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河南某县耗资715万元打造的牛郎织女雕塑引发质疑,让城市雕塑话题升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城市雕塑首先是公共设施,关系到城市形象,是城市环境的组成元素,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无论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还是纪念特定的人物和事件,雕塑的建设都必须考虑输入和输出,必须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论证。 如果贸然启动,可能无法体现城市文化、打造文化旅游景点,还可能沦为表面政绩工程。 要知道,一些题材不恰当、内容丑陋的低质雕塑,前期花费大量资金,后期又难以拆除,既浪费财政资金,又损害政府公信力。
针对部分雕塑规模过大、质量不高、题材不恰当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0年印发《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了需要加强对城市雕塑的控制、管理和审查。 这就需要各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划建设雕塑,规划、审批、设计等部门共同努力,让城市雕塑更加优秀。 人民的城市是人民建设的,大家的事大家商量。 在规划阶段,要发挥政府引导、专家评审、公众参与的作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针对是否建设、是否值得、是否值得等问题,提出建议。适当的应反复论证并达成共识。 招投标和施工阶段要加强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只有各方充分参与,城市雕塑才能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城市雕塑也是艺术品。 有人说:雕塑是美化城市的点睛之笔。 长沙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体现了这位指导国家的伟人精神; 兰州的“黄河母亲”象征着黄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华夏子孙; 而深圳的“创业牛”则彰显了敢于冒险、敢于尝试的特区气质。 好的雕塑可以装点城市,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 相反,城市雕塑则不尽如人意,不美观。 从这个意义上说,雕塑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艺术活动。 它考验着艺术家的智慧和巧思。 另外,城市雕塑放置在公共场所,往往是不可移动的。 路过的人“低头不抬头”,所以他们的创作水平必须以更高的艺术标准来检验。
艺术创作必须大胆创新,但城市雕塑设计不能任性。 必须看到,现代雕塑艺术发展迅速,各流派各有所长。 广大艺术家发挥想象力,在风格、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突破雕塑艺术的传统界限。 但与一线的创作探索和前沿的小众展览不同,城市雕塑需要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与大众的审美观念相接轨。 近年来,一些城市雕塑也因个人表达与社会观念脱节,甚至违反主流价值观和公序良俗而引发争议。 这说明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人民艺术。 生动优美的形象、积极健康的品味、优雅流行的风格应该是城市雕塑的创作方向。
当然,城市雕塑的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歌颂人民、歌颂劳动的现实主义作品不断涌现,成为建设岁月的坐标; 改革开放以来,从宏大的政治历史题材到日常生活的一瞥,从简单的写实到抽象,意象、美学与符号并存,城市雕塑犹如百花齐放。 可见,城市雕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只有借鉴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更好地融合时代精神和城市文化,创作出更具影响力的作品,才能使雕塑艺术与大众审美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提升。
雕塑的质量体现了美育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雕塑的不断普及,广大民众的艺术意识逐渐增强。 还应该看到,一些创作者缺乏独立的艺术判断力,照搬创作类似的创作,或者基本功不够扎实,作品简单、呆板; 有些管理者把雕塑等同于盖楼、架桥、铺路,或者一味追求大、多。 ,或者一味地要求雕塑承载多重象征意义,甚至不与解释对比就无法理解其意义。 相关现象表明,优化城市雕塑质量不是一时之事, 提高社会审美水平需要长期努力。 通过向更高层次拓展美育,提高包括创作者、决策者、欣赏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审美水平,城市雕塑才能傲然挺立,让艺术之光照亮城市空间,让群众畅游其中。美丽的海洋。
这正是:
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雕塑作品堪称精品,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