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与“气”
“气”是先秦以来数百名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元气”。 一切事物都是阴阳相通、结合而产生的。 万物皆由“元气”而生,统一为“元气”,这就是“元气自然论”。 “气”字是象形,如蒸腾而升起的云朵,本义是“云”。 《说文》云:“气,指云之气。” “云者地之气,湿热之气上升而为雨,其色为白。万千热气散去,其色为风,其色为黑”。 表达。 这改变了古人对云这一自然现象的简单认识。 他们认为云就是气,气就是云。 例如:《黄帝内经》中写道:“大地之气,上为云,下为雨。”云雨的循环变化,与天地间一气的上下交换是一致的。形、形,是一气之聚。散、开、合、往复运动的具体体现。”这也说明,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了气与云、云与雨的关系。 ,以及降雨与谷物生长的关系。 他们相信“云为天地之根本”。 因此,“气”与“云”是一体的,密切相关的。
古人常在图画和装饰中使用云纹。 它既是云图腾崇拜的一种形式,也是追求“气韵生动”的表现。 “牛运动”是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的审美思想。 中国人自古就十分注重事物的动态特征,有着热衷于流动形式美的审美习惯。 中国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诗序》中说:“气为动物,物感人,故动性情,而作诸舞咏”。 基于人们对云和气的认识和感受,认为云本身就有运动感。 云是由气的运动和变化而产生的。 他们深不可测,高高在上,主宰着世间万物。 从形式上看,由流动优雅的曲线和旋转交错的结构组成。 因此,他们采用变化多端的云纹图案,为装饰增添流动感和神秘感。
2.云纹图案与仙思
大自然中的云有一种莫测的神秘感,来去无踪。 自古以来,人们就将云与神、兽、妖、鬼联系在一起。 神话传说和中国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各种神、佛、仙、妖。 可以乘着祥云,遨游苍穹。 几乎有神的地方就有云。 汉代,神仙思想盛行,云纹成为十分流行的装饰图案。 例如,长沙马王堆彩棺整个装饰以云纹为主。 那些云纹是装饰符号,寓意深远,象征着天道不朽。 它们利用自身形状的流动性特点,形成规则有序的图案。 它覆盖整个装饰面,形成装饰的主体形式结构和框架,与作为填充物的其他装饰图案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装饰图案。 那些神兽充斥在流云纹的中间,会带你走。 进入一种具有魔幻气息的空灵意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因此,中国工匠的云纹图案不仅具有丰富生动的形象,而且具有中国图案特有的艺术美,而这种艺术美与中国一贯的神灵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云纹的吉祥寓意
云能下雨,滋养万物,给人们带来吉祥。 另外,“云”与“运”谐音,寓意吉祥、命运。 因此,云纹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 中国人喜欢用“云”字来修饰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云警、云梯、云锦、云锣、云行等。云用来形容“多”,比如“云从” “云会”形容云集,“云涛”形容云朵高涨,如波涛汹涌。 云也有“高”的意思,如:“云天”极高。 《庄子》中有“黄帝得之登天”、“云步石来”比喻登上石阶到高处的说法。 “云房”指现名隐士或僧侣的住所; 唐代诗人元稹则用云来形容“爱情”。 他的《李斯·五诗之四》云:“昔海难觅水,除巫山,非云。花懒回眸,一半注定修道,一半注定为人。”一个国王。” 用巫山云彩来比喻他对爱妻的无限怀念。 这一切都说明,云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吉祥、美好、尊贵、繁荣等意义。 因此,人们用云纹装饰器物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纹图案在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应用广泛。 它们历久弥新,造型多样,有吉祥云纹、如意云、灵芝云等,不仅是宗教、神话传说中的吉祥物,也是民间绘画、刺绣、雕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 它由云纹和灵芝形如意头制成,连接着长柄。 出于不同的目的,它最初的形状像人手。 为了创作意念,如意的手形后来演变为卷云形、灵芝形、心形如意形,增添了几分仙气和祥和的韵味。 如意云纹是吉祥云纹的典范,自隋唐以来已定型。 如意云纹的基本造型是由“祥云”和“滚草”组合而成。 云头形的上、中、下止和卷草形的曲折构成了如意云纹的整个造型,表达了人们对曲折、空灵、韵律等审美特征的追求。 。 这些都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宗教观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