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怀孕清宫表2021年生男孩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加入接男宝大潮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张艺谋的《坚如磐石》还在热映,没想到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大红灯笼高高挂》,同时在民间悄然文艺复兴。
2、还是经典的中式恐怖风味。
3、当地的女人如果没生儿子,娘家就会每年送来两个红灯笼挂在家里,直到生出儿子为止。
4、因为,“灯”就是“丁”。
5、显然,这是对女性的规训和羞辱。
6、更恐怖的是,有人po出自己的房间照片,挂的灯笼已有长长一串。
7、每天抬头就看到这些红灯笼,压抑感和鬼魅意味,可想而知。
8、全国各地追男宝的画风,大多都是如此令人咋舌。
9、融合谐音梗、风水命理、五行八卦等各式民间智慧,老祖宗传下来关于生男孩的奇技淫巧,永远不会失传。
10、世界上第一大邪教应该是重男轻女教,人数之众、受众之广,无与匹敌。
11、重男轻女教的受训对象,从高知人群到达官显贵,不分性别年龄地区收入,都能被洗脑,还能疯狂对外输出,发展下线。
12、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恐怖故事,只是重男轻女教的一个小小切面。
13、而且,重男轻女教的教徒实在太狡猾,教义与时俱进,洗脑新话术层出不穷。
14、只有拨开层层障眼法,你才能确信:
15、在神州大地,“追男宝”始终是一套坚定不移的民间信仰。
16、疯狂追男宝的恐怖世界
17、“追男宝”的执念生生不息。只用一盏灯笼,就能照出不少腌臢人性。
18、没生儿子时,红灯笼在头上悬着、像压死人的封建大山。生了儿子,灯火又成了香火、是炫耀的面子。
19、如今许多地区,都还留有求儿风俗。
20、譬如,结婚送椰子,意为“有爷有子”;送柚子,不仅“有子”——最好还是带把的。
21、婚礼之上,莫名其妙的“童男滚床”传统,也为求头胎得男宝。
22、重男轻女邪教威力之大,新一代90后父母都已被洗脑。
23、不像老一辈人迷信谐音梗,年轻人更多在网络上扎堆“赛博求子”。
24、他们在已生儿子的博主评论区,“沾好孕”“接男胎”,复制粘贴、反复吟唱:“跪求菩萨保佑,愿我如愿怀上男宝。”
25、“接男宝”许愿刷屏、点赞轻松破万,“接女宝”寥寥。
26、生男孩的渴望太深切,以至于淹没理智。
27、国内鉴定性别属于违法,于是民间各出奇招、分辨男宝。
28、有的从备孕时间、姿势,准妈妈的肚型、孕期口味,听胎心来臆测性别。
29、有的迷信起了据说“埋在有七百多年历史皇陵下的”清宫表。
30、而一旦有生女儿的迹象,就又求起了“女转男”“女翻男”“B超不准”,进而使用“转胎丸”“转胎药”等三无产品、生男秘方。
31、一般情况,秘方要么含活血元素导致产妇大出血、流产;
32、要么含大量雄激素,导致胎儿假两性畸形——孩子看起来有两套性器官,人们喜滋滋迎来男宝,等孩子长大才发现是女孩。
33、她们人生,就这样无辜地被改写。
34、生理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便已经决定了。除了出于个体本身意志的需要,任何替他人修改性别的行为都是有碍人权的,但这样“无脑求子”的戏码仍在各处上演。
35、追男宝的恐怖大潮,是多方共谋的结果。
36、习俗潜移默化地暗示,儿子地位更胜一筹。老人不停念叨,“生儿子有福气,生女儿抬不起头”。
37、随手一刷,无数帖子教女人们如何改造身体、服男宝役。
38、时至今日,仍有人将“一举得男”挂在嘴边,视为对孕妇的美好祝福。
39、有许多地区孩子将“生男宝”视作一场考验,通过考验后,女人才能获得领证、办酒席的资格——
40、不过,与其说是补办婚礼,不如说是喜迎金孙。
41、大多数三胎、四胎、五胎的家庭,最后总是以“小儿子”作结,男宝呱呱坠地,至此任务才算完成。
