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十一个月宝宝发育迟缓的表现的一些知识点,和WES帮你找原因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3年第01期)在线发表了题为“CHAMP1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40型患儿1例的分析”文章。
智力障碍(ID)是一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全球儿童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I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1%,其中严重ID的患病率约为0.6%。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40型(MRD40)是由调控染色体排列的CHAMP1基因变异所致的一种罕见的ID。智力障碍、肌张力低下、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CHAMP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34区,编码一个包含812个氨基酸的锌指磷蛋白。CHAMP1基因变异可造成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异常排列,进而影响其功能。近年来,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技术被逐步用于各种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尤其适用于ID患儿,对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疾病预后、提供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中报道的病例是女孩,11月龄,竖头不稳,坐位半前倾,扶站时双足外翻,下肢支撑力欠佳,全身松软。寻声反应欠佳,注意力不集中,不识母亲,叫名无反应。语言发育方面仅会无意识发“ma”音。生后喂养困难,新生儿筛查和听力筛查均未提示异常。患儿4月龄抬头,精神、运动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10月龄因“竖头不稳,肌张力低下”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运动、智力发育迟缓”。外院查血、尿常规、肌电监测、血尿代谢筛查均未见异常。头颅磁共振平扫未见异常。Gesell发育诊断评定: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发育商分别为65、40、40、45、60。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患儿伴特殊面容:表情稍呆、眼距稍宽、内毗赘皮、人中短、上唇薄而成顶状、下唇外翻、低位耳。(图1)。父母均体健,否认近亲婚配、家族遗传病史。
对患儿进行外周血CNV检测和全外显子测序(WES)检测,CNV-seq结果未见明显异常,WES结果提示患儿检测到CHAMP1基因c.1908C>G(p.Y636*)杂合变异,为无义变异,经Sanger验证其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推测患儿为新发变异(denovo)的可能性大,但不排除父母之一存在生殖腺嵌合的情况。(图2)根据ACMG指南,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PM6)。结合临床表现和遗传学检测结果,患儿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40型。
本文对中英文文献已报道的34例MRD40病例进行文献复习,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6.4岁(11.5个月~26.3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智力障碍(100%),其他常见的表现包括肌张力低下(94.1%)、语言发育滞后(85.2%)、行走时间滞后(82.4%)、特殊面容(82.4%)和眼部异常(79.4%)。34例患儿共检出CHAMP1基因变异26个,其中无义变异16个,移码变异8个,错义变异1个,微缺失1个(图3)。其中5例为c.1489C>T(p.Arg497*)杂合变异,c.2127T>G、c.1192C>T、c.542_543delCT变异各有2例,另有2人携带c.1044delG和c.1043G>A变异,导致相同的p.Trp348*改变。已发现的点变异大多为功能缺失(LOF)变异,均位于第3外显子,且均为新发变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MRD40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将有所改善,但言语障碍将持续存在,大多数患儿在沟通、日常生活、社会适应方面都面临挑战。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以康复治疗为主,效果不佳。明确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受累家庭提供产前诊断,优生优育,阻断家族传递,为家庭幸福保驾护航。
图1CHAMP1基因Sanger测序图患儿携带c.1908C>G(p.Y636*)杂合变异,其父母均为野生型图2CHAMP1基因变异位点图已报道的CHAMP1基因变异位点(上图)和本研究确定的变异位点(下图,加粗)。红色字体表示变异位点出现不止一次。CHAM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含5个锌指结构(ZNF),该结构域源于Asakura等。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十一个月宝宝发育迟缓的表现和WES帮你找原因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