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京协和和301哪个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301医院有多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301医院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要说具体的内容,只怕就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了。301医院在我们的心目中,是既神秘又威严的地方,之所以大家会这样认为,除了是因为其中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超高的技术水平之外,还因为它的传奇身世。
2、301医院是我们老百姓的叫法,实际上它还有一个官方的名字,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它坐落于北京市西四环边上。
3、关于它的历史,我们话要说回到1954年。那时候洪学智将军刚刚从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回来,当时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将军找他谈话,希望他出任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一职,接下来,洪学智将军开始了他的工作,其中就有关于医疗系统的整顿。
4、在当时,北京城最有名的医院就是北京协和医院。这家医院由美国人开设,不管是医疗设备还是医疗水平,都稳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5、不过协和医院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各国的外交人员与中国军队人员都在协和医院看病,这显然是非常不方便的,尤其是在保密工作方面。
6、为此,周总理特别安排,必须要再建立一所医疗水平过硬的医院,并且由军队管理。于是,301医院的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
7、为什么会用301这个代号呢?原本301是华北军区一所学校的代号,后来在战时改为医院,并且遗留了下来。
8、这所医院规模小,技术水平薄弱,设备落后。1952年,301医院搬迁到北京,军委决定扩大规模,并且划归到中国协和医学院管理。1954年,规模得到扩充的301医院,正式得名解放军第301医院,并在三年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尽管原来的301医院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家这么叫已经习惯了。
9、301医院的设计是非常有特色的,其中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很容易让人迷路。据说,这座医院是仿照前苏联军队基洛夫医院设计的。基洛夫医院享誉世界,由此可见301医院同样实力超群。自建成后,301医院就成为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10、这里除了接收全国各地的病人,还有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这里接受治疗。301医院的南楼向来有着神秘的传说,这里就是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高级知识分子接受治疗的地方。南楼守卫森严,就连医院的医生也不能随意进出。
11、门外两侧是警卫,另外还有战士来回巡视。没有治疗任务的医护人员是不可以进入南楼的,寻常人更是不许靠近。因为事关国家机密,所以大家也都非常理解。
12、1976年冬天,邓小平来到南楼接受治疗。为了确保安全,邓小平被安排在南楼五层。他精神矍铄,除了紧皱的眉头之外,看不出任何的病痛折磨。
13、邓小平在南楼接受治疗时,整个五层都被单独留出来,而且出入有专门的电梯。医院为他治疗,也是必须先拿出具体的方案,经上级批准之后才可以实施。
14、手术之前,邓小平的家属也像寻常家属一样,需要在责任书上签字。看着紧张的医护人员,邓小平对医护人员说,你们放心治疗,有事情我和我的家人负责。
15、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你们不要有心理压力。他的话在手术之前无疑给医护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而在手术之中,邓小平也表现了惊人的耐力。
16、他拒绝全身麻醉,又在手术之后,坚决拒绝吃止痛药,第三天就下床走动,而且不要人搀扶。我们无法想象当时邓小平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但是伟人就是伟人,从这一点是也可以看出。
17、1954年,尚在南京军事学院进修的洪学智将军,被黄克诚将军委派出任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洪将军走马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解放军三军总医院。
18、在50年代,京城最好的医院当属协和,拥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权威的医疗团队。随着中国的外交版图不断扩大,很多驻京外交人员都在协和医院看病。
19、按今天的眼光看,这种国际化路线肯定是好事,但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而言,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大量外国人涌入医院,确实是一大不稳定因素。
20、另外,当时的协和医院归军队管辖,所以周总理再三指示,协和医院要划归国家卫生部门,再成立一所归军队所属的高医疗水平医院。
21、周恩来与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张孝骞
2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洪学智将军受命营建全军总医院,可谓重任在肩。
23、301医院组建之初,除了扩大规模,增加设备外,如何扩充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提高软实力,更是当务之急。
24、协和医院就主动将护士学院的一个副院长抽调给301,帮助全军筹办护士学校,培养护士人才。
25、熬过了初创期的艰难,到了1957年,301医院终于成长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并正式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
26、从那时起,301就成为了全军重要保健基地,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承担全军各军区、军兵种疑难病的诊治,医院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的地方病人。
27、建于50年代的301医院,主体建筑走的是纯粹的苏联模式,门诊楼、行政楼,还有内科、外科大楼、部分宿舍楼以及地下通道,均是按照圣彼得堡的苏军基洛夫医学院建设图纸拷贝改进的。
28、病房楼呈“凹”字型,大楼门口在凹心中间,两侧为办公室,各种实验室,阶梯教室,两侧则是长长的病房。
29、气派的病房里都有专门的大南屋,做病人活动室和饭堂,里面有那个年代少见的黑白大电视,锁在木头架子上。活动室门通到一个大长凉台,以供患者晒太阳。
30、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301医院占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有内外科大楼、门诊楼等建筑设施,南区则以文体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办公楼为主。
31、南区有一座被称为“南楼”的建筑,是党政军高级领导人的指定疗养场所,此地的外围被官兵封锁,只有获得许可的人方可进入。
32、301医院的“南楼”,外表不显山不露水,但要说起曾在这里接受救治的病人姓名,您一定会感受到这栋楼的不同寻常!