42、而没有完成任务,便要一直追生,女人成了明晃晃的傀儡子宫。
43、父权的大手,令法律有时都偏倚不公。
44、湖南一女子连生6女,却仍被丈夫要求“务必生个男孩”,她不堪其忧、离家四年,最终上诉申请离婚。
45、可法官的看法是“夫妻感情未破裂”,不仅驳回离婚申请,还要指责她不是好母亲,为她送出“家庭教育令”。
46、可怖的是,这场庭审并非年代久远,而是发生在今年六月。
47、爱男刻在骨血里,从未彻底消散。
48、只是,如今大家多少知道“重男轻女”不够正确,于是真心话皆被修饰、美化一番。
49、不是重男轻女,只是儿女双全、凑个好字。
50、不是重男轻女,只是单纯喜欢男孩。
51、不是重男轻女,只是心疼女孩降生要面对世界的恶意。
52、新时代追男宝的理由,能列出厚厚一本:《谎言大全》。
53、女孩如何不被期待地长大
54、为何“接女宝”与“接男宝”,无法比较。
55、她姐看过一个说法:“喜欢女孩的未必会堕男胎,可追男宝者却大多会终止妊娠、令女孩无法降生。”
56、前有乡村诗人韩仕梅出生时因为是个女儿,被母亲试图溺毙,后有张桂梅在大山里,捡回了无数被弃养的健康女婴。
57、可近几年,还能看到女婴遭杀害、遭弃养的案件发生。
58、还可能面临更惨无人道的虐待——很久以来,有人相信将针扎入女婴体内可以恐吓魂魄,令其他女孩不敢再来投胎,保证此后生出好大儿。
59、这一求子秘术不是虚构传说,民间称为“针扎大女”。
60、如今仍时不时爆出,幸存女性发现体内存有钢针的恐怖新闻。
61、重男轻女邪教,谱写了无数女性悲歌。
62、女孩的名字,往往承载的不是家人祝福,而是诅咒。
63、家人以“招娣、念娣、思娣”之名呼唤男胎,以“换换、变变、改改”寄托女孩翻男的希望,以“腰”“夭”入名,盼望女孩夭折。
64、小S的小名“婷婷”意为停止生女儿,而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章若楠,名字也暗含着“女孩本不如男孩”的偏见。
65、很多家庭,生了女儿后往往会听到无数声“生女儿也很好啊”、“男女都一样啦”的安慰——可显然,越强调越是因为心里认定“男宝更高贵”,欲盖弥彰。
66、在“香火精”眼里女性要千万倍优秀,就像全红婵获得奥运冠军、素人女孩考上博士——这样才能抵上半个儿,得到的入家谱、进祠堂的资格。
67、一些女孩名字则被寄托了“好女人”的美德“淑”“静”“雅”“美”“柔”“宜”......从出生起就被规训,培养照料的品格。
68、2016年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一角火遍全网,3年后《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又成为了重男轻女受害者的代名词。
69、全网热议的背后,是那些血泪经历的普遍存在。
70、大多数女儿是家庭追男宝试错的成本、备用血包,温良恭俭让的“小棉袄”——
71、她们被教导要更懂事、体贴、乖顺——于是乎,绝大多数家长很难放心让调皮男孩自己玩耍,却会有人让小女孩一个人在海边等待。
72、因为他知道,女孩不会乱跑,哪怕不适、恐慌,也会原地忍耐。
73、性别偏好,不只是一种抽象观念——有调查表明,家庭中的重男轻女思想,其实会对女孩的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损害。
74、她们可以获得一部分“爱”,却很难得到同样的期望、同样的资源。
75、上野千鹤子将这种家长对女儿的轻视,命名为:宠物爱。
76、如今歧视很少摆在台面上,父权制变得更隐蔽,“宠物爱”依旧无处不在。
77、“生儿子压力大,生女儿享清福。”
78、“生儿子奋斗,生女儿躺平”,之类言论,还是有市场、有信徒。
79、“女孩不用读太多书、去大城市,找个好人嫁了”仍是许多老一辈的人生信条。
80、绝大多数多子女家庭,仍常见在儿女,性别资源分配、养育健康投入、给予关注保护等方面,分配不均。
81、这绞杀女性的裹脚布,到底何时才能被一把火烧干净?
