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暗下来,三位身穿印度传统白袍的老人陆续走上舞台,坐在舞台左侧的地板上,排成一排。 其中一个吹笛子,另一个吹手鼓,第三个吹奏类似键盘的乐器。 乐器简单,节奏简单,旋律单调。 舞曲奏响良久,脚步声响起——白天见到的穿着黄色舞裙的女演员出现在舞台上。 她光着脚,脚步准确,美眸期待,双手动作千变万化。 虽然半遮着脸,但精神却非常好。 她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这显然是基于《乐舞论》的舞蹈语汇,利用特定的体形、手势、脚步来表达不同人物以及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心态。 可见演员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曼妙的舞蹈展现了印度文化的精髓。 偶尔,一位伴奏者会用印地语唱歌。 这首歌的形式是重复的,可能属于叙事诗的范畴。 歌曲跳完后,观众们无论听懂与否,都长时间鼓掌。
... 14 15 16 17 下一页>>
印度克久拉霍寺庙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寺庙群“实现了建筑与雕塑的完美平衡”;二是寺庙群“实现了建筑与雕塑的完美平衡”。 第二,寺庙的“装饰”,雕刻是“印度艺术的杰作”。 令人惊讶的是,相当一部分被称为杰作的雕塑都是以裸体男女为主题的。
衰落的中世纪首都
反传统者将石庙从 85 座减少到 25 座
我的脚落在克久拉霍公交车站的泥土上,扬起了一团黄色的灰尘。 抬头一看,夕阳把整个村庄染成了金色。 我背着70升的包,在车站以北崎岖不平、杂草丛生的小路上走了10分钟。 我向西转,过了一座小桥,就到了村子的中心。 这里可以看到高耸的圆锥形屋顶的寺庙,但我并不急于参观它们。 我先找了个干净的酒店,洗了个澡,休息了。
克久拉霍位于中央邦北部,距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约600公里。 目前这里的人口,包括开店、做生意的人,只有7000人左右。 两条街道,几间稀疏的店铺,勉强称得上是一个集镇。 然而,在10至14世纪之间,克久拉霍是印度强大的钱德拉王国的首都,也是北部重要的印度教城镇。 王国的开国君主是纳努克,其他有影响力的君主包括瓦卡帕蒂、丹加德夫和雅索跋摩。 公元950-1050年是王国的鼎盛时期,方圆10公里内建有85座壮观的印度教和耆那教石庙。 14世纪,当外国异教势力入侵并控制整个印度次大陆时,反对偶像崇拜的莫卧儿王朝摧毁了钱德拉王国,同时也对以人像为主的印度教寺庙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幕就像几年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顾国际舆论,炸毁了著名的巴米扬大佛。 这是令人心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