33、1976年底,邓小平同志因身患疾病住进了301医院。
34、据著名医生李炎唐回忆:经过检查后,医疗组决定立即为小平同志手术,可考虑到小平同志年逾七旬的高龄和身体状况,不禁捏了一把汗,可小平同志却乐观豁达,直言“没事”。
35、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革命政治生涯屡经风雨的小平同志甚至主动要求不使用全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坚定意志力彰显无疑。
36、1977年7月,身体恢复的邓小平正式复出,主持大局,确立了现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开始全面领导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始用健康的体魄、智慧的头脑,为国人规划宏伟蓝图。
37、与祖国山河同在
38、叶剑英将军在战争年代战功赫赫,在第一代党中央核心领导层相继去世后,力挽狂澜,粉碎“四人帮”阴谋夺权,深受党、军队和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39、1982年叶帅身体不适,入住301医院,被查出患有“帕金森氏病”;1985年叶帅肺炎又复发,病情加重。
40、所幸的是,经过301医院医护人员的尽心抢救和精心护理,再加之叶帅的自身努力,病情开始稳定,甚至撤掉了一直都用的呼吸机。
41、1986年,叶帅90大寿前夕,301医院为他做了“穿刺造瘘”的创伤性手术,手术成功,但高龄的叶帅身体的衰竭终究是不可逆的,每况愈下。
42、1986年10月22日凌晨,几乎所有脏器均功能衰竭的叶帅,停止了呼吸,这位与祖国山河同在的战士,走完了他壮丽的一生。
43、耿直将军“渡陈仓”
44、说起王震将军,在延安的359旅,他负责解决了中央机关和八路军总部的吃穿问题;
45、建国后,王震又为新疆的建设和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不少“东突分子”听到王震将军的威名后都还心有余悸。
46、在“四人帮”最猖獗的时候,王震形式上住进了301医院,以此作为掩护,先后联络陈云、邓小平、邓颖超以及其他的领导人到叶剑英的住处共商大计,是粉碎“四人帮”的决策人之一。
47、1997年,王震将军因为肺部感染引起的休克而在高龄病逝,耿直忠良、无畏无惧的国之良将就此停下了脚步。
48、纵浪大化不畏惧
49、除了国家领导人和将军外,301医院还住过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从2003年2月直到2009年7月11日去世,季老在301医院南楼病房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50、医护人员都亲切的称呼季老“爷爷”,安静通达,满腹学问的季老“爷爷”,生活其实很随性,想吃啥吃啥,想做啥做啥,平易近人,全无半点学术大师的架子。
51、病重期间,季老经常说起陶渊明诗中的一句话: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大概,就是季老一生的座右铭吧!