82、更可悲的是,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
83、还有人蒙住眼睛、捂住耳朵,装作一切并未发生。
84、“重男轻女?我身边没有。”
85、疯狂追男宝、苛待女孩的重男轻女,一直是一门显学。
86、但每次网络上出现关于追男宝的讨论,她姐都会看到有人说:我身边没这样的人。
87、客观的一胎、二胎、三胎出生人口性别比,足以说明重男轻女教之疯狂。
88、自然选择的正常人口性别比在103~107之间,但我国三胎的性别比,经常能突破150。
89、从全国来看,各省一胎二胎的性别比尚且还讲点科学。
90、大跳水的三胎性别比,反映的是各省性别观念上的参差。
91、江西、福建、湖北、安徽、上海、辽宁,都是超过150的追男宝大省。
92、男多女少,差距悬殊,这必然是人为干涉导致的性别失调。
93、新生儿性别失调的程度,在很多幼儿园已经显现。
94、通常情况是,一个班里的男孩数量,是女孩的两倍。
95、广东茂名某小学的新生报道队伍,女孩寥寥几人,男孩排的长队却一眼看不到头。
96、太多被人为筛选掉的女孩,根本没机会来到这个世界。
97、几乎可以预见,将来多出来的男性将远不止三千万,“暖大龄男青年被窝工程”之类的奇思妙想,也许真的会成为现实。
98、众所周知,针对女婴的性别屠杀,早已是全球范围内的社会问题。
99、“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100、你我从小大概也都听过一些故事,关于被流产的女胎,被丢弃、溺死的女婴。
101、比如,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冠军玛吉·麦克尼尔,便是一个出生在江西九江又被遗弃,被一对加拿大夫妇收养的女孩。
102、在重男轻女教的传教范围之内,女孩要用尽所有的运气,躲避父母给予的灾厄、社会降临的不公,才能和男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103、而那些口口声声说着“不是重男轻女只想求一个‘好’字”的人,会为生儿子堕女胎。
104、但为了生女儿堕男胎,闻所未闻。
105、就醒醒吧,重男轻女依然是长盛不衰的民间信仰。
106、重男轻女的进化
107、很多人大概曾乐观地以为,一代人有一代人螺旋上升的性别观念。
108、随着经济发展,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口号洗礼大江南北,进步总会有吧。
109、进步当然有,但与之相应的,还有重男轻女披上的各色外衣。
110、重男轻女在这个时代,变得更隐秘、更高明、更难以辨别。
111、人们用“求一个‘好’字”,代替冰冷的“传宗接代”;
112、用“生女儿是福气/小棉袄”的漂亮话,掩盖“生赔钱货真可怜”的潜台词;
113、用“富养女儿”的谎言,遮蔽实际利益留给儿子的现实......
114、“我没有重男轻女”,演技拙劣,欲盖弥彰。
115、几句漂亮话,根本盖不住重男轻女的腐朽糟烂,更代表不了性别观念真正的进步。
116、现在有多少女儿经济独立了,回到父母身边还是被打回原形——
117、眼前活生生的女儿,拼不过他们脑补出来的假想婿、假想儿。
118、女儿,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女儿。
119、她是没有接成功的男宝,是从出生就在待嫁的别人家媳妇,是给残缺的家庭招来一个儿子的药引子。
120、男女平等的现代光辉,照不进宗祠供奉香火的晦暗角落。
121、观念先行,行为停滞,对儿女的双标,让人梦回大清。
122、曾国藩就曾将区别对待儿女当作家族兴旺发达的有效途径:
123、“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124、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125、儿子不闻窗外事,专注书本做学问,女儿却一心在衣食及手工业上做苦力。
126、曾家女眷毕其一生辛勤劳作,供养男丁飞黄腾达,自然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
127、但这套吸食女儿托起儿子的法则,现在依然常见。
128、最近有经济学家就分析了这一现象:
129、有兄弟的女孩,对于个人努力在成功中的作用的信心,显著低于有姐妹的女孩和独生女。
130、对于男孩而言,独生子的信心也更高,但有兄弟还是姐妹对非独生子没有显著差别。
131、她姐之前采访心理咨询师张春的时候,她说:
132、“自己是不是一个被期待的孩子,女孩很早就能细微地意识到。
133、这是我们认识自己女性身份的开端,也是我们被隐瞒、被扭曲的开始。”
134、张春发现女性群体往往有一个共通的感受:我怎么活都不对。
135、她把这种感觉命名为“女性抑郁”。
136、女性抑郁,是女孩来到这个世界一开始就铺好的底色,被剥夺,不被期待,不被爱。
137、在这样普遍的不公平之下,她姐实在不想再看重男轻女教的教徒们玩自欺欺人的把戏,说一些欲盖弥彰的漂亮话。
138、真正平等对待儿子和女儿,不是看父母嘴上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给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有没有给女儿一片和男孩同样光明的未来。
139、比如,有没有给到女儿平等的受教育权和财产权。
140、现在广大的农村里,还有众多女儿因为没有继承权分不到宅基地而流离失所。
141、再比如,家庭义务有没有平等分配。
142、有多少女儿曾被父母当作“泼出去的水”,后来又承担了赡养父母的责任。
143、只有让女儿们平安降生,让更多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才有谈论男女平等的前提。
144、然后给女儿们平等的资源和机会,让她们和男孩站在同一个起点,去奔跑,去书写,去创造。
145、那是一个当下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理想世界。
146、但我由衷盼望那个世界早日成为现实。
147、就像写在《82年生的金智英》开头的那句话:
148、“我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149、点个“在看”,将过去甩在身后,全力向前奔跑吧,女儿们。
文章分享结束,怀孕清宫表2021年生男孩和加入接男宝大潮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