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造像是佛教所崇拜的主要神灵,在洞窟中占有显着的地位,因而是石窟艺术的主体。 莫高窟由砾石组成,质地疏松,不宜雕刻,所以佛像多为彩绘泥塑。
现存魏晋南北朝彩塑约729件,其中“影塑”456件。 从造型风格的变化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以孝文帝和太和为界。 改制前的作品风格保留了许多外来佛教艺术的痕迹。 改造后的佛像造型更多地受到中原“骨秀、造像清晰”艺术风格的影响。
造像在石窟艺术中的地位在整个石窟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洞内的壁画就是围绕这些造像展开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一般都有菩萨陪伴,形成一佛二菩萨的组合。
佛像有唐代代表性雕塑弥勒像、释迦牟尼与众多宝物并坐等。早期佛教造像中,以盘足弥勒像最为常见。 较大的佛像通常放置在前墙上,并以圆形雕塑为代表。 洞内南北壁上端或中央方柱四壁上置有较小的佛像,与圆雕或皮影雕相结合。
雕塑形象的地位与其地位密切相关。 神或人根据其不同的地位被置于不同的角度。 例如,佛陀被置于正面图像,并具有一定风格的坐姿,使其显得庄严神圣。 菩萨是半侧身摆放,而夷人多是侧身出现。
北朝后期,出现了一佛雕塑组合,唐代雕塑的代表作有二弟子、二菩萨五身组合,逐渐演变为出现在北宋时期的七体、九身造像群。隋唐时期。 随着中心方柱的“支撑洞”数量减少,佛像以固定的组合图案放置在前壁上。 这也是外来文化逐渐民族化的过程。
敦煌莫高窟的雕塑有泥塑和彩绘两种工艺制作,故又称彩塑。 在泥塑阶段,唐代大佛除少数用泥塑石身外,一般以木头为身架,外面用玉米草、芦苇或芨芨草捆扎。 唐代代表性雕塑的塑泥通常有两层,内层用草泥粗成型,外层用纸浆泥或棉泥精细成型。 成型完成后,干燥后着色即可完成。 皮影雕塑部分通常先用模型制作出来,然后贴在墙上。 涂漆后会有浮雕效果。 这一工艺兼具彩塑和壁画的功能,使石窟内三维彩塑与二维壁画的结合更加协调。 并集成。 造像造型圆润,物理结构主要参照国外佛像粉仿品。 表现力强,效果统一完整,但不够精确。 造型手法仍然保留了石雕技法,没有充分发挥泥塑本身独特的伸展性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像的身体比例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诸佛菩萨的身形逐渐变得纤细。 西魏时期,由于中原审美观念的影响,人体比例达到了顶峰。