52、无数名人、功勋、国之栋梁,都曾在301的南楼接受救治医护,当然,这栋楼也记录下了为共和国操劳一生的功臣们生命的最后时刻。
53、与神秘安静的南区相比,北区就要热闹多了,这里的门诊向全社会开放,全国各地的民众患者都会来此看病。
54、当然在301,拥军优属是一定的,不论是挂号、检查、就医还是缴费的窗口,都贴有“军人优先”的标志。
55、还有医院内随处可见的军牌车,以及穿梭其间的身着各兵种服饰的军人,明确地提醒着大家,这所医院,终究是部队背景的。
56、五年标准化建设
57、为了规范医疗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301医院从2011年到2015年,连续五年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年。
58、五个标准年主题不同,分为建设年、深化年、落实年、验收年和转化年,工作重点分别是建标、贯标、落标、验标和问效。
59、301医院对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并划分为技术性、管理性、保障性三类岗位,进一步细分为医疗、护理、医技、医保、教研、管理、后勤和职能等8大岗系,再细分为40个岗群,最后落实为473个岗位。细化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60、为促进标准的落实,301医院通过医疗全流程追踪,可查询到各部门对某位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情况,并通过品管圈、根因分析、关联分析和流程优化等管理工具,进行持续的医疗质量提升。
61、军改进行时八个医学中心亮相
62、近期,301医院进行了密集的调整改革,第三至第八医学中心正式亮相:
63、武警总医院已转隶联勤保障部队,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64、解放军第三〇四医院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65、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66、海军总医院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67、陆军总医院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68、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69、原来,这些本就实力雄厚的部队医院,如今都被301“收编”了,301医院更加如虎添翼了。
70、“老干部的疗养院”、“军区首长的特需病房”、“医院大门从不对平民老百姓们开放”......坊间对301医院的解读段子很多,应该说有误读成分,但又不尽然全无道理。
71、这里不是特权阶级的象征,但确实在执行着最最特殊的医疗救治任务;这里向所有大众开放,但也不是任谁都能在这里看的上病了。其中玄妙,您自个儿体会吧。
72、说起301的所在地五棵松,也不是个平凡之处,早在50年代,在梁思成手拟的北京城规划方案中,就是已五棵松为中心,在京西重建市区。
73、如果这一规划被采纳,五棵松基本就是今日天安门广场的地位了。
74、虽然最终,梁思成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但是五棵松的重要性还是被中央高层们认识到了。
75、于是,还是以五棵松为中心,在长安街沿线的东起木樨地、公主坟,西至西山,一座座部队大院,拔地而起。
76、而坐落在五棵松的,是曾走出过中国“装甲兵之父”许光达的装甲兵司令部,简称“装司”。“装司”的孩子们,童年都是幸福的。
77、每到周末,大家搬着马扎儿看露天电影,正反两面的幕布上都有影像播放,有《英雄儿女》这样的爱国主义影片;也有《攻克柏林》、《静静的顿河》等那个年代的进口“大片”;
78、那个时代崇拜英雄,看完影片后,大家都热衷于带着军帽玩各种角色扮演。
79、那同样是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很多人家三月不知肉味儿,可装司的孩子们却隔三差五能在院内的食堂里吃上炖带鱼、红烧丸子,过年的会餐上,还能吃到糖醋排骨、红烧肉和酱猪蹄。
80、胡同平房院里的孩子,洗澡一直成问题,但这对部队大院的孩子而言不算事,哪个司令部院里没有澡堂子呢?装司的孩子们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像写周记一样准时准点!
81、灯光球场、旱冰场、游泳池,这些都是令外人羡慕的设施,但在装司这样的部队院里却是标配......那些场合都留下过太多大家嗅蜜、茬琴、茬歌、茬架的回忆;
82、骑着二八车出去疯玩,和隔壁炮兵司令部的孩子互怼互损:装死(司)总比你们泡死(炮司)强!
83、森严的部队大院里似乎应有尽有,可大院外的五棵松大集也一直在“倔强成长”。
84、每隔一段时间,五棵松大集都会开幕,其中尤以元旦、春节前的年货大集最热闹,货品最全:副食品、各地土特产,甚至皮衣、鞋帽、羽绒服,应有尽有。
85、广东的腊肠、四川的樟茶鸭、山东的东阿阿胶、德州扒鸡,黑龙江的马哈鱼鱼子酱,还有赣南脐橙,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南京咸水鸭.....认真逛,总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
86、不过在2016年,五棵松大集远迁了。
87、随着08年奥运会召开,奥运篮球馆落成,301医院就再不是五棵松地区唯一的地标了。
88、这里是美国梦8男篮奉献梦幻演出的场所,科比、詹姆斯等天皇巨星的精彩表演,神乎其技,让观众们看的如醉如痴;
89、这里也是北京首钢队圆梦总决赛的圣地,马布里的激情与泪水,永远被人铭记;
90、同样,这里还不断上演着精彩纷呈的演唱会,小早在这里看过“西城男孩”的告别巡演。
91、从万事达到凯迪拉克,五棵松篮球馆的名称一直再变,但不变的是这里对前卫、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92、曾经,在五棵松西翠路口的苏宁电器,有个卖酱货的神摊儿,主营酱肘子和酱猪蹄,每天傍晚出摊儿,四大盆酱货,卖光为止。
93、经营者是个老爷子,据说曾在301医院的食堂工作,给军区首长们做饭,那酱出的猪蹄,软烂、入味儿,格外的喷香。
94、老爷子究竟用了啥神奇配方酱猪蹄,外人不得而知,总之,一出摊儿,队伍就排的老长,分分钟,四盆酱货就剩下汤儿了。
95、(来源:北京早知道、靓仔雅致微信公众号。感谢原作者,仅用于知识分享。)
关于北京协和和301哪个好和301医院有多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