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是后现代社会新兴的审美形式,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生态美学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美学界正式兴起,但在中国出现较晚。 直到2000年,中国生态美学才开始有意识地建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生态美学理论建设比西方生态美学更加系统和繁荣。
中国生态美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基于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推演。
融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生态美学中的重要理念。
一
“诗意的栖居”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 他所倡导的“家园意识”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也包含了更真实的人的诗意栖居意义。 ,是生态存在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
海德格尔要表达的“诗”相当于“思想、思想、情感”。
人们应该更需要有思想、有思想的住宅!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存的地方!
他想要的“诗意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自然、和谐的存在状态。 它是一个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更注重心理属性的空间。
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是诗意智慧,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我一体”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智慧。
典型的农耕文明,使中国祖先养成了“靠天吃饭”的心态,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敬畏和征服欲。 两种思想的交织,经过几代人的总结,最终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智慧。
这种传统的生态审美智慧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审美理念。 生态美学是中国诗意智慧在现代文明时代的复活。
二
海德格尔反对将人主体化为世界的中心和主人。 人类不是众生的主人,而是众生的照顾者和邻居。
生态雕塑是随着生态美学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注重表现生态环境的雕塑类型。
生态雕塑的规划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存在,而应与其和谐共存。 不能过度消耗宝贵的资源,而应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雕塑流派,更是在当代生态文化理念层面上成长起来的一种与生态理念共鸣的思维方式,体现了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互融、共享。 。
雕塑的生态设计已成为雕塑发展的必然选择。
德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就是生态雕塑的典型例子。 博伊斯对橡树的种植脱离了传统雕塑,采取了生态的方式。
生态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开放精神和沟通共存的态度。
三
纵观中西方,美学领域顺应社会潮流而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当人类社会面临某种危机时,没有人能够独自生存。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美学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审美相互作用,清醒、自觉地审视人类审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认真反思和批判审美活动的损害。对环境。
公众普遍通过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客观事物的美丑,过分强调审美愉悦的重要性,却往往忽视审美愉悦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后果。
例如,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管理者和公民会形成自己的审美偏好,大规模种植某种或几种植物,导致植物种类单一,破坏了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 ,从而导致生态平衡失衡。
基于此,第三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主题围绕“生态美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峰担任总策展人。
我们呼吁公众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生态环境,认识到生态保护不仅仅是控制污染物气体排放、垃圾分类,更要关注可能导致生态恶化的审美偏好。环境。
大自然本身具有人类远远无法企及的巨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天才艺术家无非是大自然的孩子,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无非是“代表自然说话”的过程。 无言的本质是通过艺术家的“说话”活动来表达的。 表达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内在目的。
因此,在平遥国际雕塑节上,我们要讨论的不仅仅是艺术活动,而是将艺术置于自然之下,将口号中的环保理念注入到雕塑艺术中,充分调动和发挥雕塑艺术和自然的力量。民众。 的互动。 为自然寻求艺术的“代言”,搭建自然与人类沟通的桥梁,为自然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