陶圆珠笔筒
8. 崔秀东——中国首届崖柏艺术展联合发起人
崔秀东,河北省承德兴隆县人,首届中国崖柏艺术展共同主办人,北京根石研究会理事,河北省观赏石协会理事,副会长承德市收藏家协会理事、承德市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 。
为了让同事们在艺术上进一步发展,他先后自费联系北京、天津、广西、甘肃、福建、石家庄等地的导师到兴隆县传授技艺。 他还推荐本土艺术家参加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型艺术展览。 展会为河北省兴隆县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荣誉称号
荣获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精品石崖柏根雕展特等奖、金奖。
在北京第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根石艺术展中荣获“首都根石艺术金奖”。
青松岭电影主题曲《钱广赶车》
9.刘立国——承德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刘立国是承德市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德市工艺美术艺术家。 从事根雕工作30余年,创作了近千件根雕作品。 曾在各大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此外,还培养了多名传承人,将根雕艺术发扬光大。
荣誉称号
2016年至2018年参加赤峰蒙吉辽文化产业博览会并连续三年荣获金奖。
“呵呵,出名了”
10、承德市传统满族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蒋国友
蒋国友是承德市传统满族民间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从事满族民间工艺品创作30余年。 他的作品构思巧妙,执行细腻。 蒋国友在不断提高技艺的同时,也积极致力于传承传统木雕技艺。
荣誉称号
2017年,木雕作品《风花雪月》在陕西西安“凤凰杯”崖柏艺术展上荣获“最佳创作奖”。
2019年石雕作品《金山岭长城》荣获创意河北“优秀奖”。
代表作品
11、王陶——乾隆金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王涛,河北衡水人,著名玉雕艺术家,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传承人,乾隆金镶玉河北派创始人。 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玉的文化、玉的精神、玉的高贵和美,真正了解中国的玉文化。
荣誉称号
2017年,《金玉佛八宝》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非遗技艺展“全国工匠奖”最佳创作奖。
玉雕作品
12、李金禄—金禄木雕工作室负责人
李金禄,保定富平县人,从事木雕多年。 他的木雕线条流畅,雕琢精妙,深思熟虑,令人无限遐想。 2009年参加中国国际雕塑年展,作品成功入选巡回展览。
代表作品
13、付出双倍利润——从树上找到“金”的人
付双利,河北省涞水县人。 他从小就受到核桃文化的影响,对文化娱乐有很多研究。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湾核桃的研究、创造和推广。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雕刻技艺在涞水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涞水麻核桃是玩的核桃,古称手搓核桃。 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核桃文化。
文玩胡桃木打火机
14、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代表性传承人王小燕
王晓燕,河北廊坊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代表性传承人。 她从事核雕技艺已有40多年。 其作品雕刻精美,造型生动。 她发挥自己的核心雕刻技艺,成立了“小燕核心雕刻妇女微家庭”,带动村里30多位姐妹学习核心雕刻,增加了家庭收入。
核雕作品
15、怀来县泥雕技艺传承人李兆印
李兆印是张家口市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怀来县工艺美术大师。 他自幼喜爱泥塑,并自学成才。 几十年来,他创作了数千件精美的泥塑人物、鸟兽、山水。 曾参与制作著名国战英雄董存瑞雕像。
荣誉称号
2015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怀来县泥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荣获“怀来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工艺美术大赛”二等奖。
作品《冰壶》
16、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杨胜臣
杨胜臣,河北石家庄人,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其家族的木工技艺代代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系统、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技艺。 杨胜辰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 他与木头有着不解之缘,对传统榫卯制作情有独钟。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和发展,他已成为方圆百里知名的木工大师。
荣誉称号
2009年,“杨氏家具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品
17、焦永娟——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焦永娟,河北省邢台南宫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师。 雕塑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以研究、继承、发展、弘扬民族传统雕塑艺术,开展雕塑艺术技术交流,开展雕塑人才培训为宗旨。
荣誉称号
2017年,传统木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被评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雕塑《弥勒佛》
18、何成——枣木工艺品致富带头人
何成,河北行唐人,开发创作了枣根雕、枣笔筒、枣茶具等50多个品种的枣木工艺品。 他以旧物新作、推陈出新,实现了枣木的“变废为宝”。 ,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荣誉称号
2020年9月,枣木工艺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11月,该产品被国务院扶贫办列入《消费品目录》。
代表作品
19、苗爱香——苗木雕传承人
苗爱香,河北怀来人,张家口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苗族木雕传承人。 她自幼喜爱艺术,高中毕业后从事雕刻技艺。 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木雕技艺,还培养了100多名学生和学徒。
苗族的雕刻技艺经过数百年八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已逐渐成熟。 苗雕造型古朴简洁,刀法娴熟流畅,线条清新明快。 他的作品内容大多取材于生活习俗和神话故事。 年年有余、五谷丰登、龙凤、鹤松等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是他作品中常见的元素。
荣誉称号
2019年被评为张家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9年荣获“大国工匠”称号。
代表作品
20. 吴鹤亭——康保泥塑非遗传承人
吴鹤亭,河北张家口人,康保泥塑非物质传承人。 她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 2011年,她回到家乡从事泥塑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她在继承现有技艺的基础上,应用新科技材料,创新生产工艺和工艺。 通过作品创作,再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荣誉称号
2017年在河北省“庆祝党的十九大——歌颂祖国、歌颂英雄”活动中荣获民间工艺优秀奖。
2019年荣获第三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周优秀展示项目。
《2020东奥滑雪场景》
21.徐跃迁——优秀中国画家
徐跃谦,河北张家口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他从小就喜欢绘画。 自学函授书画、写意花鸟画、历史风俗画。 师从胡连茂大师,学习彩色领带工艺、泥塑、雕塑等工艺。
荣誉称号
2013年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人民艺术家”称号。
怀来古城地图
22、张洪生——玉雕技师
张宏胜,河北廊坊人,从事玉雕工作十余年。 他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美学和工艺,大胆创新,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精益求精。
和田籽料玉兰
23.李凤波——处处体现匠心
李凤波,河北秦皇岛阜宁人,2006年开始涉足雕刻,擅长在蛋壳、橄榄核、树根等材料上进行创作。 2013年,雕塑反腐倡廉作品,参加富宁区纪委反腐倡廉作品展。
荣誉称号
2008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河北赛区金奖。
雕塑
24. 张霞——桃木雕
张霞是河北辛集人,从2008年开始,利用农民废弃的桃树材料设计制作雕刻工艺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多次参加展会并获奖。
荣誉称号
2020年荣获“好客山东”全国桃木旅游产品设计大赛铜奖。
2018年荣获“好客山东”全国红木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
雕塑《中国梦》
25.王泽林——中国木工大师
王泽林,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人,中国木工大师,遵化红木家具行业的“灵魂人物”。 他主导创建了全国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他坚守民族文化和精神,以“大国工匠”的精神和“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持,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京左红木家具的传统生产工艺,承载着弘扬传统红木家具的传统工艺,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好评。
荣誉称号
2015年荣获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功勋称号。
2017年荣获“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明式海南黄花梨万历柜
26、周忠贞——周氏蛋雕传承人
周忠珍,河北唐山人,河北省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师。 他自幼喜爱传统艺术,1989年开始学习蛋壳雕刻。通过多年的实践,他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将绘画技法融入蛋雕艺术中,创造了“蛋壳多重”等技法。深色蛋壳色渐变的“层雕”、“蛋壳蚀刻”和“镂空雕刻”。
荣誉称号
2018年,蛋雕作品《凌波仙子》在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评选中荣获银奖。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