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雕刻资讯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从事古代玉器收藏和研究二十多年的侯彦成老师为我们梳理了中国玉器的文化脉络。

玉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最初,玉石多作为配饰出现,造型简单,工艺基础。 它的主要功能是祈福、辟邪。

到了商周时期,玉器的艺术表现力和制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用途也更加广泛​​。 其中,动物玉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收藏古玉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精美的玉器。 玉因其温柔细腻的品质,成为君子的象征,甚至被用来评判人物的道德标准。 玉石已成为馈赠宫廷贵族或绅士交友的贵重礼品。 此后,玉制礼器开始减少,玉饰所占比重逐渐开始增加。

满清时期,大量的和田玉被运往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的快速发展,迎来了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给小编印象最深的是侯彦成老师所描述的玉石的特性——玉石的美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美。 这是一种从内到外慢慢传递的美。 它深邃、柔和、含蓄,所以玉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就像古人所追求的君子品质一样,它的外表温润柔和,但本质却坚硬如钻石。

02

《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演讲嘉宾:卢建芳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委员会主任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卢建芳导演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古代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在这里,卢老师重点为我们讲了三个阶段。

美丽的玉器时代(距今5500年前):当时人们眼中的玉主要是“杂玉”,美丽的石头才可以称为玉。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玉器大多是简单的小件,且以人体为原型。 以装饰为主,如玉爵、玉皇等。

礼器玉器时代(距今5500年——商代末期):软玉被世人普遍认可,玉器制作技术显着提高,大型器物、礼器和组件大量出现。

德玉时代(商代晚期至西汉早期):早期青铜器的出现,导致了玉礼和青铜礼的分工。 玉器转变为道德的象征。 士大夫阶级出现,德性上升到重要阶段。 “君子以德比玉”。

侯老师感叹,中国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但玉文化却在这片土地上绵延八千年,从未间断。 这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03

《印章石——寿山石、田黄石的最新研究》

演讲嘉宾:陈涛、王超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印章石拍卖价格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呈上升趋势。 寿山石分为天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 陈涛教授主要分享了这三类田黄石的研究现状,以及如何识别白高山石、水坑石、天坑石、黑坑石和黑田石,并探讨了田黄石和田黄石的形成过程。水矿石。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王超文老师重点介绍了寿山的“芙蓉石”,分享了他们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个样品呈部分灰色,呈现出有机质含量高(含碳量高)的特点。 该团队目前正在研究这一现象。

陈涛和潮文两位学者是小编所在珠宝学院教授专业课程的老师。 在盛大的学术年会上,两人让我们对寿山石和田黄的前沿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编相信两位老师今后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展现出更加耀眼的风采。

04

《创作中不同琥珀的设计与加工》

记者:著名琥珀雕刻大师潘兆良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1.白蜂蜡

用白蜂蜡进行雕刻是雕刻家技艺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为它可以处理精细的细节。 而且白蜂蜜质脆,容易塌陷,这对雕刻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多米尼加琥珀

一般称为“熊猫”或“猫熊”,体色为黑白相间。 大熊猫黑白相间的皮毛和天真无邪的外表,深受人们的喜爱。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对于琥珀雕刻来说,意想不到的事情往往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在开始工作之前,潘先生会设计并绘制设计稿和效果图,并提前准备各种活动的计划。 在雕刻过程中,他会在线条外多留出2毫米的材料,以应对突发情况。

3.缅甸琥珀

由于其颜色种类繁多,硬度在3.0左右,非常适合雕刻,可以使用的相应雕刻技术也有很多。 《老子出隐图》作品两侧的飘逸图案幻化为老子的道袍,线条优雅流畅。 潘兆良认为,线条是传达心灵和身体的语言。 对于琥珀雕刻品,应根据原材料的大小、颜色、纹理等进行设计。 既然是大自然赋予的原材料,那么就必须尊重大自然。

4.关于琥珀雕刻品的价值

在潘兆良看来,雕塑的价值在于能否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能否通过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方式实现自己的创造力。 雕塑的价值体现在你的创作和你对作品的情感上。

5、潘师傅教你一秒识别机雕

问:如何区分机器雕刻和手工雕刻?

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琥珀大部分是先用机器雕刻,然后再进行手工加工。 对于外行来说,它几乎是看不见的。 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技巧——看线条。 一般来说,机器雕刻的线条是刚性的。 ,不如手工工作顺利。 机器雕刻时的线条是垂直于琥珀表面雕刻的,而手工的线条则比较灵活,向内挖,这是机器做不到的。

侯彦成:中华玉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报告人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