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这些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2000年以来,除了政治和经济原因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直接影响雕塑、媒体和图像的发展,构成了新的视觉文化格局。
著名传媒专家麦克卢汉曾说过:“一切文化的变迁都是传媒的结果”。 这意味着文化的不断变化本质无非是不同媒介的作用。
雕塑不也是这样吗!
电子媒体出现后,电影、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共情技术……不仅深刻影响当代文化,也影响当代雕塑。 雕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开始全面发展,从过去传统的“手工艺”型向多元化、复合型发展。 雕塑必然会在与当代思想、当代技术、当代文化的相遇中寻求新的思路。 可能的。
就媒介而言,中国在2000年后真正进入图像时代,各种图标、图表、图解、广告、海报、电视图像、电脑图像成为人们了解和接触世界的主要方式。
图像时代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可视化、图像化; 同时,它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图像的泛滥; 图像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 ——图像作为一个独立的世界,无法真实地反映人和人。 对象之间的实际关系。
在这个日益图形化的世界里,过去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真实的生活因素,那些雕塑所青睐的具有体积感和重量感的世界,似乎变得微不足道、可有可无。 ; 相反,那些从各种纸张、屏幕中弹出的、来历和来历无法解释的“虚拟”图像占据了视觉的中心位置。 这些图像不仅无法区分“虚拟”和“真实”,而且难以区分。 他们也很难辨别“真”与“假”。
面对这种新的视觉文化情景,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发生了重大变化:
1、当代雕塑的代际更替与变化。
2000年之前成名的雕塑家此时就分裂了。 有的人不断前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仍然引领着当代雕塑的发展; 其他人还停留在2000年之前形成的语言风格和材料方法上,在个人关心的领域。
2000年左右,新一代雕塑家出现。 从此,他们逐渐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主力军; 2010年前后,一批年轻、新锐的雕塑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重塑”展览中,这些代际变迁中的代表人物悉数亮相。
2、大量图形化、娱乐化的雕塑出现
与新媒体和意象相关,2000年以后的青年雕塑创作出现了大量的“虚拟”雕塑形象和“童趣化”、“卡通化”、“动画化”的雕塑; 色彩在雕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利用它,许多当代雕塑的外观变得明亮、干净、丰富多彩。
3. 重新思考和呈现空间
当代雕塑家对空间的重新思考和呈现体现在:重新思考人与雕塑的空间关系:人类活动与雕塑场景的关系; 物理空间、生活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的关系; 以及雕塑空间存在方式的多样性。 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更多地突破了雕塑的界限,成功地融合和借鉴了其他当代艺术的方法,开始与装置、图像、行为等“无缝连接”。
4. 重新思考并把握时间
对于传统雕塑和现代主义雕塑来说,时间已经是过去;对于现代主义雕塑来说,时间已经过去了。 对于当代雕塑来说,时间就是现在。 当代雕塑的时间变化最为集中在2000年后。当代雕塑完成了从历时时间到当代时间的转变,也就是在这个时刻。
这是因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在当代之前,雕塑无非是雕塑家在特定的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下对时间的反应。 这种反应大致可分为两种:通过概括、选择、加工,将有限的人和事(难忘的、标志性的、个体的)浓缩到特定的空间,放入无限的时间序列; 或者反过来,让无限的事物(神、理想、共相)通过具体的、有限的形式、空间和材料放置在特定的时间里。
当代雕塑的时间变迁使得场地重要、体验重要、感觉重要,它们关注当下,而永恒的、纪念性的时间则属于过去。
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对于时间的思考还体现在当代雕塑中前所未有的“运动”的展现上,更多的雕塑开始运动。 当然,当代雕塑中时间的引入与雕塑的空间运动有关,也与雕塑变化的过程有关。
5、身体成为当代雕塑的本体和方法论
在雕塑史上,身体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这涉及到对身体的理解。 长期以来,身体只是雕塑的主题,或者表达的对象。 另一方面,雕塑只是身体(人)的载体,它承载着信仰、理想、历史、故事。
在当代雕塑中,身体逐渐演化为本体。 为什么是本体论? 因为身体开始成为雕塑的源泉,或者说是雕塑创作的起点,也是雕塑之所以是雕塑的根本原因。 显然,这尊雕塑的躯体在理解上与过去的躯体完全不同。
一方面,身体可以成为雕塑的本体; 另一方面,身体也是一种方法论。 从身体出发,它可以成为思维的中介者和工具,成为观察的视角和途径; 从身体出发,它可以重新诠释很多与雕塑相关的问题。
对身体的关注也延伸到了雕塑的感受方式和感官通道。 虽然之前已经提到过触摸与雕塑的关系,但真正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是在2000年以后,尤其是2010年以后,几乎成为当代雕塑界的一门突出学科。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与当下的视觉文化格局有关。 人们越强调形象化和图像化,雕塑家就越不愿意这样做。 他们越是要寻找另一种方式,通过触摸和身体来建立雕塑的主体性。 。
6.以新的态度重新关注物理属性、材料和实体
出于对虚拟现实和图像存在的强烈抵制,物理属性、物质材料和物质实体重新受到当代雕塑家的关注。 近年来,对物体、物理性质、雕塑材料的研究受到当代雕塑家特别是青年雕塑家的高度重视。 当代雕塑家用这些具体的、可感的、可触摸的材料构建的物理世界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青年雕塑家对材料的重视与现代主义雕塑家对材料的重视并不等同。 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当代年轻雕塑家在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关系中表达个性; 现代主义雕塑的材料使用注重私密性,晦涩而内在,不考虑观众是否理解。 ; 当当代雕塑家重视材料实验时,他们会考虑到宣传。 他们不仅强调作品材料与个体的关系,还考虑与观众沟通、对话、互动、交流的可能性。 其次,现代主义雕塑的材料使用是基于精英主义和纯粹性,有为材料而材料的倾向。 然而,当代年轻雕塑家更多地使用日常材料、生态材料和废弃材料。 材料来显示差异。
7、高科技手段在当代雕塑中的引入和应用。
近十几年来,新媒体、新技术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已蔚然成风。 每年毕业季,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展成为观察当代雕塑新发展的重要窗口。 引人入胜的部分包括大量新科技手段的运用:3D打印雕塑、视频作品、动画作品、动态雕塑、声光技术的运用、交互式传感技术的运用等比比皆是。 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兴趣成为青年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
八、以新姿态介入社会公共领域
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不再像过去那样拒绝进入公共空间或成为城市雕塑。 相反,当代雕塑开始对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随着公共文化的日益文明和普及,过去一度被压制的当代雕塑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共空间。 出现在城市公园、广场、街道的展览和比赛中的当代雕塑也越来越受欢迎。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代雕塑向社会公共领域的拓展。
当代雕塑追求社会化、公共化的另一个努力是,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当代雕塑家开始深入农村,与农民互动,将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引入农村。 例如,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仰灯艺术合作社”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贵州“玉布路”乡村公共艺术实践; 西安美术学院石街子村的艺术实践……目前,这类实验方兴未艾,是当代雕塑的基础。 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可能性。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从雕塑家和雕塑作品的角度来看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发生的变化。 当然,光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从艺术体系和艺术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梳理和研究。 例如:当代雕塑的生产和消费机制; 当代雕塑市场; 当代雕塑的展览和活动; 当代雕塑的媒体、宣传和推广; 当代雕塑的批评与理论……只有将当代雕塑置于这个大的制度体系和生态链之中,我们才有希望真正全面、细致地把握2000年当代雕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