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西安月嫂一个月大概多少钱的一些知识点,和金牌月嫂很抢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我干了十几年了,像我这样的金牌月嫂,月收入能有13000多元,不比‘白领’挣得少。”说起自己的工作,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村村民韩兰弟一脸自豪。
2、当保姆、做月嫂,干家政工作不“体面”——在青山村,这样的旧观念早已被破除。像韩兰弟一样,通过技能培训从事家政工作的村民有300多人。她们一头托起贫困家庭的脱贫梦想,一头连着城镇居民提升生活质量的美好希望,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3、初见周芝琴和另外两名金牌月嫂,记者发现,她们都扎着马尾,未留指甲,且不佩戴首饰。“干我们这一行的都要这样,照顾宝宝必须干净利索。”
4、周芝琴是土生土长的青山村人,曾经是一名乡村幼师,后因失业便回家务农。“整天在家干农活,日子不见起色,也不知道怎么改变。”回忆起过去,周芝琴直摇头。
5、穷则思变。因为对月嫂行业颇感兴趣,周芝琴参加了育儿专业培训,从培训班毕业后,她开始毛遂自荐,天天在产科医院门口、病房之间徘徊,将宣传单页发给前来检查的孕妇,告诉她们请月嫂护理的好处。然而,彼时月嫂刚兴起,高费用加上对陌生人的不信任,让周芝琴碰了一鼻子灰。
6、直到有一天,南京林业大学一对教职工夫妻成了她的“伯乐”。“那是我的第一个客户,我到现在都记得,夫妻俩都温文尔雅,对我的专业非常认可。”周芝琴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做保姆原来也是受人尊重的,更重要的是,每月几百元收入,让她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7、眼看着市场对月嫂这个职业需求越来越大,2006年,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周芝琴租了一间门面房,周姐母婴护理中心就这样成立了。
8、观念转变,没有什么比脱贫更重要
9、采访过程中,思想观念转变,是青山村党支部书记焦剑辉和这些月嫂们谈及最多的词语。长期以来,当保姆“不体面”、伺候别人就是要“低人一等”这些想法让农村女性在迈出就业道路之前,首先就有了思想负担。
10、“我那时候就担心家里人和街坊邻居的看法,但日子太穷了。”韩兰弟告诉记者,周姐不止一次和她提过去当月嫂的事情,起初自己拒绝了,但眼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去当了月嫂,日子越过越好,她还是去了,“还是周姐说得对,日子是给自己过的,眼下没有什么比脱贫更重要了。”
11、如今的韩兰弟,去过苏州,到过上海,甚至还有国外的客户找上门来。月收入高达13000多元,让他们一家早早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12、如今,周姐母婴护理中心先后培训了员工500多人,其中青山村民占比超过一半,300多名女村民通过干月嫂,获得了职业和家庭的“新生”。
13、专业培训,把月嫂这碗饭端得更久
14、“阿姨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不能有首饰,不能留指甲。”“第一步,是给宝宝洗眼睛,一定要由内向外轻轻擦拭。”……如今,在周姐母婴护理中心,这样的培训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缺口正在持续扩大,月嫂市场一“嫂”难求,如何让自己更好地立身于该行业?专业性,是周芝琴脱口而出的答案,“宝宝是全家重心,别人找月嫂是基于对月嫂的信任,这种信任就源于我们的专业程度。”
16、为了让姐妹们把这一碗饭端得更久,周芝琴从外面聘请了专业的月嫂培训人员,对中心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怎么换尿布、怎样配比奶粉、如何为产妇催乳、产妇月子餐要怎么做等,都是她们上岗前的必修课,最后通过考核,拿到全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中心颁发的母婴护理资质证书,成为一名合格月嫂的第一步才算正式完成。
17、不仅是周芝琴,青山村也在不断为这个团队“添砖加瓦”。村里通过妇联等组织进行入户宣传,发动更多赋闲在家的女性加入其中,实现再就业,脱贫奔小康。“青山村女性784人,除了老小和一些手脚不便的,其余适龄女性都在周姐团队。”焦剑辉告诉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山月嫂的名片早已通过这些“娘子军”打响了。
18、南报融媒体记者鲁舒婷通讯员张婷婷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